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爸爸媽媽對孩子的關注,遠遠超過了他們的父輩,有的還染上過敏癥:孩子稍稍與眾不同,就擔心孩子的智力有問題,或暗喜自己的孩子智力過人,非要到測查機構討個明白爸媽媽的這種做法,對孩子是好還是不好?
在大量的門診中,智力超常兒童和智力遲滯兒童都只占很小的比例。而最近的一份統計資料表明,我國智力超常兒童和智力遲滯兒童人數相加,也不足全部兒童的10%。也就是說,90%以上的孩子都是在正常范圍。
測智商的專家意見
國內為孩子測智商的機構不少,但真正權威的不多,其科學性和嚴肅性也大打折扣。因為,測智商,絕不能像查視力、測身高、體重那么簡單和機械。我們不妨聽聽專家怎么說--殷紅博,幼兒教育專家、博凱智能全納幼兒園總園長,主持國家重點幼教課題,著有《關鍵期與潛能開發系列叢書》。他認為,當今智商測試內容僅包含語言、數字和圖像,不夠全面,人的智力因素大大超過這三方面。單純以此來衡量一個孩子的智力,對孩子本身有失公允,如果再有意無意地給孩子某種心理暗示,很可能對孩子未來的成長不利。因為,2至15歲的兒童處于成長發育的鏡像自我認知階段,他們要通過他人的反應來認識和判斷自我。他還強調一點:人的智商是變化的,一次測試只能說明孩子此時此刻的智力狀態,不能由此一錘定音,把它視為對孩子一生智力的評判。
另外,在發達國家,智商的測定是極其嚴格的:測試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有教育學方面的知識、懂得孩子的心理;有標準的設備,整個測試區域的環境和氛圍必須到位,甚至對光線、室內陳設、溫度、濕度等都有明確的界定;測評人員說話的方式、速度、聲調、面部表情等都可能對被測試的孩子產生影響;而孩子當時的生理狀態和心理狀態都直接影響到測試結果。智商測定絕不是一知半解的人就可以隨便進行的。目前在國內,極少有機構和個人能達到如此過硬的指標,包括硬件和軟件?紤]到這兩方面的因素,殷紅博建議年輕父母:如果沒有明顯的超常、弱智或心理問題,最好不給孩子測智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508119.html
相關閱讀:在游戲中認識紅、黃、藍
培養BB四維學習能力
男寶女寶智力開發大不同
怎樣開發寶寶數學邏輯思維
怎么做能不違背孩子的閱讀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