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劍峰
①每年諾貝爾獎揭曉的時候,中國人總有幾分落寞。很多人不由自主地追問:為什么獲獎的都是西方科學家?中國人離諾貝爾獎有多遠?中國人為什么拿不了諾貝爾獎?在中國人的心底,似乎隱藏著一種揮之不去的諾貝爾情結。
②客觀地說,諾貝爾獎并不能完全反映一個國家的科學研究水平,但是,諾貝爾獎又是一個獨特的標志,代表了一個國家科學家的素質。當我們回望歷屆諾貝爾獎獲得者時,就會驚奇地發現:在他們的身上,除了有一種執著求真的科學精神外,更有一種關注人類命運的博大情懷。而這恰恰是比諾貝爾獎本身更重要的東西,也是容易被世人忽略的。
③根據諾貝爾的遺囑,諾貝爾獎評選的唯一標準是成就的大小,也就是對整個人類文明進步的貢獻。例如,200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了三位科學家,他們分別發現了導致艾滋病和宮頸癌的病毒。這些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發現,無疑為人類戰勝重大疾病帶來了曙光。2007年,美國科學家馬里奧等三位科學家在基因治療研究領域成果卓著,造福了無數腫瘤患者,因而也當之無愧地獲此殊榮。
④歷史似乎總是充滿戲劇性,面對榮譽的桂冠,求者不得,得者不求。在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大多數人根本無意于得獎。這些人長期淡泊名利,甘于寂寞。在科學的禁區,他們邁出的每一步都是前人沒有走過的,這種探索也可能意味著一生的徒勞和失敗。而支撐著他們永不放棄的,就是造福人類的偉大夢想。這正如愛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時曾說的:第一流人物對于時代和歷史進程的意義,在其道德品質方面,也許比單純的才智成就方面還要大。
⑤由此可見,諾貝爾獎與其說是一個光環,不如說是一種精神。對于中國科學界來說,最缺少的不是光環,而是諾貝爾精神。眼下,中國不乏才智過人的學者,但鮮有兼具科學精神與人文情懷的巨匠。一些人過分關注科研的果實,忽略了生長的過程;過分關注個人的小得失,忽略了社會的大利益。因而,他們常常是在利欲的驅使下從事科研活動,作風浮躁,急功近利。此種短期行為,注定只會催生學術泡沫,而無益于人類的長遠進步。事實上,獲得諾貝爾獎,絕非一朝一夕的突圍,而是經年累月的苦守。真正的科學家,必須懷著造福人類的大功利心,只問是非,不計利害,耐得寂寞,不慕紛華。惟其如此,才能孕育出非凡的科學之果,最終被歷史銘記。
⑥也許,科學家的重要性并不在于是否獲獎,而在于是否為造福人類而獻身。懂得了這一點,中國人就離諾貝爾獎近了一步。
14.根據第①節內容,指出中國人的諾貝爾情結 的具體含義。(2分)
▲ ▲
15.結合原文,說說你對歷史似乎總是充滿戲劇性這句話的理解。(2分)
▲ ▲
16.指出第③④節運用的主要論證方法,并分析其作用。(4分)
▲ ▲
17.根據你對全文的理解,概括一下諾貝爾精神。(4分)
▲ ▲
參考答案:
14.(2分)中國人對諾貝爾獎的渴望和總得不到諾貝爾獎的困惑。( 渴望困惑各占1分)
15.(2分)面對諾貝爾獎的桂冠,求者不得(1分),得者不求(1分)。
16.(4分)論證方法:舉例論證(1分) 引用論證 (1分);
作用:為證明獲獎科學家的成就在于對整個人類文明的進步作出巨大貢獻這一觀點(1分),與下文寫中國科學界缺少諾貝爾精神形成對比(1分)。
17.(4分)執著求真的科學精神(經年累月的苦守)(2分);
造福人類的大功利心( 關注人類命運的博大情懷)(2分)。
20.閱讀第①節內容,簡要說說中國人心底為什么會隱藏一種諾貝爾情結 ?(2分)
21.閱讀第②節內容歷屆諾貝爾獎獲得者身上獨特的標志?(2分)
22.指出第③節運用的主要論證方法,并分析其作用。(3分)
23.結合原文,說說你對第④節中畫線句子第一流人物對于時代和歷史進程的意義,在其道德品質方面,也許比單純的才智成就方面還要大。的理解。(2分)
24.根據你對全文的理解,簡要概括中國的科學家拿不了諾貝爾獎原因,并根據相關鏈接,向中國的科學家提出你的建議。(4分)
相關鏈接:黃路生,1965年1月出生,江西省贛州市上猶縣紫陽鄉人,博士、教授,現任江西農業大學校長,德國哥廷根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江西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農業部/江西省動物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201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1997年及2004年分別獲得江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及中國青年科技獎。培育出畜牧新品種18個,申請獲得專利7個。2012年,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參考答案:
20.中國人對諾貝爾獎的渴望和總得不到諾貝爾獎的困惑。( 渴望困惑各占1分)(2分)
21.有一種執著求真的科學精神外,更有一種關注人類命運的博大情懷。(2分)
22.論證方法:舉例論證(1分)作用:通過舉例證明獲獎科學家的成就在于對整個人類文明的進步作出巨大貢獻這一觀點(1分)增強了文章的可信度和說服力。(1分)(3分)
23.我的理解是:第一流的人物,他們的專業成就雖然對世界發展幫助很大,而他們的道德品質等精神層面的東西,對于時代和歷史進程的作用更大。(2分)
24.原因:一些人過分關注科研的果實,忽略了生長的過程;過分關注個人的小得失,忽略了社會的大利益。常常是在利欲的驅使下從事科研活動,作風浮躁,急功近利。(2分)
建議示例:必須懷著造福人類的大功利心,只問是非,不計利害,耐得寂寞,不慕紛華。(意對即可)(2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uedu/yilunwen/1058205.html
相關閱讀:《財富與幸!烽喿x訓練及參考答案
《品味瑕疵》閱讀練習及答案
《金字塔感言》閱讀練習及答案
議論文閱讀《跨越苦難》參考答案
王蒙《文化瑰寶與文化泡沫》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