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分配答題時間
科學試題一般有4種題型,分別是由選擇題、簡答題、實驗探究題和分析計算題構成,建議同學們按順序做題,因為一般試題設置的順序都是由易到難,答題時如果遇到一時做不出的題目,可以先放一放,回頭再做。
選擇題是分數的“大戶”,占了80分,輕視選擇題是很不應該的,有一定基礎的考生不應該在這里失分。所以,做選擇題時一定要舍得花時間看題,由于平時訓練養成的習慣,學生答完20道選擇題,用時大約15分鐘左右,這樣的用時安排顯然是不合理的,一是選擇題分值大,從權重看也應該安排充足的時間;二是在檢查時容易受先前思路影響,難以發現錯誤,不經過仔細的審題思考,容易出現不應有的錯誤。為此我建議,用25至30分鐘的時間來做選擇題比較恰當。而選擇題是讓一些考生糾結的地方,常常是第一遍做好了,第二遍檢查時又不自信了,對此我的建議是,實在拿不定主意,那還是選擇第一次的答案,因為第一次解答時往往是最認真的,同時還有直覺的作用。
把熟悉題當陌生題做
由于現在學生都有大量的解題經驗,當遇到一些“熟面孔”的試題時容易不假思索。其實,在做這類試題時更不可掉以輕心,要把熟悉題當陌生題做,因為這樣的考題很可能是改編題,雖然情境與平時練過的題類似,但題中的一些關鍵信息與問題則完全不同了,所以,認真審題,看清題干和問題相當重要。當然,答題的條理要清晰,要使用專業術語,避免錯別字。
規范主觀表達題的用語
對于主觀表達題,考生一定要仔細捕捉關鍵有效的信息,在表達時一定要規范書面用語,例如描述科學問題時,“問題”一般包含“自變量”和“因變量”,通常格式如:“因變量”與“自變量”有什么關系?“因變量”與“自變量”有關嗎?“因變量”會隨“自變量”的××而××嗎?而將科學問題表述成猜測、結論操作或將自變量與因變量的位置顛倒等都是不合適的。
另一個要注意的問題是“假設”與“猜想”的區別。“猜想”可以缺乏根據,通常會用“可能”來描述,“假設”則是有一定的事實依據,但證據還不充分,因此,“假設”是對某一事件的發生與原因之間的一種因果關系的描述,建議在描述中不要用“可能”兩字。主觀表達題中對實驗方案的評價則是又一難點,為方便應答,建議考生從這幾個方面去思考:該實驗的變量是否控制好;原理是否正確;有無反常數據;樣本是否偏少;操作過程是否合理;有無對照數據組;是否環保、經濟等。
在物理復習中,建議大家要留心生活中的科學現象,主動用探究的眼光去認識世界,密切關注當地社會發展帶來的熱點問題;貧w課本,提高知識覆蓋面;注重實驗,關注知識的生成過程。注重表達,提高答題準確率,用分析、比較、歸納的方法來糾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hongkao/266610.html
相關閱讀:北京中考數學真題解析:多思考 重視應用
中考英語情景交際答題方法指導
中考備考策略:優等生的中考復習方法
中考數學填空題解題注意事項須知
新高一物理學習方法:中考后的暑假如何學習高一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