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在頭腦中一直沒有一種穩定的教子思想和方法,對孩子的教育往往缺乏一貫性和長遠觀點。我們的父母最最缺乏的就是能夠支撐孩子一生的哲學理念,基本上都是在方法技巧上作文章,獲得的只是一鱗半爪的破碎的東西。成功從父母開始,就是從父母的理念開始,理念比方法重要一萬倍!
二、興趣>知識
學習的最高境界是自己想學,而達到這個境界只有一條途徑:興趣。興趣是什么,興趣就是求知的天然欲望,就是好奇心,知識不重要,求知才重要啊。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知識不是力量,運用知識才是力量,知識也不會自動地改變命運,出色地使用知識才能改變命運。求知途徑是:興趣——愛好——癡迷,父母的任務就是幫助和引導孩子走到這一步,孩子至此就有了脫穎而出的優勢,優勢就是人生大勢,沒有優勢那就等著平庸。
三、狀態>能力
一旦衰弱或生病,你的眼神、聲音、動作、食欲全變了,而一旦恢復,又神清氣爽,理想的云帆又高懸起來,這就是狀態。能力不重要,如何出色地發揮能力才重要啊!
許多兒童已經失去了應有的天真靈氣,活潑、浪漫、歡笑在他們身上已不復在在。作業本前磨蹭,奧數班上瞌睡,鋼琴課上發呆,現在的中小學生三分之一以上厭學,是他們智力不行嗎?不,是他們根本就不在學習的狀態!嘮叨、逼迫、打罵、諷刺、父母之間的爭吵早讓孩子蔫了,孩子既不能吸收,也不能發揮,完全是一種病態。不在狀態,奢談什么成長,什么未來!
孩子狀態好,比什么都重要,一好百好。
四、品德>分數
中國傳統的教育,修身、養性、齊家、治國、平天下。首當其沖就是成人,一切從修身開始,這是人生最低目標。能力、專業、學識主要是幫助我們解決做事的問題,但不解決做人的問題。人格中個體性的一面最重要的品德就是愛勞動,社會性的一面最重要的品德就是同情,引深為博愛。我們的孩子得到太多免費的東西了,于是什么東西都沒有價值,最終人生沒了價值。勞動是中國父母最看不到的地方,中國父母能看到的就是作業做沒做考了多少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396100.html
相關閱讀:怎樣開發寶寶數學邏輯思維
男寶女寶智力開發大不同
怎么做能不違背孩子的閱讀興趣
在游戲中認識紅、黃、藍
培養BB四維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