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黃德鴻:“學者”的意義 閱讀附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現代文閱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黃德鴻:“學者”的意義

(A)“成為一名學者”,是黃德鴻一生矢志不渝的追求。在廣雅中學就讀高中時,黃德鴻受國文老師梁同寅的影響頗深。一個人的生命有限,榮華富貴及身而止,但學術之成就,可以垂及久遠,嘉惠后人——梁同寅這樣強調做學問的好處。此番聲情并茂的講解深深感動了黃德鴻,他內心開始憧憬學術之光。

大學時代,黃德鴻在求學志愿表上填上了“學者”二字,入讀中山大學法學院社會學系,“以為社會學就是一門改造社會的科學,于是就報了社會學!碑厴I后,他考上了當時的“重慶國民政府行政院社會部”,從事社會保險和社會福利的研究。

之后,他又從社會學轉到經濟學研究,黃德鴻的說法是:“在當時一窮二白的條件下,對經濟學的研究比社會保險更有意義!辫b于當時國家正處于抗戰的社會環境,面對著社會保障在中國真正實行非常困難的殘酷現實,(B)他認為所學的理論都是舶來品,還存在一個中國化的問題,理論層面上的研究并沒有太多用武之地。黃德鴻師從的卓炯老師,既是著名的社會學家,又是著名的經濟學家,“在他的影響下,我對經濟學比較了解,所以學校很自然安排我進行工業經濟的教研工作”。

1948年,黃德鴻還曾獲得去聯合國工作的機會:“我投考聯合國社會福利機構,一百多名應試者中我的排名是第六,年末我就接到聯合國正式的任命通知!笨墒,“(C)當時經濟凋敝、民不聊生,我們還要建設國家,我希望我學到的東西能夠用在這上面”。于是,黃德鴻放棄了高工資和優越的研究條件留在了中國。

新中國成立后,黃德鴻先后執教于中山大學、中南財經學院、湖北大學、暨南大學,撰寫了許多學術論文,這些文章后來結成論文集出版,書名為《社會事業與社會行政》。

站在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面對變幻莫測的經濟風云,黃德鴻積極探索廣東經濟發展方向。他目光如炬,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論文一篇篇分量十足,對我國和廣東省的經濟體制改革產生了重大影響。

早在20世紀60年代初期,黃德鴻就開始研究工業投資效果問題,提出了影響社會主義工業基本建設投資經濟效果的四大因素。80年代初期,他又具體地提出了提高工業經濟效益的六大基本途徑,在充分肯定了廣東改革開放以來工業成就的同時,明確提出了廣東工業發展“大而不強”的整體判斷,從技術、資源、體制、文化和發展模式上提出了促進廣東工業發展由大到強的戰略構想和對策措施。

黃德鴻十分重視對國有企業體制改革及企業活力的研究,他在《論增強企業的活力》一文中提出了五項戰略措施,同時注重對珠江三角洲現實經濟問題和南中國區域經濟及產業結構等問題的研究。

1985年,黃德鴻擔任《中國企業管理百科全書》編委兼分編《計劃管理與經營決策》主委及條目撰寫人,這是我國首部企業管理百科全書。1988年,他參加《中國工業經濟管理》高校文科教材的編寫,該書1991年獲“光明杯”社科著作榮譽獎。

(D)黃德鴻潛心研究華南經濟區域,他認為這是一個特殊的經濟區域,既不同于歐盟那樣的區域聯盟,又不同于一國之內各地區間的經濟聯合,以往的區域經濟理論和經濟一體化理論不能解釋這個區域現存的經濟整合,必須從新的角度進行研究。他建議把這個特殊的區域稱為“沿海地區經濟長龍”,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認為,這個提法,不但有利于區域各成員擴大市場、增進貿易,也有利于加強區內分工,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同時,對推行聯合開發計劃,實行聯合研究發展,促進科技交流也有幫助。

在暨南大學,黃德鴻建立了產業經濟學博士點。他說:“沒有這個點,廣東的經濟發展就會少很多精兵強將!睆氖赂呓坦ぷ70余年,他培養了一屆又一屆產業經濟學專業的高級專門人才。即使年事已高,他也仍然堅持在教研第一線,經常帶著研究生們擠公共汽車,頂著烈日暴雨跑工廠。

