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課前預習
預習能夠讓孩子聯系以前的知識,并把新問題帶到課堂上,通過這種方式更好地聽老師講解。既培養了孩子的自學能力,又能提高孩子聽講的興趣和效果。
2.課后復習
“溫故而知新”是復習的目的。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創制的“艾賓浩斯遺忘速度曲線”表明遺忘是有規律的——先快后慢,剛記住的東西最初幾小時內遺忘速度最快,兩天后就較緩慢。復習其實就是與遺忘作斗爭,鞏固所學知識。
3.認真觀察、思索
進人中學后,每門學科都要求學生有良好的觀察力。數學的能力培養要以學生對圖形關系與自然界數量關系的觀察為基礎;物理的實驗和化學的演示更離不開精確的觀察;生物則要求學生對生命現象和動植物進行持久的觀察;語文的寫作訓練自是不用說。這些觀察要求學生不僅能感知事物的外部特征 中考,還要能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征。光看不想難以得出結論,因此,還需要養成邊觀察邊思索的習慣,勤于觀察的同時還要勤于思考。家長可以先引導孩子從身邊的生活小事開始,經常提出問題并與之討論,促使孩子觀察思索,并能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4.獨立解決問題
孩子學習上有困難請求幫助時,家長千萬不能置之不理或敷衍了事,應熱情地鼓勵孩子自己試一試。如果孩子實在無法獨立解決也不能包辦,而要一步一步地耐心啟發,讓孩子在家長不露痕跡的引導下覺得是靠自己的力量完成的。只要嘗到勝利的喜悅,孩子便會增加信心,勇敢地迎接下一個挑戰。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hongkao/79803.html
相關閱讀:中考數學填空題解題注意事項須知
北京中考數學真題解析:多思考 重視應用
新高一物理學習方法:中考后的暑假如何學習高一物理
中考英語情景交際答題方法指導
中考備考策略:優等生的中考復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