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家庭素有“把餐桌當成課堂”的傳統———從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起,父母們就開始對其進行有形或無形的“進餐教育”了。
鼓勵幼兒自己進食。幼兒在長到1歲至1歲半時,往往開始喜歡自己用湯匙喝湯吃菜。在中國有的母親往往不準孩子自己動手,而來個“包辦代替”。但絕大多數英國父母認為,幼兒想自己進食,標志著一種對“人格獨立”的向往,應予以積極鼓勵。
杜絕偏食、挑食。英國人普遍認為,一個人偏食、挑食的壞習慣多是幼兒時期父母的遷就造成的,因而在孩子幼兒時期就不要讓他偏食、挑食。他們還認定,餐桌上對孩子的遷就也是一種放縱,不僅會影響孩子攝入全面、充分的營養,而且還會使孩子養成任性、自私、難以接近等人見人厭的性格。
要求孩子自己清理弄臟的桌面。3歲以上的孩子進餐時不慎弄臟了桌面,父母會教其向旁人道歉,并立即找來抹布令其自行清理。英國父母認為,此舉一可幫助幼兒學會關心他人,二可幫助其學會禮貌待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900650.html
相關閱讀:日本媽育兒:鍛煉孩子意志
美國女婿給孩子設定的家務計劃
美國膽大心細是這樣鍛煉的
盤點流行“磨難教育”的6個歐美國家
海外育兒:音樂使寶寶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