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兒童潛能開發 來源: 記憶方法網
1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1、吃飯的自理

當孩子能夠用調羹吃飯時,就可以改用筷子了。開始他只能用筷子扒拉著飯入口,漸漸就學會用筷子夾菜,到4歲時就會自己挑戳了。

2、穿、脫衣服的自理

對于近3歲的孩子可以開始穿衣訓練,先讓他學穿無扣的衣服,然后學習解結扣子。為了使學習穿衣有趣而易學,家長不妨陪孩子一起玩穿外套的游戲,這里介紹一套口訣,在游戲中家長可以一邊念口訣給孩子聽,一邊陪孩子練習:第一步,穿衣很簡單,外套先放平。右領靠著我,袖子放兩邊。第二步,左手入左袖,右手入右袖。第三步,雙手向上舉,頭兒微向前。往后翻筋斗,拉好即完成。除此之外,孩子在4歲時可以要求他自己學會穿好衣褲鞋襪,5歲前后學會結活扣,6歲時會解開結死了的鞋帶。

3、培養幼兒主動入廁

很多家長對孩子不放心,擔心孩子自己脫褲子、擦屁股完成不了。其實每個人的成長都需要鍛煉,您不給他機會,孩子永遠成長不了。作為家長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孩子,他們是很聰明的。在教幼兒擦屁股時,家長可以先示范,然后讓幼兒自己練習,這里一定要強調孩子從前往后擦。

4、個人衛生的自理

小孩子是很喜歡洗手的,家長針對這個特性可以教孩子自己洗手,剛開始時,訓練孩子自己用流水沖手,并用毛巾揩干,逐步發展到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自己擰干小毛巾來擦手。在孩子牙出齊后,就可以教他刷牙,先不要用牙膏,漱口水也必須是開水或純水,漸漸地使他養成早晚刷牙的習慣。在孩子學會吐漱口水之后,再在牙刷上放一點兒童牙膏來刷牙。孩子到5歲時,可以讓他學著洗一些小東西,如自己的襪子、手帕等。

2導致幼兒自理能力差的原因有哪些

1、家長因為工作忙,教育任務全依賴于長輩和幼兒園。這這就導致了這些孩子自理能力尤其之差。

2、有些家長和祖輩們十分溺愛自己的孩子,剝奪了孩子學習鍛煉的機會,使孩子形成了依賴心理。

3、有些家長缺少正確、有效的教育方法。他們在面對孩子需要鼓勵幫助時,采取的是一種怪罪、批評的態度,有的甚至會采取暴力打罵的方法,嚴重傷害了孩子的自信心,從而阻礙了孩子自理能力的發展。

3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家長要注意的

1、要從孩子的經驗和理解水平出發,不要苛求孩子

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對周圍的事物照顧得不周全、不完善是小孩子的特點。有些家長習慣于用自己的思維方式來想象和看待孩子的世界,因此提出一些過高的要求。當孩子做不到時,就會被戴上懶惰的帽子。家長在吩咐孩子做事的同時,應該告訴他這樣做的必要性。對孩子提要求要具體,與其對孩子說“把你的房間收拾好”,不如說“把你的圖書放到書架上去”,或“把你的畫筆放進筆盒里去”。

2、多多鼓勵,不要責罵和埋怨,更不要輕易剝奪孩子自理的機會

孩子們往往對任何事都感到新鮮和好奇,有時甚至是好玩。因此他們會對很多事躍躍欲試或直接參與,例如掃地、擇菜等。家長常常怕孩子做不好而加以制止。這樣孩子們失去了干活的機會,久而久之就會變得懶惰、依賴。當孩子表現出勞動的積極性時,做家長的切不可潑冷水,而應以極高的熱情鼓勵孩子。在孩子做得不夠好而煩躁時,家長要耐心地教給孩子做事的具體方法和技巧,讓他們學得更快、更容易,讓他們對自己的成就感到驕傲。對于孩子明顯不會做的事情,也要盡量讓他表現。例如擺餐具,可以請他擺筷子和調羹,至于瓷碗則告訴他掉在地上會破,讓他自己決定要不要拿。

3、不要讓孩子半途而廢

孩子一開始做家務多半是出于好奇,等新鮮勁兒過去了,或者老是做不好時,就會感到厭煩。要讓他養成習慣,則要靠家長一貫的堅持。除了孩子生病,沒有理由不完成他應該做的家務,必要時只能狠狠心,否則很難長久持續。特別是孩子剛開始做時手腳比較慢,家長要事先安排出充裕的時間來耐心等待,不要因為趕時間就替孩子代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462749.html

相關閱讀:春季寶寶戶外踏青4大注意事項
促進小寶寶聰明的重要因素
讓音樂成為放飛心靈的天堂
學習至深夜 為啥成績上不去
讓孩子變笨的十件錯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