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階段(2—3歲):是對數量的感知運動階段
這個階段的特點是;
(1)對大小、多少的籠統感知;
。2)會唱數、但范圍一般不超過1-5。
(3)逐步學會口手協調的小范圍(不超過5)的點數(數實物),但點數后說不出物體的總數,個別兒童能做到伸出同樣多的手指來比劃。
第二階段(3—5歲):建立數詞和物體數量間聯系的階段
這個階段特點:
(1)點數后能說出物體的總數,即有了最初的數群(集)概念,末期開始出現數字的守恒現象。
。2)這個階段的前期一般能分辨大小、多少、一樣多。中期認識第幾,前后順序。
。3)能按數取物。
(4)逐步認識數與數之間的關系。
。5)末期開始做簡單的實物運算。
第三階段(5—7歲):數的運算初期階段
這個階段的特點:
。1)對10以內的數大多數能保持守恒。
。2)計數能力發展很快,大多數從表象運算向抽象數字運算過渡。
。3)序數概念,基數概念。運算能力的各個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擴大和加深。通過教學到后期一般可以學會計數到100或者100以上,并學會20以內的加減運算,個別的可以做百以內的加減運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413578.html
相關閱讀:春季寶寶戶外踏青4大注意事項
讓孩子變笨的十件錯事
促進小寶寶聰明的重要因素
學習至深夜 為啥成績上不去
讓音樂成為放飛心靈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