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雷鋒
3月,是學雷鋒月。
雷鋒,這個我們記憶猶新的名字,大家都知道。雷鋒為我們做的一點一滴,我們都銘記于心。
雷鋒叔叔的精神是我們所有人民的精神寫照。
有一次,雷鋒因腹疼到團部衛生連開了些藥回來,見本溪路小學的大樓正施工,便推起一輛小車幫著運磚。當市二建公司敲鑼打鼓送來感謝信時,部隊領導才知道這件好事。雷鋒是孤兒又是單身漢,在工廠有工資,入伍時有200元的積蓄。后來,他把100元錢捐獻給公社,遼陽地區遭受水災時,他又將100元寄給了遼陽市委。雷鋒入伍當年每月有6元錢的津貼,全用于做好事。自己的襪子補了又補,平時舍不得喝一瓶汽水。
在部隊里,雷鋒對待同志像春天般溫暖,幫助同班戰友喬安山認字、學算術;為小周病重的父親寫信寄錢;為小韓縫補棉褲。每逢年節,雷鋒想到服務和運輸部門最忙,便叫上同班戰友直奔附近的瓢兒屯車站,幫著打掃候車室,給旅客倒水。孩子們學雷鋒做好事,曾受到一些人在背后非議。不少同學不解,問雷鋒為什么做好事這么難?雷鋒樸實地說:“做好事就不要計較別人說什么,只要對人民有益,就應該堅持做下去。”
一次雷鋒外出在沈陽站換車的時候,一出檢票口,發現一群人圍看一個背著小孩的中年婦女,原來這位婦女從山東去吉林看丈夫,車票和錢丟了。雷鋒用自己的津貼費買了一張去吉林的火車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著眼淚說:“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個單位的?”雷鋒說:“我叫解放軍,就住在中國!”
還有一次是 一天傍晚,天下起大雨,雷鋒見公路上一位婦女懷里抱著小孩,手里還拉著小孩,身上還背著包袱,在嘩嘩的大雨中一步一滑地走著,雷鋒忙上前一打聽,才知道這位大嫂從外地探親歸來,要去十幾里外的樟子溝去,她著急地說:“同志啊,今天雨都把我澆迷糊了,這還有孩子,我哭也哭不到家!”于是 雷鋒把雨衣披在大嫂身上,抱起那個大一點的孩子冒雨朝樟子溝走去,寧可自己淋得透濕,一直走了兩個多小時,才把她們母子送到家。
讓我們永遠記住雷鋒這個名字吧!
篇二:學雷鋒
雷鋒,他是一個愛憎分明的人,一個助人為樂的人,是我們祖國人民的好兒子,也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雷鋒從小家境貧寒,萬惡的舊社會逼得雷鋒家破人亡,他不滿七歲時就成了一個孤兒。雷鋒記住了媽媽臨死前的囑咐:要長大成人,要記住親人們都是怎么死的!童年的苦難在他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痛恨舊社會的種子。
我從小時候起,就把雷鋒作為學習榜樣。公交車上的一次次讓座,積極為公益事業捐款,主動幫助迷路的小孩……一件件小事都兌現了最后的一句“謝謝”,而這簡簡單單的兩個字,卻能使我其樂無窮。落實到了每個班級中,更落實到了同學們的心上。
星期天下午,我在我家樓下玩,看見一個小朋友手中拿著糖,一邊拆開包裝紙,一邊將糖放入口中,隨手扔下包裝紙。“小朋友,不要亂扔垃圾!”我聽見有人說話,便轉過身去,哦,是位老爺爺啊。“小朋友,看你長的挺乖,可怎么隨手扔垃圾啊!”說著,他彎下腰,拾起了那個小朋友剛才扔下的糖紙,并扔進了垃圾箱里。我看到這里,想起學雷鋒并不是人手一本《雷鋒日記》,或是在黑板上畫一個碩大的逼真的雷鋒素描,而是要去行動起來。
我在街邊的椅子上坐了一會兒,便向家走去。走了幾步,我發現有人隨手扔下了香蕉皮,我想了下那一位白發蒼蒼的老爺爺。這時老師的話在我的耳朵回響“我們要靠實際行動去幫助別人……”,我迅速拾起了香蕉皮,扔到了垃圾箱。雖然我做了一件很微不足道的事,但是我希望能像那位老爺爺一樣從點滴做起,感染更多的人。
三月是一個春光明媚、生機勃勃的季節,三月更是一個講文明、樹新風,讓雷鋒精神吹遍校園每一個角落的季節。但是,“學雷鋒”不僅限于3月5日,而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同學們,快來加入這“學雷鋒,樹新風”的活動中來吧!雷鋒在我們前面,許許多多的楷模都在我們前面,讓我們去追趕他們吧!
篇三:我身邊的活雷鋒
雷鋒,這是一個光榮的名字,他是一個一生都做著各種好事的人。人們常說“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他那樂于奉獻、學習螺絲釘、艱苦奮斗的精神,讓所有人都對他心懷敬意。我們班也有活雷鋒,他(她)的行動很好地體現了雷鋒“做好事不留名”的精神。
我們班的講臺上,放著一瓶供我們大家洗手的洗手液,幾乎每天都有同學用那么一丟丟,時間長了,便用光了。可在用光后的一天早上,桌上的洗手液竟神奇地又滿了。班里立刻炸開了鍋,有的說:“一定是 高老師把新洗手液帶來了。”有的說:“應該是某個同學很早地把洗手液放到了講臺上了吧?”還有的說:“很有可能是它自己又一次升滿了!”……各種各樣的想法像瀑布一樣從同學們的嘴里流出來,教室里頓時亂成了一鍋粥,無論班干部怎么制止都安靜不下來。
當高老師發現這件事后,也很想知道到底是誰把新的洗手液放在了講臺上。于是乎,就問我們:“是誰帶來的洗手液?”沒有一個人舉手,也沒有一個人作聲,安靜得連每個人的呼吸聲也聽得清清楚楚。高老師又問了一遍,可是仍然沒有人舉手。有的同學開始好奇:到底是誰做了好事還不說出來呢?底下開始響起細細碎碎的講話聲。高老師見沒有人回答,便沒有繼續問下去,而同學們的好奇心還沒有罷休,每個人都在想:到底是哪個“活雷鋒”做的呢?這個問題讓我們困擾了很長時間,終于我們班的“活雷鋒”——方睿澤被我們找到了!
