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德國的教育
低齡留學越來越受到家長推崇,如果選擇德國需要了解哪些問題呢?德國教育里沒有“重點學校”。在德國教育體制里,沒有“重點學校”,沒有“擇校費”,沒有“千軍萬馬擠獨木橋”。
德國是歐洲經濟的領頭羊,其科研能力更是位于世界前列,這不能不歸功于德國完善的教育體制。據德國聯邦統計局數據,2009年德國教育投資額達979 億歐元,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8%。而根據2008年德國教育峰會制定的目標,2015年這一比例將提高到10%。正是在雄厚的資金支持下,德國建立起了中小學免費、大學低收費的教育體制。
德國小學教育不存在重點
出于“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考慮,中國家長形成了“重點小學-重點中學-重點大學”的擇校線路圖,“千軍萬馬”從小學開始就在擠重點學校的“獨木橋”。而在德國,學制4年的小學是不存在“重點”這一概念的。德國人在為孩子選擇小學時多數按就近入學的原則,很少出現跨區擇,F象,主要原因是各小學教育水平的均衡。
首先,德國師資培訓體制非常嚴格。
要成為教師必須在獲得高等教育學歷后再參加起碼7個學期的實習學習,然后必須通過國家統一考試,其后更有具體的培訓。此外,德國是聯邦制國家,各聯邦州擁有完全的教育自主權,各州間的互相競爭與交流保證了教師待遇的基本平衡。而強大的教育工作者行業協會,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師資水平和教師待遇的提高。
其次,德國是一個各區域發展較平衡的國家。
柏林、漢堡、法蘭克福、慕尼黑等11個大都市圈分布于德國各地,其發展水平相近,而城鄉之間的基礎建設、收入等水平差異也不大。因此,許多德國人會選擇當地就業。這也為優質師資力量的平均分配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德國的中學體制較復雜
在小學階段之后,德國學生將面臨人生中一次重要的選擇。德國的中學體制較復雜,基本可以分為含5~9年級的初級中學、5~10年級的實科中學和 5~13年級的文理中學三種。其中,文理中學的教育水平最高,完成文理中學畢業考的學生有資格申請大學,但課程難度也最大。所有中學又分為免費的官方中學和收費的私立中學兩種。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1259167.html
相關閱讀:美國女婿給孩子設定的家務計劃
盤點流行“磨難教育”的6個歐美國家
海外育兒:音樂使寶寶聰明
日本媽育兒:鍛煉孩子意志
美國膽大心細是這樣鍛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