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粽子飄香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帶香囊。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一年一度粽子飄香的時候又到了,我盼望吃粽子,那份軟糯香甜,粽葉的清香,只滲到心。
往年媽媽總是去超市買點粽葉自己回來包粽子。粽葉、糯米、蜜棗、綠豆等泡上一晚上。第二天把粽葉的一端卷成錐子型,用勺子把糯米放進去,中間放上自己喜歡吃的蜜棗或紅豆、綠豆,再蓋上糯米,再用勺子摁瓷實, 把粽葉朝一邊卷過去,再順著一邊裹緊,用白色棉線繩子捆緊扎好,一個個漂亮的粽子就出來了。
今年端午節我發燒了,爸爸媽媽忙著照顧我,沒顧上包粽子,但是爸爸還是買了粽子給我吃,我雖然不太舒服,一看到晶瑩剔透的糯米包裹著甜甜的蜜棗,再撒上白糖,食欲大動,竟然吃了一個。
每年端午節的粽子會印在我的記憶力,開出美麗的花來,帶給我不僅是香甜,也是快樂。
篇二:粽子飄香
今天下午,老師和我們同學的三位家長一起開展了一次“悠悠端午節,濃濃粽飄香”的主題班隊會。目的是讓我們通過此次活動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等,體驗端午節的獨特魅力。
下午我一到校,進了班,就看到了三位家長在門口恭候學生的到來。活動沒開始的時候,老師讓我們把準備的東西放桌子里,然后鋪好保鮮膜,組長帶領組員下樓洗手;顒右婚_始,老師讓我們看了一個做粽子的視頻,然后大家就興致勃勃地包起了那美味香甜的粽子。我先把一個粽子葉折成漏斗的形狀,再拿起勺子向“漏斗”里盛一些糯米,再把粽葉卷起來,一個可愛又好吃的粽子就大功告成了!緊接著我又做了許許多多的粽子,有的像愛心手雷,有的像數字8,有的像一個三角形,還有的像一個“小石子”。然后,粽子煮好了,我們一起分享著各自的勞動果實,咬一口,美味濃香。!
這次班隊會使我印象深刻,我希望以后有更多這樣的活動!
篇三:粽子飄香
端午節要到了,奶奶說今年要讓我體驗一下自己包粽子的過程,嘗嘗自己包的粽子的味道,這激起了我濃厚的興趣。
奶奶從市場買回了新鮮碧綠的蘆葦葉和清香上好的糯米,擇凈清洗,分別泡于盆中。約莫等了一天時間,奶奶開始教我包粽子了。
奶奶取出蘆葦葉清洗、抹平、折成漏斗狀,放糯米、壓實、層層裹緊,最后用一條細細的麻繩捆緊,結實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圍著奶奶,笨手笨腳的學習,一會兒將黑乎乎的小手伸進糯米盆里攪水,一會兒用蘆葦葉折只小船,把葉子撕得七零八落。奶奶笑著慈愛地拍拍我的手說:“別淘,去拿些紅棗來,再包幾個你愛吃的紅棗粽子。”
粽子出鍋了,啊,清香四溢。奶奶剝好一個棗粽放進小碗里,撒一撮白糖,然后笑瞇瞇地看我開心地吃,奶奶問我:“粽子啥味道。”,我頑皮地答道:“幸福的味道!”
篇四:又是一年粽子香
端午節吃粽子,應該是為了紀念愛國使人屈原。具體原因,不太清楚。入鄉隨俗吧,既然大家都吃,咱也吃吧!
小時候,別說是吃粽子,連粽子也沒有見過,但不吃粽子不代表我們那里不過端午節。那時,不管是什么節,只要是節就高興,因為逢過節理論上應該是能改善一下生活的!
說一下我們那里的端午節的過法:首先是艾葉,這個決不能少的,因為它有兩個作用,一是插在大門前的墻上,據說是為了避邪。二是用來包住雞蛋鴨蛋放在鍋里煮。煮熟后雞蛋皮上會留下艾葉青顏色,為什么這樣做,到現在也不知道。其次是就是煮大蒜,煮鴨蛋、雞蛋。這在當時也算是比較豐盛的早餐!這些都是早上做的,中午好象就沒有什么要做的了!
