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養孩子不能忽視了孩子健康人格的培養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潛能開發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培養孩子不應該只注重孩子智力方面的培養而忽視了非智力方面的培養。一個人健康的人格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個人失去了健康的人格將會變得非?膳隆K,做父母的千萬不能忽視了孩子的人格培養。

  如何培養孩子健康的人格

  1、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心態決定命運,細節決定成敗,習慣成就未來。良好的習慣的形成,往往在孩提時代。所以從小就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形成初步的時間和紀律觀念。讓嬰幼兒按時起床、吃飯,如果孩子不配合,可以告訴孩子:爸爸媽媽要上班,不能遲到,而不要遷就孩子。適當的約束可以避免孩子產生“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意識。

  2、營造和諧的家庭環境

  父母的教養、態度和方式對培養孩子健康人格作用巨大。和諧的家庭氣氛有助于兒童生活態度積極、主動,他們能自覺地參與到家庭活動中。父母之間的互相愛護、關心、體諒;父母對長輩的體貼、尊重、照顧;父母對孩子嚴愛適度,有要求,有疼愛,能夠使孩子形成自尊、自信、親切、責任感等積極情感。然而,如果生活在充滿不和睦、不健康的家庭環境中,如家庭成員關系不和,經常吵架,在這種環境生活的孩子缺乏安全感,對人不信任,有的甚至會有攻擊性行為或暴力傾向。

  3、保護自尊心,增強自信心

  孩子雖小,卻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愿望和愛好。家長要學會洞察兒童內心世界,要用商量、引導、激勵的語氣和孩子交流,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而不是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不能因為孩子小,而隨意斥責或辱罵,特別不要去嘲弄、諷刺孩子。這些都不利于兒童個性健康成長。對孩子一點一滴的進步,父母都應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增加其自信心,保護自尊心。

  4、要培養孩子生活的獨立性

  現階段的孩子,多數是獨生子女,每個孩子都是家中的小太陽,吃、喝、玩的條件都是家中最好的。但是由于父母的過度保護,認為孩子只要專心學習就行了,其他的事都由父母包辦代替,導致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根本沒有生活自理能力。久而久之,孩子過分依賴,長大了容易形成依賴性人格障礙。

  5、注意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和愛心

  交往能力對人的一生是很重要的,現在的孩子沒有兄弟姐妹,是家庭的中心。因此容易養成任性、以自我為中心等缺點,也不擅長于與同伴交往,父母要多帶孩子和其他小朋友接觸,學會與人交往。活潑開朗的性格對于孩子的一生都有利,孩子在學習、生活中會遇到一些挫折,這時,父母不應用指責、批評的語言,而應多用鼓勵的口吻引導他們,讓他們始終保持活潑、開朗。

  6.家長要作孩子的好榜樣

  家長是孩子第一個模仿的對象,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在生活和學習上都要給孩子做好榜樣, 魯迅先生曾尖銳地指出:“父母不僅可以把自己的優秀品質傳給后代,其惡劣性,不良性格,不好的生活習慣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試想,你成天打麻將成癮,卻要求孩子勤奮努力;你對人脾氣粗暴,老愛訓人、打人,卻要求孩子聽話,乖巧;你nuedai老人,卻要求孩子孝敬你,這可能嗎?

  7.愛孩子應該愛得適度

  愛孩子本是父母的天性,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的父母只要孩子高興,自己做什么都可以,對孩子過分的溺愛和遷就,要什么給什么,有的孩子甚至以打大人或毀壞東西為樂,這樣做的結果,會導致孩子越來越不懂得尊重他人,久而久之,孩子長大后,一旦對越來越高的物質享受得不到滿足而又缺乏用道德標準約束自己的能力時,就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8.讓孩子在吃苦中得到磨練

  現在的孩子都是家庭中的“小皇帝”,全家的寵兒和期望。家長們真是“放在一邊怕涼著,摟在懷里怕熱著”,害怕自己的孩子受苦、受委屈、受挫折。一位家長曾這樣對我說:“我們小的時候條件不好,現在條件好了,孩子需要什么我們都滿足他。”這樣會導致孩子自尊心太強而內心太脆弱,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缺乏在艱苦成才路上的品格力量,形成了追求生活享受,不愛惜勞動成果、任性、自私、爭強好勝等不良品格,阻礙了孩子良好品格的形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1259529.html

相關閱讀:0-1歲寶寶的精細運動技能發展
適合2.5歲~3歲寶寶的智能游戲
為寶寶創造五彩繽紛的世界
寶寶在游戲中怎么做才正確
周歲寶寶的語言及智力訓練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