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采用中國式教育有哪些悲哀!你有沒有發現,我國家庭教育存在著一個很大的誤區——教孩子學乖。在評價孩子時,動不動就說你真乖或者你不乖。試想,乖成了教育的標桿,難道孩子只要聽話,按要求做事就可以了嗎?
下面總結一下成功的教育經驗,簡單來說,無外乎重視四點:
1、建立融洽的親子關系
2、既關心孩子的智力,也關心孩子的善良
3、幫孩子建立了自信
4、不斷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
與此同時,我們也需要指出幾種常見的家庭教育問題。
1、為什么教孩子學乖
目前,我國的家庭教育存在著一個很大的誤區——教孩子學乖。評價孩子時,你是不是也動不動就說你真乖或者你不乖?當乖成了教育的標桿,難道孩子只要聽話,按要求做事就可以了嗎?值得一提的是,乖在英語中并沒有相應的詞語。
在塑造這樣一批批乖孩子的過程中,無形間也剝奪了孩子建立自信和良好自我形象的獨立空間,甚至可以說在扼殺他們的創新能力。
2、孩子為什么心胸狹隘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今天的家庭教育已不再是傳統圍墻式的教育,校園也不是傳統物理意義上的校園,孩子們擁有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好的師資以及硬件設備。但我們需要反思的是:為什么孩子的心胸卻變得狹小了?只會關心自己身邊的事,過去那種煮酒論英雄式的氣魄,為國家前途、為人類理想奮斗的抱負,在今天的年輕一代身上已難覓蹤跡。
這是因為我們的教育方式過多的精力集中在知識增長上,已經無暇將英雄式的理想灌輸給孩子。在國際上,中國家庭對學校教育的高度支持是得到公認的,可這種對知識的高度注意,也是孩子的心胸變得狹小的一個重要原因。
3、為什么孩子不愿回家
我們常常會誤把兒童的概念縮小為學生。孩子的生命就是這樣被壓縮到一個層面,以此來換取成功,代價未免太大。我們應該牢記:兒童的概念內涵遠大于學生,兒童除了在學校要當好一個學生外,在家里、在社會中還有更多形形色色的角色需要扮演。
因此,家庭不止是給孩子創設的學習家園,還應該是他們的精神家園。為什么現在那么多大學生放假不愿意回家?就是因為在他眼里,家里是一所文明監獄,父母成天只知道督促他學習。現在有的父母總愛陪著孩子做作業,我覺得這種做法值得商榷。
總之,孩子要適合家庭教育,也要讓家庭教育適合孩子,這是一個相互作用的過程。可需要指出的是,當前大多數父母使家庭教育與學校的關系變為單向,只知道家庭教育圍著學校轉,結果卻犧牲掉很多培養孩子品質的機會。其實學校也可以協助家庭教育,優秀的爸爸媽媽應該把握隨機的教育機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477851.html
相關閱讀:在游戲中認識紅、黃、藍
怎么做能不違背孩子的閱讀興趣
怎樣開發寶寶數學邏輯思維
男寶女寶智力開發大不同
培養BB四維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