學術生涯七十余載,且漫且長,黃德鴻不僅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學術成就,而且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培養人才的系統思想與方法。他主張要先學做人,后學做學問。(E)黃德鴻經常告誡學生,為人處事要謙虛,治學更要謙虛,驕傲自滿在學問這部字典中是永遠查不到的。他以身作則,甘當人梯。他常說:“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币獦淞⑶喑鲇谒{而勝于藍的思想。

歷經一個世紀的風雨滄桑,一生傾注學術研究的黃德鴻教授,為廣東經濟發展指明了方向。他像一本厚重的百科全書,讀之使人明智;又如清澈見底的泉水,觀之可以鑒照世人。

(2015年6月4日《光明日報》,有刪改)

作者說,黃德鴻“像一本厚重的百科全書,讀之使人明智”,你從黃德鴻的學術生涯中得到了哪些啟示?請結合材料具體分析。(8分)

快速審題:

1.“哪些啟示”,考查的是對文本的探究能力;“從黃德鴻的學術生涯中”需要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整合出關鍵信息。

2.“結合材料具體分析”,要求答案建立在傳記材料的基礎上,“具體分析”,要有條有理。

3.“像一本厚重的百科全書,讀之使人明智”,抓住“厚重”這一關鍵詞,去文中找尋啟示。

確定要點:

從文中(A)處可以概括出要有執著的追求精神;從文中(B)處可以看出傳主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從文中(C)處可以得出傳主有遠大的報國理想;從文中(D)處可以歸納出傳主具有創新精神;從文中(E)處可以分析出作者為人謙虛、甘為人梯的特點。以上這些要點都是黃德鴻學術生涯中給我們的啟示。

組織答案:現場糾偏:

答案采樣 這篇傳記中的傳主具有創新精神,他有愛國情懷,注重理論聯系實際,為人謙虛、甘為人梯。這些反映在他身上的精神和品格都值得我們學習。(4分)

評分細則 答出“矢志不渝的追求”“報國志向”“理論聯系實際”“創新精神”“謙虛”等五個要點中的四個即可。要點1分,分析1分。要點不全或缺少分析要酌情扣分。

滿分策略:

解讀傳記探究題的三個層面

1.文本層面:①人物的經歷(創業經歷、學術經歷);②人物身上的品質及理想追求;③人物的思想、認識和主張;④人物成功的原因。如上述試題中,要抓住黃德鴻的“學術生涯”,概括出他的品質和理想追求。

2.理論層面:借助文本內容提煉思想,提升認識水平,達到從文本中來又高于文本的高度。如上述試題,對于黃德鴻人生經歷,我們只能篩選出發生在他身上的諸多事跡,這對于答題還遠遠不夠,只有上升到一定的理論水平,概括歸納出他的品質,才能得出答案。

3.社會層面:注意與現實生活、時代主旋律的關聯。對于人物的理解與把握要從當下的價值觀念出發,有所選擇與評判,從而揭示人物的當下意義和價值,并且得出啟示。

答案模板:

①要有矢志不渝的追求。“成為一名學者”,是黃德

概括+分析(2分)

鴻一生的追求,他將自己的畢生精力傾注在學術研究之中。

②要有報國的志向。黃德鴻立志改造社會,報效國家,甚

 概括+分析(2分)

至不惜放棄到聯合國工作的機會。③要理論聯系實際。

黃德鴻認識到舶來的理論有局限性,存在一個中國化的問題。

概括+分析(2分)

④要有創新精神。黃德鴻研究華南經濟區域,認識到必須

概括+分析(2分)

從新的角度研究,創造性地提出了“沿海經濟長龍”這一概念。

⑤做學問要先學做人。黃德鴻為人處事謙虛,治學更謙虛。

概括+分析(2分)

他甘當人梯, 主張要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答出4點即可得滿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uedu/xiandaiwen/604490.html

相關閱讀:無機材料大師嚴東升:生而為國 閱讀附答案
《論讀書》閱讀答案
中學生課外閱讀訓練與答案:《如果麥子沒有考驗》
魯迅自傳閱讀答案
有一種愚蠢,叫“用朋友圈試探人性”閱讀附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