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美國幼教傳奇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國外早教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美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他們的優點在於能包容各式各樣的觀念,接納來自不同文化的族群。他們不僅給年輕人無窮的學習及表現機會,而且處處為兒童及老人著想,不論法律條文或一般公共場所的設計,都有考量兒童、老人的需求。許多人說美國是兒童的天堂,親身經歷之後,的確令人既羨慕又嫉妒。而美國朝野都一致關切兒童議題,也是其成功之處。

美國有各種型態的幼教機構供家長選擇,如城市型托兒所、大學實驗托兒所、公立托教中心(幼稚園、托兒所、混齡教室)、潛能開發計劃(Head Start Program);家庭托育中心、父母合作式托兒所及企業附設托兒所等。這些托教機構除了有公私立的差別之外,還有各種以不同理論為基礎的教學模式。如以認知及語言發展為主的幼稚園;以社會及情緒發展為主的托教機構;還有強調多元智慧的教學機構。每種教學法各有特色,也有其時代背景及社會需求。

  適切的環境

  這次來美國,由於自己的專業及興趣,我參觀比較了各式不同的幼教機構。到底美國幼教有哪些優點值得我們學習參考?以下舉加州圣塔芭芭拉附近的幼稚園為例來說明。

  進入幼兒教室的第一印象,是教室中的人手多,除了一位王教老師之外,助理及義工們都是協助達到高品質教學的法寶。美國各州師生比的規定不同,嬰兒班約一比三,一到三歲左右的班是一比五,三歲以上可以一比十;加州幼稚園師生比的最低要求則是二比二十。幼稚園的教室中隨時有兩位老師,活動設計及課程帶領可以很有彈性,老師每天都可以安排好幾個不同領域的小團體活動,讓孩子接受老師更多指導,增加他們的學習機會。

教室環境寬敞,燈光有如自然光,柔和不強烈,是美國幼教機構的一致標準。教室內教學資源豐富,除了有十多箱可以自由組合的教具之外,還有一些必須遵守游戲規則的教具。老師經常依孩子的成長狀況適時更替,提供給孩子們玩。另外,在我擔任幼稚園義工時發現,老師可以無限量給孩子各種紙張制作或練習,不需要經過登記或行政人員的同意。學校內有一間老師的工作室,里面有兩臺影印機,各種顏色、大小及材質的紙張;裁紙器、訂書機,甚至還有一部可以剪出各種圖案的特殊機器。有時老師會在工作室中,直接從網站上搜尋相關資料或圖案,再印出來給孩子們使用。一年下來,每位孩子的作品、學習單或練習操作的成品,大約有兩百張以上的四開紙那麼多。

  尊重與合理的要求

  老師們尊重孩子,也給孩子自由選擇及活動的機會,但他們的自由是在某些限制或范圍內。例如一般公立小學附設幼稚園的教室中,通常有角落的設計,如娃娃家、大積木角、圖書角、益智玩具角、電腦等,一天的角落時間約三十分鐘。另外一個自由活動時間,是讓孩子自己選擇玩數概念的教具時間,大約也是三十分鐘左右,但孩子只能玩相關的教具。在這兩個時段中,老師還經常作個別教學,或進行與最近節慶相關的美勞活動。所以孩子在教室中,大部分的活動時間仍是由老師掌控。

  從課室管理的角度來看,老師十分嚴格的要求尊重及守秩序。有時在旁觀者看來,那位孩子只不過比較不專心或是搖來晃去罷了,就被老師命令坐在一旁休息,不能參與此活動。由於老師一開學即執行守秩序及專心學習的規則,也從未放松約束,孩子們似乎不敢不遵守,聰明的孩子在老師一次警告之後就乖乖聽話了。有時老師還會利用簡單又有趣的活動,訓練孩子的專注力。

  統整連貫的課程設計

  老師的教學觀念是每天學一點,只要能持續不斷的學習,必然會有成效,并不要求孩子在很短的時間內學會。任何一項課程標準,也不會期望在短短的時間內就要教會孩子。他們認為如果今天孩子不會,沒關系,明天再練習;今年孩子還不懂,沒關系,明年再教一次。由於幼稚園為義務教育,所以有課程標準供學校老師參考,但各州的要求及標準不同,且各學區的教育委員會還可以依學區的需要自行調整課程內容。

  由於初到美國,孩子一句英文都不會,所以我經常到教室陪他,或擔任義工,以協助他學習。經過一整個學年的觀察及記錄,我發現老師的活動設計有兩個重要的方向。

  一、活動之間有整體性及銜接性

  課程的設計具有連貫性及整體性,能增進孩子的學習成效。《 Brown bear, brown bear,what do you see?》是一本兒童圖畫書,以重復文句的方式介紹顏色及常見的動物。老師第一天上課,就使用這本輕松簡單的書進行教學,將語文、數學、自然科學、美勞、音樂及社會學習等,通通結合在一起。一年當中經常利用書中的主要句型變化內容,讓孩子溫故知新,例如改成Alice (愛麗絲),Alice,what do you see?有時還會把孩子的名字放在句型中,讓他們練習造句。即使原本對英文陌生的孩子,也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將簡單常用的英文句型瑯瑯上口。

  二、從生活中取材

  從開學第一天到學年的最後一天,有些固定的例行活動。例如,數一數到學校上課的日數、現在的季節、今天的氣候;年、月、日、星期幾;生日、掉牙齒;認識每個孩子的名字、照片并打招呼。

