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延遲滿足”更利于孩子成功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兒童潛能開發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有求必應”
  其實是一種“愛心毒藥”

  不會克制自己的欲望已經成為城市孩子的通病。看到喜歡的玩具就抓住不放,想要吃麥當勞就非去不可,否則就哭鬧不休,大發脾氣。你的寶寶是否也經常如此?孩子一哭一鬧,媽媽就心里發慌,唉,趕快滿足孩子的小小要求吧,誰讓自己就這么一個寶貝疙瘩呢。

  可是你知道嗎?你對孩子的這份“愛心”對于孩子成長其實是一劑“毒藥”,長此以往,孩子就會養成習慣,只要認為對自己有利,就會盲目行動,根本不管是非對錯。他們不懂謙讓,沒有耐心,干什么事情都要讓家長幫忙。他們學習起來根本坐不住,容易沉迷于刺激性的電腦游戲而不能自拔,而且大都脾氣暴躁,稍一批評就張口頂撞,甚至離家出走。

  正像法國教育家盧梭在《愛彌兒》一書中所說:“你知道用什么辦法準能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嗎?這個方法就是:百依百順。因為面對父母的有求必應、百依百順,孩子頭腦中會逐漸形成了這樣一個思維“定勢”:我要什么馬上就能有什么。孩子會變得越來越任性,越來越貪心。

  可一旦離開家庭走入社會,那種任性、暴躁、急功近利的性格特點肯定會令他們飽受挫折和打擊。而事事不順心的他們,往往不會從自身找原因,反而覺得別人有意跟他們過不去,總是與周圍人處于一種對峙狀態,長此以往,很可能釀成憂郁、偏執、狂躁等各種心理疾病。

  懂得忍耐的孩子
  將來更容易成功

  美國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延遲滿足”的心理試驗。

  在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個鎮小學的校園里,其中一個班的8個學生,被老師帶到了一間很大的空房里。隨后,一個陌生的中年男子走了進來。

  他一臉和藹地來到孩子們中間,給每個人都發了一粒包裝十分精美的糖果,并告訴他們:這糖果屬于你,你可以隨時吃掉,但如果誰能堅持等我回來以后再吃,那就會得到兩粒同樣的糖果作為獎勵。說完,他和老師一起轉身離開了這里。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這顆糖果對孩子們的誘惑也越來越大,幾乎不可抗拒。有一個孩子剝掉了精美的糖紙,把糖放進嘴里并發出“嘖嘖”的聲音。受他的影響,有幾個孩子忍不住了,紛紛剝開了精美的糖紙。但仍有一半以上的孩子在千方百計地控制著自己,一直等到40分鐘后那個陌生人回來。當然,那些付出等待的孩子得到了應有的獎勵。

  后來,那個陌生人跟蹤這些孩子整整20年。他發現,能夠“延遲滿足”的學生,數學、語文的成績要比那些熬不住的學生平均高出20分。參加工作后,他們從來不在困難面前低頭,總是能走出困境獲得成功。

  延遲滿足,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忍耐”。為了追求更大的目標,獲得更大的享受,可以克制自己的欲望,放棄眼前的誘惑。事實上,那些一時沖動犯罪的人,往往都是不能克制自己瞬間膨脹的欲望。相反,那些事業有成的人,往往能夠把一個個小的欲望累積起來,成為不斷激勵自己前進的動力。

  培養耐性要從一點一滴做起

  北京育心園心理咨詢中心的孫老師表示,培養孩子耐性要從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技巧就在于“延遲滿足”,讓孩子學會等待,學會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技巧一:“等待”從一分鐘開始

  寶寶從出生起,就會通過哭聲表達自己的要求。這時媽媽應該先沉住氣,趁勢和他說說話,告訴孩子你正在做什么,等一分鐘媽媽就會過來。寶寶能從媽媽熟悉的聲音中得到安慰。如果孩子仍舊哭,索性讓他哭上一兩分鐘,這有助于打磨他的耐心。適度的哭還能增加肺活量,對健康有好處。等你把自己手里的事告一段落,再看看他是餓了、尿了,還是想讓大人抱了。如此操練一段時間,寶寶對“延遲呼應”的態度就會從“憤怒”變為平和了。到孩子再大一點時,對于他的一些要求,如想要一件玩具或是什么吃的,父母可以遲一會兒給他,或對他說那樣東西燙,等涼了再吃。不要害怕寶寶反應激烈。因為,這實際上是小寶寶和父母進行心理較量的必經階段,他巴不得用哭聲將你三步并作兩步地吸引到自己跟前;如果你能扛得住,孩子終將也能扛得住,并接受等待。

  技巧二:從生活小事培養“善解人意”

  要讓孩子在日積月累中慢慢懂得,還有比自己的要求更重要、更緊急的事情,從而學會善解人意,學會控制自己的欲望沖動。比如,孩子要求和媽媽一起玩玩具,此時媽媽可以和他商量:“我有個重要電話要打,要是把重要的事耽誤了,媽媽會著急的,你是懂事的寶寶,你愿意讓媽媽著急嗎?”孩子一般會回答“不愿意”。你就可以讓孩子等一會兒再跟你玩。

  當孩子在商店要買價格昂貴的電動車,而你又沒有計劃這筆支出時,你可以跟他商量,“我們買一個便宜的你喜歡的小玩具好不好,如果你幫媽媽節省生活費,媽媽會很感謝你,因為你特別理解媽媽!蓖ㄟ^為孩子設立壓力情境,讓孩子學會主動調節需求得不到滿足時的情緒,從而做到心態平和。

  技巧三:把對孩子的獎勵積累起來

  孩子的進步離不開表揚和獎勵,但是如何獎勵也是有技巧的。專家告訴我們,延遲獎勵不失為一種較好的做法。例如不少孩子喜歡玩網絡游戲,其實家長大可不必把這看成洪水猛獸,相反,我們可以把網絡游戲作為一個獎品。孩子每次高質量完成作業,就可以得到一顆五角星之類的標志物,每積累10個五角星,就可以自由地玩2個小時的網絡游戲。這樣一來,孩子學習就有了動力,他會逐漸懂得,愉快也是可以通過努力去贏得的。孩子的每一點進步,你不必立即給他一個具體的獎勵,但是可以給他類似的標志物,標志物積累到一定數量,就給他最想要的一個大的滿足。習慣了在期待中獲得滿足的孩子,才能學會主動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會為自己的要求被拒絕或暫時被拒絕而“大動干戈”,將來也能抵擋得住眼前小利的誘惑,權衡怎樣做能使自己獲得更大的好處,并能有意識地調節和支配自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611932.html

相關閱讀:春季寶寶戶外踏青4大注意事項
促進小寶寶聰明的重要因素
讓孩子變笨的十件錯事
讓音樂成為放飛心靈的天堂
學習至深夜 為啥成績上不去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