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新聞研究所與國際權威調查機構尼爾森公司12日在京聯合發布《兒童生存與發展調查報告》。報告顯示,七國兒童有較為充裕的時間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但尚未得到良好的指引和幫助,近七成受訪者認為兒童最需要加強學習的是“社會能力”方面的知識,約有六成受訪者認為“思想道德”也是需要強化學習的內容;一半以上認為“性教育”同樣不容忽視。
此外,將近半數被訪者認為“外國語言”值得加強學習;認為自然科學(如物理、化學、生物等)和生理衛生知識需要強化的占47%;44%認為“社會科學”值得加強;41%認為應加強藝術(如音樂、繪畫等)方面的學習;同時,四成受訪者認為應強化兒童對本國語言、本國文化的學習。
本次調查對象為孩子年齡在3-14歲的家長。本研究對美國、英國、南非、印度、波蘭和巴西采取在線調查方式,被訪者代表有上網習慣的城市居民。尼日利亞以面訪方式。樣本量為每個國家300人,男女比例1∶1。
今年9歲的日本小姑娘悠香就讀于富士市吉原小學三年級。日本的小學校一方面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樹立公平、自立的意識;另一方面特別注重對孩子天性的保護,讓學生們在自由寬松的狀態下成長。這是悠香(右一)在體育課上與同學玩鬧。
居住在巴黎17區的12歲法國小男孩喬治·瓦薩爾會定期去參加童子軍的野營。童子軍活動最早起源于英國,強調通過野外活動的非正規教育,在身體、精神和智力上培訓青少年,使他們將來對社會作貢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425635.html
相關閱讀:盤點流行“磨難教育”的6個歐美國家
海外育兒:音樂使寶寶聰明
美國膽大心細是這樣鍛煉的
美國女婿給孩子設定的家務計劃
日本媽育兒:鍛煉孩子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