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書目答問》的著作權問題
問題是繆荃孫提出的。晚年自號藝風老人的繆荃孫,從光緒元年在成都拜張之洞為師以后,備受張之洞提攜,幾乎是如影隨形。但在清亡后,他自編年譜以及其他文字,都說《書目答問》是他代“撰”的,雖然還說“撰”時曾得到藏書家章壽康之“助”。最早對繆說提出異議的是陳垣,以為繆荃孫在張之洞撰著《書目答問》時曾“隨同助理”,刻成后又“為之訂正”,都是事實,然而“均與代撰不同”。一九六三年柴德賡重提陳垣的異議,更批評繆荃孫在張之洞生前不作此論,“年譜作于張死后,未免有掠美之嫌”。
繆荃孫的自述,的確存在死無對證的問題。然而在清代,達官貴人倚仗權勢,命人撰書,署為己作,早成積習,雖大學者也不免。著名的《水經注》校本官司,被告竟是乾嘉考證學的皖派大師戴震,雖有胡適積晚年之精力替戴震翻案,而至今仍屬疑案,便是顯例。要求繆在張之洞生前,而且在清帝國滅亡前,直承自己是《書目答問》的捉刀人,可能嗎?因此,他在張之洞死后,提及此事,可能是“掠美”,但也可能是含蓄地批評恩師“掠美”。
兩種可能性都存在。所以不妨將這場著作權官司,交給出版史家去繼續審理。根據目前的種種陳述,以下三點應屬歷史的事實:第一,《書目答問》的總體構想出自張之洞的策劃;第二,《書目答問》的學術取向順應張之洞的愛好;第三,《書目答問》的取舍評騭經過張之洞的裁定。有一點是肯定的,即繆荃孫和他的支持者,從未對以上任何一點提出異說。
(選自朱維錚《張之洞與〈書目答問〉二種》,有刪改)
26.請簡要概括關于《書目答問》著作權存在哪些爭議。(6分)
27.文中舉戴震一例,想要證明什么?(4分)
28.從全文看,作者對《書目答問》的著作權問題持怎樣的看法?(5分)
請在各題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答案無效
請在各題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答案無效
參考答案:
26.繆荃孫自述《書目答問》并非張之洞撰著,而是自己代撰的;陳垣認為《書目答問》是張之洞撰著的,繆荃孫曾“隨同助理”,刻成后又“為之訂正”;柴德賡同意陳垣的觀點,強調繆荃孫有“掠美之嫌”。(每點2分)
27.直接證明清代達官貴人由人代筆,署為己作,已成“積習”;間接證明繆荃孫為張之洞代撰,亦有其可能性。(每點2分)
28.作者對《書目答問》到底是張之洞撰著,還是繆荃孫代撰,主張存疑;(2分)但張之洞對于《書目答問》的總體構想、學術取向、取舍評騭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應該予以承認。(3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uedu/xiandaiwen/794859.html
相關閱讀:中學生課外閱讀訓練與答案:《如果麥子沒有考驗》
《論讀書》閱讀答案
無機材料大師嚴東升:生而為國 閱讀附答案
有一種愚蠢,叫“用朋友圈試探人性”閱讀附答案
魯迅自傳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