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這幾種方法檢查孩子作業 孩子想不優秀都難!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潛能開發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每一位家長都很在意孩子的學習問題,但是白天的時候家長要上班、孩子去了學校,家長看不到孩子的學習狀況,因此每天放學回家以后看孩子寫作業或是檢查孩子的作業成為了很多家長了解孩子學習狀況的一個重要途徑。

  一、不同年級有不同檢查重點

  做完作業時發現有不正確的地方,首先不要指出具體錯誤之處,而是說出大體范圍,如“做得不錯,但這個題有些不對的地方,你再看看。”或者在有問題的地方畫一個小圓圈,讓孩子自己找出不正確的地方,以改之。若孩子找出來了,就稱贊孩子聰明、能干。

  三年級以后,重點檢查孩子做題的思路,算式的列法是否正確,而計算的結果一般不檢查,由孩子自己確認。

  如果計算結果錯了,老師批改或考試時,判了××,就讓孩子自己去心疼、后悔,家長還要裝著深表遺憾、同情的樣子:“真可惜,這兒錯了一點,沒得滿分。沒關系,下次注意點,會考好的。”

  檢查語文作業,發現錯別字,只在下面畫個小圓圈,由孩子自己查字糾正;這樣就能培養孩子對自己負責任,認真仔細的學習品質。

  二、不要盯著孩子寫作業

  有的家長喜歡盯著孩子做作業,一旦發現有問題,或字寫錯,寫歪了,一邊幫孩子涂擦,一邊批評埋怨、責怪孩子:“怎么搞的,又做錯了,總是改不掉。”“說過多少遍了,就是記不住,氣死人的!”

  我們可以想象孩子在這種緊張、焦慮的氛圍中,他學習的興趣和能量之門還能打開嗎?這個時候,家長再怎么說教,他是聽不進去的,也是改不過來的。

  建議做法是:首先過問一下有多少家庭作業,然后叫孩子自己去做,我們輕手輕腳地坐在旁邊做自己的事,不輕易打擾孩子,等他做完了再按上述方法檢查。

  三、如何讓孩子專心的寫作業

  有許多朋友向我請教,說他們的孩子寫作業不專心,愛拖拉,幾道題目也要做好半天,問我怎么辦。

  a、利用“限時鼓勵法”來糾正。

  首先了解一下孩子的作業量,心里估計一個完成的時間,然后征詢孩子,如“語文40分鐘能做完嗎?數學30分鐘能做完嗎?如果在規定時間做完,給你貼上一個小星星,當達到五顆小星星的時候,媽媽會獎勵一下你喜歡的東西,或帶你到××地方去玩。”通常情況下,孩子會樂意接受的。

  若發現孩子寫作業有拖沓、不專心做的表現,只要不是太過分,就讓他動一動好了,畢竟家里是一個歇息的地方,比學校要自由得多。

  如果孩子注意力太不集中,有拖拉的行為,大人可在旁邊提醒一下,如“已經做了15分鐘了,加油,小星星在等著你呢!”這時,孩子也許會集中精力繼續做下去。

  提醒家長注意的是,這種“限時鼓勵法”是為了糾正孩子做作業拖拉的壞習慣,他在規定的時間內將作業寫完,就算達到了目的,要給予表揚,至于作業質量是否滿意,是后一步的事。

  b、利用”中途安撫法”來糾正。

  如,當發現孩子做作業磨蹭、拖拉,家長感到必須制止時,可以走到孩子身邊,用手邊撫摸他的頭,邊說:“是不是遇到難題了做不下去了,要不要媽媽幫你一下?”這樣會把孩子的注意力拉回到學習上。

  通常情況下,孩子會說沒有難題、會做,這時大人要表現出來一種平靜的神情:“你很聰明,馬上會做完的,媽媽等著你好嗎?”這種方法,實際上是中止了孩子磨蹭、拖拉的行為,然后使孩子明白:大人在關注他,希望他快一點完成作業。

  只要孩子有了一點點進步,就要稱贊,不能這樣說:“雖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但寫的不認真,還做錯了幾道題,快去改改!”如果這樣處理問題,不但不能糾正孩子做作業拖沓的習慣,而且還打擊了孩子學習積極性。

  如果換一種方式:“你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完了作業,這很好,媽媽首先給你貼上一顆小星星,繼續加油。只是這兒好像做得不對,你自己要去檢查一下好嗎?

