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眼協調是指當寶寶看到某一物體時,手部對該物體施加一個動作,這個動作可以是抓握、捏合、輕拍等。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是大腦及智力發育的判斷標準之一,同時也是需要鍛煉和引導的。爸爸媽媽在育兒的過程中,應細心觀察寶寶的行為動作,對手眼協調性加以正確引導。
在寶寶6-8個月的兒保體檢中,會有智力檢測的項目,其中便包含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及拇指食指捏合能力的測試,兒保醫生以此來判斷寶寶的智力發育水平。測試方式通常是要求寶寶撿拾玩具,這是因為寶寶在此過程中,視覺首先發現了玩具,傳遞給大腦撿起玩具的信號,從而令手部出現撿拾的動作,可以說寶寶手眼協調的能力越高,這一過程進行得越順利,大腦及智力的發育就越好。
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是隨著神經系統的發育而逐步發展的。在寶寶小時,當他看到了嬰兒床邊懸掛有玩具時,即便想伸手去夠,手也很可能偏離玩具,夠了半天也夠不到,但也許一個月后,寶寶就可以觸碰到了。媽媽平時可以給寶寶準備一些玩具來鍛煉他的手眼協調能力,例如將積木零散放在地墊上,讓寶寶將積木撿起來交給媽媽,能起到良好的鍛煉效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445556.html
相關閱讀:涂鴉是開發寶寶想象力的好手段
8款游戲開啟寶寶創新閥門
寶寶視覺認知游戲
1-3歲大腦發育關鍵期 如何開發寶寶智力?這三種方法媽媽要知道
音樂有助于兒童智力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