生活中,處處都有做“活雷鋒”的機會。我們要學習雷鋒,樂于奉獻,與大家一起,互幫互助,團結友愛!
篇四:我身邊的雷鋒
雷鋒那種樂于助人、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毛主席曾在1963年3月5日親筆為雷鋒同志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以后每年的3月5日定為“學雷鋒日”,每年的3月定為“學雷鋒月”。在我的身邊就有許多活雷鋒,今天,我就把我身邊的這位活雷鋒介紹給大家。
我還記得那是2013年8月的一個星期六,我和媽媽去了鄭州的游樂場玩,那里人多的可真是人山人海啊,正當我和媽媽玩的開心的時候,突然,媽媽捂著肚子說:“哎喲,我今天吃什么啦?肚子好痛呀,不行,我要上廁所,你去嗎?”“我不去”,“那你一個人先玩吧,不要亂跑,一會媽媽回來找你”,于是,媽媽就去了廁所。
十幾分鐘過去了,媽媽怎么還不回來,我有點著急了,不會是找不到我了吧,不會的,媽媽肯定是拉肚子。于是,我就打消了這個念頭。又過了十幾分鐘,還不見媽媽回來,我沒心思再玩了,開始著急了。媽媽肯定是找不到我了,這時,一位叔叔從我身旁走過,我著急的問:“叔叔,廁所在哪里啊?”叔叔用手給我指了指,說:“廁所在正北方向,然后再向西一拐就到了”,“謝謝叔叔”,說完,我就跑去了廁所。一位環保奶奶從女廁所里走了出來,“請問奶奶,女廁所里還有人嗎?”“沒有”,這時,我更著急了,一位哥哥走了過來,對我說:“小弟弟,你怎么啦?”我哭著說:“我在找我的媽媽”,“小弟弟,你別哭,我幫你找媽媽”。
哥哥幫我找了一會兒,我們還是找不到媽媽,這時,他拉著我的手向游樂場的保安廳走去,警察叔叔問:“小朋友,你們怎么啦,需要幫助嗎?”我哭著說:“我媽媽丟了”,我剛說完,只見幾位叔叔就拿起大喇叭幫我找媽媽,半個小時后,我們終于找到了媽媽。到了媽媽面前,“媽媽,是我身邊的這位哥哥幫我找到你的”,“哥哥呢?”這時,那位哥哥已經默默地離開了。
通過這件事,我覺得我身邊的活雷鋒很多,我真想對那位哥哥說:“哥哥,你真是一位活雷鋒呀,以后我也要向你學習,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篇五:我身邊的活雷鋒
徐徐的微風吹拂著我的臉龐,落在臉上的細小頭發,也隨風飄蕩。此時,繁星已布滿夜空,我吹著風,突然想起了你……
—題記
每年的 3月5日都是學雷鋒日,就在這個時候,學校都會開展“學雷鋒”的主題班會。眾所周知,雷鋒叔叔的一生都是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他的精神將被我們后人永遠的傳承下去,永遠的銘記在心中。
去年的春天,那個難忘的日子,是你幫了我……
記得那天,我低血糖暈倒了,后來在我無意識的情況下,我被送進了醫院。當我醒來時,早已躺在了醫院的病床上,手上也打起了吊瓶,旁邊還有一大群醫生。有的在測我的血壓,有的在驗我的血,看我貧不貧血;有的在驗我的血糖……我最怕疼了,于是就哭了起來。站在一旁的媽媽,告訴我,要堅強一點,忍一忍就過去了。
當我邊打吊瓶邊喝牛奶邊看著電視時,頭腦里突然浮現出一塊浮云。我是怎么到醫院來的,按照我媽媽那個身影,雖然個頭比我高一點,體重也比我重一點,但她一個女人,又怎么能把我弄到醫院來呀!
我把這個疑問告訴了媽媽。媽媽告訴我,起初,她們已經打了120急救車了,可是,等了半天車都沒有來。于是,媽媽就扶著還有一點知覺的我往外走……沒料到,走了幾步,我又暈了過去,這下一點知覺也都沒有了,日記。無奈的媽媽只好抱著我站在路邊。這是轉機出現了,一個小男孩正走在這條道上,看見了我那焦急而無奈的媽媽。
他向我媽媽跑了過來,問我媽媽,我怎么了。我媽媽告訴他,我生病了,要去醫院,并且問他,這里能不能打到的士—我們當時在外面,我知道哪個路段的通車情況。小男孩告訴我媽媽,這里是打不到車的,但是他知道哪里可以,他要我媽媽在原地等他。說完,那個小男孩就跑下了坡路段。最后,他給我們打了一輛的士,就走了。當時我媽媽急的,連一句謝謝都忘了說。
一年過去了,我雖然不知道你長什么樣,但你依然在我心中,你就是我身邊的活雷鋒。小男孩,謝謝你的幫助,我好想親口對你說句謝謝。在這個寧靜的夜,我想告訴你,你若安好,歲月便靜好。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117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