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們吃的是同一種日本傳統和食:主食為米飯,兩種菜(一葷一素),一碗豆腐醬湯,外加一小盒牛奶,一份水果。快餐盤中,顏色鮮艷,搭配和諧。紅的是生魚片,綠的是生菜,白的是米飯和牛奶,黃的是醬湯,橙色的是柑桔,見了使人食欲大開,又十分富有營養。原來這是學校開展“食育教育”,即指教會孩子們如何選擇食物與文明用餐的教育!
第四節課一下,值日的學生便穿上白色的工作服,戴上廚師帽,從“膳食車”上抬來全校師生的午餐。餐后,學生們不僅把餐具整理得井井有條,而且把用過的牛奶紙盒一個個展開鋪平,連用過的吸管也一根根捆扎在一起,送回“膳食車”。
據校長介紹,完整的“食育教育”將培養孩子們具有五方面能力,包括選擇食物的能力,了解什么食物有益于健康的能力,培養味覺的能力,了解食物生長方式的能力和烹調營養食品的能力。瞧!在烹飪專用教室里,學生們正嘗試著做豆腐和豆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538493.html
相關閱讀:美國膽大心細是這樣鍛煉的
日本媽育兒:鍛煉孩子意志
海外育兒:音樂使寶寶聰明
盤點流行“磨難教育”的6個歐美國家
美國女婿給孩子設定的家務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