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十三歲的天空
擁著一份驚喜,懷著一絲不安,我進入了十三歲。
十三歲的我愛讀書。曾幾何時,兒時的嬉戲已成回憶。當所有的學子忙于應付試題,當大人疲于經商炒股時,我端坐在日暮的燈下捧讀。為屈原的壯志難酬而扼腕,為朱自清的自然樸實而感動不已,駐足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和莎士比亞目睹了哈姆雷特的悲慘遭遇…… 每當與雨果、莎士比亞、托爾斯泰相約,總有會意陶醉之情。久久不肯暫別,直至夜深人靜。我感嘆于孟浩然、王維的寧靜淡泊,岑參、高適的邊塞長吟,李白的浪漫奔放,杜甫的亂世悲歌……美麗的書本總會把我帶入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讓我折服。
十三歲的我愛幻想。我擁有自己的夢,任思緒翻飛。我幻想自己是以為老師,桃李滿天下是我的欣慰。也許有人說老師不是一代人中的精英,但我愿我的下一代成為時代的精英。我幻想自己是一名醫生,救死扶傷是我問責任。點燃生命的火是我的使命。這些美麗的幻想總是讓我對生活充滿希望,感到生活是如此美好,充滿了對生活的向往、憧憬。
愛讀書,愛幻想。這就是我的十三歲,這就是十三歲的我。
篇二:13歲的天空
我們已經是13歲了,四年級作文!13歲萬歲!
十三歲的天空,十三歲的世界,都掌握在我們的手里,一切都屬于我們。
朋友們,不要在“坐井觀天”了,這個世界,這片天空,都屬于我們,讓我們一起在這片蔚藍的天空上自由飛翔!
十三歲的天空是多姿多彩的!
看,那春天的花朵,多美麗,多芳香,它們正在開花呢!那可愛的小臉蛋,是那么清純,那么調皮。多么多姿多彩!
十三歲的天空是無憂無慮的!
看,那校園里爽朗的讀書聲,是那么好聽。抑揚頓挫,把人帶到書本里去了。去看《紫藤蘿瀑布》;去感受《濟南的冬天》;去傾聽流水的聲音;去……多好玩,多么無憂無慮!
但同時,十三歲又是一個調味瓶。
有酸,有甜,有苦,有辣。
還記得嗎?初一上學期的軍訓。熱辣辣的太陽高高掛在天上。指導員又是那么兇。我們只好默默接受這“魔鬼訓練”。這種感覺,有酸又苦。但是在從中,我們又交到了許多朋友,我們互相傾吐心事,一起玩耍,心里甜甜的。真是“百味上心頭”。
十三歲的天空,我的世界。是多么寬,是多么廣。
來吧!讓我們一起高呼:“十三歲萬歲!”
來吧!讓我們一起成長,在我們的世界里,一齊展翅高飛!
篇三:十三歲的天空
四季輪回,星辰轉換,時間老人站在我的肩上數著我走過的日子,多少個春秋冬夏,多少個風雨雷電,多少盞破碎星辰,隨著我的成長,變成過去,凝成回憶。貼在墻上的老照片早已泛黃,我翻翻日歷,十三年過去了,當年頑皮無知的黃毛丫頭已經坐在學堂里上課了,十三年的變化,經歷過后,我變成了什么樣子?
我曾幻想過,十三歲時的我是一個亭亭玉立的乖乖女,是個光彩照人的小小提琴家,是個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大家閨秀,是個聰明可愛的小家碧玉?墒聦嵏嬖V我,這些統統都不是,現在的我變成了一個吊兒郎當的苯丫頭,傻氣十足的假小子,偶爾也會跟爸爸媽媽賭氣,撒嬌,叛逆的時候也會跟爸爸媽媽吵上幾句,喜歡自作主張,以自我為中心,討厭父母的束縛,想要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姥姥告訴我,這是正常的青春期現象,會叛逆是好事,總比萬事妥協來的漂亮。每次聽見姥姥的這番話,我總是撒嬌的說:“那姥姥以后讓我陪您跳舞,我就不跳啦!”姥姥隨意的笑笑,點頭答應,我知道,那是因為姥姥寵我,才這樣說的。
我不知道更年期和青春期哪個更加可怕,不知道青春期的孩子為什么會叛逆,不知道我的未來究竟是什么樣子。但我知道,十三歲的我再叛逆也要乖乖聽爸媽的話,做個好寶寶。因為我的十三歲來之不易,那是我日盼夜盼的十三歲,是爸爸媽媽小心呵護的十三歲,是用知識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十三歲,是在精靈與仙子的祝福下成長的十三歲。
我的十三歲尤為珍貴,我要好好保護我的十三歲,用親吻與擁抱繼續促使它成長,讓我的十三歲的天空永遠那么湛藍,澄澈……
篇四:13歲,我們的天空
13歲,我們結束自由的童年,走向青年。
13歲,我們的天空灰蒙蒙,壓力、壓力,沒有誰懂我們的心。
13歲,我們孤獨,我們寂寞,誰懂我們的心,誰聽得懂我們的呼聲。80后說我們比他們幸福有許多高科技的產品,活在和平的年代里,可是誰會懂,我們并不快樂,生活在競爭當中,成績把我們變得一文不值,試卷讓我們的學習焦躁無味,老師永遠就像一個不停地噴著口水的水龍頭,家長就像六月天,陰晴不定,我們就像擔驚受怕的小羊,每時每刻都擔心下一刻就會被宰了。我們多希望自由,我們都很努力的想做好,每次犯錯是我們多么擔心,多么想去改正;可是嘮叨、嘮叨,責罵、責罵,成績、成績,壓得我們都喘不過氣了。
13歲,誰懂我們的天空?
篇五:十三歲的天空
十三歲,一個充滿美好與夢想的花季。十三歲的我向夢想奔跑,綻放青春。
近期看過的一檔節目叫“博物館奇妙夜”是講有關于全世界具有特色的博物館,真的是奇妙而有趣,我被博物館深深吸引住了,向往長大后能去博物館工作,每天和珍貴的文物打交道,修復文物之類的也深深吸引著我?偠灾,博館猶如一塊吸鐵磁把我給吸住了。
有天吃早餐時,我和媽媽說:“媽媽,我想去博物館工作。”媽媽在那之前還不知道我的志向改變了,一心以為我要去當大學教授(大學教授是我還處于小屁孩時期的愿望,因為那時我經?“百家講壇”,很向往大學教授這職位),她并沒有吃驚,只是笑著說:“這個志向很好!你今后的路是要自己走的。”我心血來潮,去查查哪所大學有博物館專業,結果是“北大、南開、復量、吉大、中央民族大學”雖然現在想去這些大學有些不切實際,但有理想,有目標總是好的,在不久的將來,愿能成真吧。
我這個在十三歲時的志向是有史以來最強烈的、最明確的。我在書桌前捧看雜志《博物》一看就能看上好半天,因為這本雜志里會介紹一些寶貝、古物,我就會在想象假如我是一個博物館工作人員,我會怎樣做,還有我們家里有一棵臺北故宮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一玉白菜的仿制品,我把它“保護”好,并給它貼上標簽,查它的資料、背景,把它當寶保一樣呵護。在學校里,我努力把歷史學好,為我的夢想添加翅膀。
十三歲,就是這么美好,充滿夢想的花季。在奇妙而美好的十三歲的天空下,讓我們努力朝夢想奔跑。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100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