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每次帶寶寶參加朋友聚會,或在公共場合參與游戲,他都會緊緊抱住你的腿?為什么呢?如何幫助他?
新環境
大多數情況下,孩子在家里好像總是說個不停——他可以一刻不停地問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
但是把這個小話癆放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里,比如有好多新小伙伴的操場上,他就變得很害羞,或者藏在你的身后。難道他有雙重個性嗎?
實際上,許多孩子天生就對新環境比較謹慎。在學齡前的這幾年,對于較為內向保守的孩子來說尤為困難。
他們不僅在體能、智力等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他們所面對的世界也在急劇擴大。
當面臨意想不到的情境時,即使特有自信的孩子,也可能變得害羞起來。
不過,即使在最困難的情況下,也有簡單的方法來提高孩子的信心。
在操場上
害羞的觸發點:一天下午,你帶孩子去操場玩,但見不到一個熟人。你建議他邀請別的孩子一起玩,但他連試一下都不肯。
為什么這么害羞?對成年人來說,接近一個群體也是可怕的——想像一下,如果你走進一個充滿陌生人的派對,你會自在嗎?
所有的社交場合都有不可預測性。
學齡前兒童喜歡熟悉感和常態,并且害怕被拒絕(誰不是呢?) 。
所以這些情境是令人緊張的。
如何改善:從小事開始。一對一地認識別人,恐懼感則會少一些。
如果做不到的話,建議他去和一小隊孩子交談。當他準備好后,幫他做個開場白,比如:“看起來那些小朋友需要一些新的藍色粉筆,也許你可以把粉筆盒帶過來。”如果他猶豫了,提議和他一起去,并且幫他做介紹。
婚禮和學前合唱
害羞的觸發點:表親的婚禮讓你的孩子開始了抱腿模式——想上個洗手間,你得費好大力氣才能拽開他。
為什么這么害羞?孩子們常會覺得婚禮、聚會這樣大型嘈雜的集會讓他們很有壓力,因為他們不知道會發生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該怎么表現。
人群,特別是陌生的人群,會讓所有年齡段的人都覺得壓力山大。
當幾乎不認識的親戚,突然過來用大的抱抱和親吻來跟他們打招呼時,大多數孩子都會感到不安。
如何改善:事先簡單地講述一下活動。例如,如果你要參加婚禮,那就說:“這就像去學校一樣,我們在椅子上坐一會兒,然后我們就去聚會。”
你還可以給他看自己的婚禮視頻,這段時間沒見過面的親戚的照片,也可以拿給他看一看。
在接待處,如果孩子想待在你身邊,也是可以的,并建議他,晚餐的時候他可以和其他小朋友坐一桌。
當你向其他孩子介紹他時,指出他們可能有的共同點,讓氣氛活躍起來:“你看,晨晨哥哥和你一樣大,他最喜歡的恐龍是霸王龍,你呢?”
合唱時的沉默
害羞的觸發點:當學前班的其他孩子們都開心地跟著唱歌時,你家孩子甚至連嘴巴都沒張,看起來像是快哭了。
為什么這么害羞?有些孩子可能會喜歡成為關注的焦點,但有些孩子可能一想到要去表演,就渾身定住了。
他們害怕犯錯,害怕出丑,但往往他們又不會用言語表達這種恐懼。
即使他們能表達出來,也會擔心別人是不是覺得他們緊張兮兮的樣子很奇怪。
如何改善:在演出之前一起練習——在車里或在洗澡的時候唱歌,以緩解他的焦慮情緒。
要讓他知道,無論他表現得怎么樣,你都會為他感到驕傲,如果他實在不想參加,也沒關系。如果真的不樂意開口、唱歌,也不會強迫他。
壓迫是必然會引起反抗的,但溫和的鼓勵,可以讓孩子在聚光燈下感覺更舒服。
害羞的科學
在你小的時候,你就極其膽小,現在你家孩子似乎也走了你的老路。這是一脈相承的嗎?
根據最近在美國雜志上發表的研究報告表明,答案是肯定的。
研究人員發現了他們所謂“害羞的基因”,這是會從父母遺傳給孩子的。
不過也不要擔心,如果父母有自己的社交圈,那么大多數有這個遺傳特征的孩子,一般過了七歲就跨過了這個有些尷尬的階段了。
請記住,孩子是有樣學樣的——害羞的孩子觀察力尤其強。
所以,你在社交場合與朋友互動的場景,要保證孩子能夠看到。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1312424.html
相關閱讀:0-1歲寶寶的精細運動技能發展
為寶寶創造五彩繽紛的世界
寶寶在游戲中怎么做才正確
周歲寶寶的語言及智力訓練
適合2.5歲~3歲寶寶的智能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