可能是生活的忙碌讓我們忘記了這些節日的意義與緣由,只是恍然間才知道又到端午節了,接著就是那就買些粽子吃吧,就這樣簡單!畢竟是我國傳統的節日,有些傳統的東西留著未必不好!
篇五:家鄉的端午節 呂志沛
“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每當我讀起歐陽修的這首《漁家傲》時,就想起粽子飄香的端午節。
端午節在農歷的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重五節,每逢到端午節,人們都喜歡包粽子,吃粽子,最熱鬧的就是包粽子了,我最喜歡看媽媽包粽子了,媽媽先把糯米浸泡上,再把粽葉洗得干干凈凈,把粽葉卷成一個空心的圓錐形,左手托著粽葉,右手舀起糯米往里面放,再加上蜜棗,花生仁等,最后用繩子捆好,放在鍋里,煮出來的粽子香氣四溢,飄滿整個房間。除了吃粽子,還要吃煮熟的大蒜,雞蛋,這幾種食物放在一起,即使不吃,看起來也很享受。
到了開飯的時間,大家聚在一起,吃著香甜的粽子,品著美味大餐,開心極了!小孩子們胸前掛著香布袋,手上、腳上戴著五色線,滿屋子跑,高興極了。
我喜歡家鄉的端午節!
篇六:頑皮的小粽子 郭心儀
上個星期,學校讓我們班去包粽子,我們都非常興奮,包粽子?我們還沒有包過呢,好期待!
歡迎!我的小粽子!
好不容易熬到了第四節課,我們沖出了教室,奔向了食堂,路上還不忘興奮的說幾句:“我會包粽子!你們會嗎?”“誰不會啊!”“我不會!”“有沒有人教。”“會有的啦!”
到了食堂,剛進門,一股粽葉的清香便傳了過來“哇!”看著那一盆清香撲鼻的粽葉,想包粽子的感覺更強烈了,我們沖上前,搶奪著粽葉,終于每個人都有了粽葉,可我們都呆住了,然后呢?怎么包?手不聽指揮的把粽葉扭曲成不同的形狀,食堂阿姨來了,她看著我們現在窘迫的樣子,笑了:“來!我教大家!先兩手抓住粽葉,再卷成圓錐形,下面不能有洞,然后裝米,再裝肉!對了!”她不厭其煩的教我們怎么樣包得美觀整潔,我也包得很熟練了,一下子,一個近乎完美的粽子就成了形,可是……
在離成功還剩一步的時候,粽子散架了!
!別鬧!我的小粽子!
懷著惋惜的心情,我把粽子重新包了一遍,功夫不負有心人啊,一年級作文,我,包好了!
好喜歡你!我的小粽子!
晚上的時候,我吃掉了自己包的粽子,嗯,好香,好好吃……
篇七:粽子 陳瀟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每年端午節,家家戶戶都在做什么呢?當然是包粽子,吃粽子!
每年端午節,媽媽總要給我包粽子。粽子的形狀很特別,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圓的。你知道它包含幾個頂角,幾條棱,幾個平面,幾個三角形嗎?做粽子時,要先找來一片箬葉,在里面放糯米和餡料,再包起來,(哎,包粽子可不是隨便包的,要包好一個粽子,還要學會一個滑稽的技巧哦。┚涂梢匀脲伭。煮熟以后,剝開墨綠色的箬葉,餡料在雪白的糯米團里閃閃發光,很是好看。傳說,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屈原一生寫過許多拯救國家的政治主張,可國王不予理睬。幾年后,國土淪喪,屈原滿懷憂憤,最終投河自盡。人們懷念他,崇敬他。兩千多年來,每年端午節,大家把粽子投入江中,給屈原做祭品。一開始,只是只拿米團扔進去,可是人們怕米團會被魚吃掉,然后就拿紙包起來,但紙占到水又會變薄,后來,某人想到了一個辦法,不如用荷葉抱起來,荷葉不怕水,又厚,不怕被魚吃掉,接著,這種方法很多人都知道了,流傳至今。
老人們說,吃粽子時,可要學習屈原的崇高品格和愛國精神。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109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