  我想,如果這樣對孩子,那么他一定會高興接受的。做家長的要有耐心,只要孩子每天有一點進步,就是值得高興和稱贊的事。培養孩子的學習好習慣要一步一步的來做,不能性急。

  對待做作業拖沓、愛玩的孩子,不能在一旁總是用責怪、數落、抱怨的語言說教她,如,“做作業總是愛磨蹭,不專心,真是個‘拖皮鬼’。”“快做,不要玩。”“幾道題,要做半天,真沒出息。”越是責罵、數落孩子,越會加重他的壞習慣。

  這種方法是不得已而為之,但也有強迫性,要事先與老師取得聯系,請老師做好配合,以免老師認為家長不檢查作業,把教育孩子的責任都推給老師了。

  c、利用“直接要求法”來糾正。

  這種方法就是,事先了解一下孩子的作業量,然后直接提出完成的時間,如今天的語文作業不算多,用20分鐘可以做完,數學稍微多一點,用35分鐘做完。如果在規定時間沒有完成。到了時間,媽媽便會收起你的作業裝在書包里,不能在家。繼續做了。

  老師發現你的作業沒做完,會處罰你的,由此而產生的責任完全由你自己承擔,當然你覺得時間不夠,現在可以提出來,我們再商定完成時間。

  四、如何點撥孩子做習題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不需要家長點撥,不會做的習題或“爬坡”難題,家長作出相應的輔導和點撥,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因為,小學生的學習能力有限,需要家長的輔導和培養,只是在輔導、點撥時要講究技巧,其方法是:

  a、讓孩子反復讀題。

  許多題目并不難,只是孩子缺乏耐心閱讀原題,往往只看了一遍,就感到不會做,很難,這是一種消極的心理暗示。

  如果大人總是遷就孩子這種消極心理,立即告訴他如何做,甚至將算式都列好了,就會使孩子養成遇到問題不想思考,依賴他人解決的壞習慣。

  正確的方法是:“你很聰明,媽媽相信你,只要多讀幾遍原題,你會做得出來的。”當孩子做出來以后,大人要高興地稱贊:“說你很聰明吧,只要仔細讀題,就會做了。”這時,孩子也一定會高興起來。

  孩子不會做的題,大人堅持讓他“再讀一遍”、“再讀一遍”……不要輕易告訴他,這種鼓勵式的讀題法是能夠“逼”出孩子主動學習的興趣,從而獲得自信。

  b、用例題作輔導

  對于孩子經過思考實在不會做的題目。大人也不要直接告訴原題的解法,最好的方法是根據原題編一個類似的例題,與孩子一起分析討論,弄懂弄通例題,再讓孩子去做原題。

  由于弄懂了例題,孩子多半會做原題,如果仍然不會做原題,那么,應再回到例題的討論與計算上,經過幾個來回,只要家長耐心引導,孩子一定會做原題。

  這種做法,雖然大人要麻煩一些,但能夠訓練孩子舉一反三的遷移能力,否則孩子總是處在就題解題的被動思維定勢中,很難建立學習的思維遷移模式。

  會學習的孩子,說到底就是具備了舉一反三的遷移能力,能夠以弄懂例題為基礎去應對千變萬化的習題,這就叫做“活讀書”,而不是“死讀書”,有的家長似乎很疼愛孩子,生怕他多動腦,一遇到難題就告訴其做法,這是一種不好的方法,應該避開。

  c、只講關鍵點

  對于有些數學難題,家長一時也編不好例題,那么,可以就這個原題分析它的關鍵點在哪里,找到什么條件就好解題了,讓孩子根據大人的提示去思考,去列式計算。

  無論是采用上述哪種方法,我們在檢查孩子的作業時,一定要耐心、細心。

  但我們同時也應該明白,幫孩子檢查作業是一個階段性的行為,原因很簡單,家長不可能永遠幫孩子檢查作業,一是隨著孩子長大,他的作業難度會增加,二是家長不可能無時無刻都陪著孩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1160002.html

相關閱讀:孩子都喜歡的簡單跳躍游戲
跳繩益處多能讓孩子變聰明
彈跳運動 讓寶寶IQ動起來
如何提升孩子對興趣學習的熱情
過分灌輸知識不利大腦發育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