  第一天上學,老師就教孩子數字,每天都數一數今天是到學校上課的第幾天,然後在黑板的上方加貼一張數字,累積到第一百天時,還有慶祝活動及派對。老師利用吸管,以到學校上課的日數慢慢練習十進位,每累積十支就綁成一束。剛開始的數數練習,每天約一到兩分鐘左右,學期未則需要用五分鐘的時間,從一數到百以上。最後一個月會教簡單的加減,有時還會練習寫數字及個位數的加減;老師都認為數數只不過是數概念的一小部分,重要的是如何運用。今天是幾月幾日,問上學的孩子是最清楚不過了。教室前方的大白板上有一份老師設計的大型空白月歷,每個月會換張貼的主題,并配合孩子最近所學的序列,如ABA、ABC、ABAB、AABBCC……等。以十月的布告欄為例,十月有萬圣節(Halloween),老師就做了許多的南瓜燈、巫婆及鬼的圖案,讓孩子每天學習序列,如南瓜燈、巫婆、鬼、南瓜燈、巫婆……。這個活動看似社會學習的一部分,但又包含了數字的認識和數字讀音的練習,以及數學中最基本的序列概念。

  此地的氣候宜人,四季的變化雖然沒有如北方下雪各州明顯,但季節的交替仍會相當影響孩子的生活;即使今天是個溫暖的大晴天,老師還是會依月歷告訴孩子今天是冬天的第一天。而每天讓小幫手觀察今日的氣候,然後選擇適當的圖案(如太陽、下雨、烏云、刮風、綜合圖案等)貼在氣候圖表中,同時學習然科學和圖表畫記。不僅如此,老師還經常利用此表,讓孩子作比較,例如晴天多於下雨天,多了幾天?或陰天與刮風天一樣多,就稱為相等。

  貼近孩子的生活

  從上學的第一天開始,老師會問今天有沒有人掉牙齒,如果有,就把他的名字寫在一張有一顆很大牙齒的海報上,讓所有孩子羨慕,也減低孩子掉牙齒的緊張及擔心害怕。上學期掉牙的孩子三三兩兩,到了下學期,許多孩子開始掉牙齒,有的孩子甚至一天就掉了兩顆乳牙,他們都會十分驕傲的告訴老師;老師還會讓孩子們數一數,這一周本班的小朋友掉了幾顆牙。這個掉牙齒記錄及數牙齒的活動好像有些無聊,但對五、六歲的孩子而言,掉牙齒是發展上的一大步,值得重視。生日也是一件大事,因為所有的孩子都喜歡過生日,老師會讓今天生日的孩子,不需要抽簽就可以當小幫手。不要小看小幫手的任務,他不是幫老師管理秩序,也不會幫老師發任何東西,更沒有權力指揮其他孩子或者打小報告。他的權利及義務是每次排隊或今天有任何選擇時,他都可以當第一個;還可以在大團體時間中引導全班讀出今天的年月日及氣候。這是一項榮譽,但卻是經過公平客觀的方式輪流而來,每位孩子都有機會擔任這個角色,他們也天天期待著。

  認識班上其它孩子的名字、照片和練習打招呼,是每天大團體活動的開始。老師在開學第一天就為每位孩子拍攝獨照,以制作一張用厚卡紙做成的照片名字卡。這張卡的效用不少,除了是認識他人及培養正向人際關系的教具之外,老師還會用孩子名字的英文字母,教大家認識、分辨、讀、拼出所有的英文字母;再配合其它語文活動,到了下學期,孩子已能依卡片上的字母練習寫自己的名字及學習英文同韻字。這是社會關系和語文統整學習最好的例子。

  美國出版業之盛,從孩子的教室就能略窺一二。幼稚園的教室中有一箱箱的圖畫書,內容多與最近的教學主題有關。這些書大部分是學校的圖書館員,幫老師從圖書館中尋找的,有些則是小朋友在每星期流動圖書館來校時所借閱的書。老師每天會念三到四本故事書給孩子聽,有時也會念孩子自己所借的書;學年的最後幾周,老師念的已是章節式的長篇故事書,驚喜的是,孩子真能記得故事中的前後順序。

  不斷調整,擺脫僵化

  在美國我發現不同膚色的孩子都說一口標準流利的美語,他們接受來自世界各地,愛好自由、喜歡美國,愿意成為美國居民的人。因此從幼稚園開始,老師便在課程中加入各國文化的介紹,如中國農歷年、猶太人的節日、愛爾蘭節、墨西哥節等,讓孩子們從小就培養世界觀和包容各色人種的心胸。美國的社會及歷史,則是在相關節日來臨時,配合情境安排簡介,如:華盛頓的生活、馬丁路德二世的生日。

  老師每周都會給家長一封信,介紹本周的教學內容及期望家長配合的部分;例如準備節慶派對的食物或飲料,校外教學時幫忙開車或照顧孩子。家長義工越多,孩子校外教學的機會也就越多,感覺上,老師與家長的關系和諧、熟稔但不會很親密。

  在美國,可以很容易獲得許多資訊或研究報告,不僅作研究的人多,各種主題的書籍豐富,圖書館或相關網站的服務更值得學習。目前有許多研究在探討,是全語言教學(Wholelanguage)或是語音發音學(phonics)的方式最有助於兒童學英文。因美國各州的要求不同,有些州規定用全語教學,有些州以語音發音學教學法為主。最新研究則指出綜合兩種教學法的效果更佳。這就是美國的特色之一,有活力、朝氣,富創意、能接納他人不同的想法。但也因這種隨時調整的作法及各州不同的要求或規定,很難用一篇文章就涵蓋全美的幼教概況。但整體而言,美國幼教尊重孩子的個別差異,教學資源豐富,客觀、公平及處處以孩子為主的用心,是最值得我們學習之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1051967.html

相關閱讀:盤點流行“磨難教育”的6個歐美國家
美國女婿給孩子設定的家務計劃
美國膽大心細是這樣鍛煉的
海外育兒:音樂使寶寶聰明
日本媽育兒:鍛煉孩子意志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