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不喜歡無聊。
只有不無聊的事情,記憶才更深刻。
怎樣讓大腦覺得不無聊?
1. 情感參與
與中性事件相比,你會更容易記住那些引起你情緒反應的事件。
有你的喜、怒、哀、樂、懼等情感參與的事件,你會記得特別牢,為什么呢?
情感刺激(Emotionally Competent Stimulus 簡稱ECS)是目前研究員所評估過的外部刺激中,大腦處理最精細的一類刺激。
情感刺激事件在我們的記憶中停留的時間最長,比中性事件更能精細地回憶起來。
為什么情感刺激能提高我們的記憶力?
因為在發生情感刺激時,杏仁核就會釋放多巴胺,通過多巴胺告訴大腦“要記住這個!”,可見多巴胺對記憶的形成有積極的作用的。
同時,情感刺激還會讓你釋放出腎上腺激素,它能激活迷走神經,迷走神經則會經腦干向記憶相關的海馬區和杏仁核發信息,從而提高記憶力;并且,應激的場景讓我們釋放糖皮質激素(應激荷爾蒙),這種激素也直接作用于海馬區和杏仁核,也提高了我們的記憶力;糖皮質激素還同時影響前額皮質,造成對工作記憶的影響。(海馬區和杏仁核的作用見此文章 大腦的結構和功能)
所以,要想加深記憶,就要多一些的情感刺激,這也是圖像記憶法的學習要點之一。
怎樣在學習中產生情感刺激?
情感刺激分為兩類:一類是體驗完全不同的事件;另一類是體驗完全相同的事件。
也就是說你會對從未經歷過的新鮮經歷感到刺激,比如母雞生了個西瓜蛋!
或者對曾發生過的熟悉經歷感到刺激,比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
總之,情感因素是提高你記憶力的法寶之一。
2. 細節的“意義”
與記住細節相比,大腦更擅長記住要點或意義。
倘若我們能為細節創造出意義,我們便能記得更多的細節。
比如有個地理題: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是:海陸分布、洋流、緯度、大氣環流、地形;單純記憶這五個因素是很容易忘記的,如果我們把這幾個因素簡單地聯系起來,并賦予它意義,我們便會好記很多,試試看——海洋圍大地,每個因素用一個字代替,組合成一個有意義好理解的情景,是不是比單純記憶幾個因素容易很多?
記憶英語單詞也是一樣,按一定邏輯結構組織,并形成層次結構的單詞,要比隨機組織的單詞更容易被記住,根據測試,兩者記憶效率相差達40%。
這樣的結果至今仍讓科學家感到困惑。
因為要為細節賦予意義,就需要在需記憶的細節間嵌入聯系,這意味著記憶的項目數量增加,按理這樣會更難記憶,但事實卻恰恰相反。
所以,我們記憶時,不要從細節開始記憶,而是要先賦予(或找出)其意義,這樣才更有利于記憶。這是我們圖像記憶法的一個應用原理。
如何提高記憶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uonao/63625.html
相關閱讀:左右腦概論
左腦右腦開發訓練方法有哪些
左、右腦發展均衡=優秀人物
你是左腦還是右腦使用者
左手的使用給左撇子也給左撇子孩子的家長和教師提出特殊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