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齊國有個財迷,每天都夢想得到金子。一天,他去趕集,走進一家金銀首飾店里,眾目睽睽之下,伸手拿起一塊金子,扭頭便走。店主大喊“抓賊”。巡吏聞聲趕來,抓住了財迷。
巡吏生氣地問:“你怎敢如此大膽,街上這么多人,當著店主的面,竟敢搶人家的金子?”
財迷說:“拿金子的時候,我眼里只有金子,根本沒有其他人!
財迷的膽量從哪里來?來自欲望和迷戀帶來的無知,因無知而無視,因無視而無畏,因無畏而自投羅網。
早期教育,一定要和孩子說錢,。商品經濟時代,孩子天天看見錢在施展魔法,父母一定要重視孩子和錢的關系,因為錢時刻關系著孩子的前途和命運。
成也在錢,敗也在錢。不讓孩子接觸錢,不等于孩子對錢沒欲望;不和孩子談錢,不給孩子正能量金錢觀,孩子就會放任自流,甚至走兩個極端,要么有錢揮霍無度,要么無錢攔路搶劫。
廣東東莞有3個學生一次賭球就輸了100多萬元,引起學校和社會震驚后,才發現有上百名學生參與豪賭,其中有個“富二代”,因賭球輸了147萬元而失蹤;而黑龍江阿城號稱“飛檐走壁大盜”的犯罪團伙成員皆出身貧寒,最大的才12歲,最小的只有8歲。
媒體天天爆料被錢拉下馬的高官,成為錢奴的名人,擁有高學歷被騙或行騙掉進金錢陷阱的年輕人,為什么他們不偏不倚都栽在錢上呢?
這些悲劇看似是社會問題,其實根源來自家庭沒有財商引導,這些惡果出在成人的身上,根卻扎在早期教育的缺失。如果追蹤他們的童年生活,會發現一個事實:他們小時或極度貧窮,窮怕了,見錢眼開,貧窮埋下了有毒的種子,比如:原鐵道部部長劉志軍;或被錢寵壞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追求享樂和奢侈,比如:原中石化老總陳同海。他們都從高位被錢拉下水,最后變成階下囚。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683438.html
相關閱讀:為寶寶創造五彩繽紛的世界
適合2.5歲~3歲寶寶的智能游戲
0-1歲寶寶的精細運動技能發展
周歲寶寶的語言及智力訓練
寶寶在游戲中怎么做才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