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堅個人資料
本名:楊堅
別名:隋文帝、普六茹堅、那羅延(鮮卑姓氏)
謚號:文皇帝
廟號:高祖
尊號:圣人可汗
信仰:佛教、道教
性別:男
民族:漢族
國籍:隋朝
所處時代:隋朝時期
出生地:弘農郡華陰(今陜西省華陰市)
出生日期:公元54年7月2日 逝世時間:公元604年8月3日
職業:皇帝、政治家、戰略家
年號:開皇、仁壽
成就:代周建隋滅陳,結束南北分裂局面;開皇之治,創三省六部制
代表作品:《宴秦孝王於并州作》
陵墓:太陵
楊堅簡介
隋文帝楊堅(公元54年7月2日-公元604年8月3日),隋朝開國皇帝。漢族,弘農郡華陰人(今陜西省華陰市),好詞好句好段,漢太尉楊震十四世孫。
鮮卑小字為那羅延(金剛不壞),鮮卑姓氏為普六茹,普六茹鮮卑姓氏是其父楊忠受西魏恭帝所賜的。后楊堅掌權后恢復漢姓“楊”,并讓宇文泰鮮卑化政策中改姓的漢人恢復漢姓。
楊堅在位期間,軍事上攻滅陳國,成功地統一了嚴重分裂數百年的中國,擊破突厥,被尊為“圣人可汗”;內政方面,開創先進的選官制度,發展文化經濟,使得中國成為盛世之國。開皇年間,隋朝疆域遼闊,人口達到700余萬戶,是中國農耕文明的輝煌時期。
楊堅生平簡介
楊堅之父楊忠跟隨北周文帝宇文泰起義關西,因功賜姓普六茹氏,官至柱國、大司空,封隋國公。死后追贈太保,謚號桓。楊堅承襲父爵。他有“身在帝王邊,如同伴虎眠”之感。齊王宇文憲曾對武帝宇文邕說:“普六茹堅相貌非常,臣每見之,不覺自失,恐非人下,請早除之!北緛碛钗溺邔顖栽绱嬉尚模犛钗膽椪f后,疑心更重。
但是否立即剪除楊堅還猶豫不定,于是便問計于錢伯下大夫來和,來和也說楊堅不凡,但暗中想給自己留條后路。便謊稱:"楊堅這人是可靠的,如果皇上讓他做將軍,帶兵攻打陳國,那就沒有攻不下的城防。"為楊堅避免了一場殺身之禍。
宇文邕還是放心不下,暗里又派人請相士趙昭偷偷為楊堅看相。趙昭與楊堅友善,當著宇文邕之面佯裝觀察楊堅臉龐,然后毫不在意地說:"皇上,請不必多慮,楊堅的相貌極其平常,無大富大資可言,最多不過是個大將軍罷了。"又使楊堅度過了一次險關。
這時,內史王軌又勸諫宇文邕說:"楊堅貌有反相"。言下之意是要及早除掉楊堅。因為宇文邕對相士趙昭的結論相信無疑了,便不悅地說:"要是真的天命所定,那有什么辦法?"使楊堅再次化險為夷。
宇文邕死后,其子宇文?即位。楊堅的長女楊麗華被封為皇后,楊堅又晉升為柱國大將軍、大司馬。
宇文?對楊堅的疑心更大,他曾直言不諱地對楊皇后說過:"我一定要消滅你們全家"。并命內侍在皇宮埋伏殺手,再三叮囑說:“只要楊堅有一點無禮聲色,即殺之!”然后他把楊堅召進皇宮,議論政事。楊堅幾經化險為夷,心中早有準備,不管宇文?怎樣激,怎樣蠻,怎樣講,楊堅都神色自若,宇文?無殺機可乘。
最后,楊堅想出了"兩全"之策,通過內史上大夫鄭譯向宇文?透露出自己久有出藩之意。這正合宇文?的心意,當即任命他為亳州總管。這樣宇文?放心了,楊堅也安心了。
楊堅將任亳州總管時,龐晃勸他就此起兵,建立帝王之業,楊堅握著龐晃的手說:“時機還不成熟啊!敝链耍瑮顖匀≈茏源脑竿缬谘员。
宇文?是皇家世襲之君,不問朝政,沉溺酒色,滿朝文臣武將敢怒而不敢言。
宇文?不但不聽忠臣勸告,反而覺得這皇帝當得太不稱心如意。他終于想出了一個逍遙自在的法招,將皇帝讓給年僅6歲的兒子。自稱天元皇帝,住在后宮,終日與嬪妃宮女們吃喝玩樂,荒淫無度的生活使他年僅22歲就喪命了。
宇文闡(周靜帝)即位,任命楊堅為丞相。周靜帝即位時才7歲,還是個不懂事的小孩,所以楊堅就在鄭譯和劉?的幫助下以外戚身份就控制了北周的朝政。楊堅當上丞相以后就開始了篡奪北周大權的計劃,先是騙北周宗室五王趙王招、陳王純、越王盛、代王達、滕王?到長安,雍州牧畢王賢及趙、陳等五王一起被楊堅殺掉,楊堅又任用韋孝寬出兵打敗了尉遲迥,消滅了對自己有威脅的政敵。
公元58年二月甲子日,北周靜帝以楊堅眾望有歸下詔宣布禪讓。楊堅三讓而受天命,自相府常服入宮,備禮即皇帝位于臨光殿,定國號為大隋,改元開皇,宣布大赦天下。
楊堅平定叛亂之后,統一天下的對手只剩下南方的陳朝和位于江陵一隅之地的西梁。開皇七年九月十九辛卯日(587年0月26日),廢西梁后主蕭琮,西梁亡。開皇八年(588年),楊堅以楊廣出六合、楊俊出襄陽、楊素帶領水軍出永安,共五十一萬八千大軍,三路大軍伐陳。八年十二月楊素沿長江擊破陳的沿江守軍,順流而東。但因為施文卿、沈客卿等扣留告急文書,導致陳朝無法把大軍從建康調出。
公元589年2月0日(開皇九年正月二十甲申日),陳將任忠引韓擒虎攻入建康城,捉住陳叔寶,陳朝滅亡。
不久,各地陳軍或受陳后主號令投降、或抵抗隋軍而被消滅,只有嶺南地區受冼夫人保境據守。
公元590年(開皇十年)八月,隋派使臣韋?等人安撫嶺南,冼夫人率眾迎接隋使,嶺南諸州悉為隋地。至此,天下一統。
楊堅建立隋朝,統一中國,定都長安(大興城),開創了輝煌的“開皇之治”。結束了自西晉末年到隋統一前近300年的分割割據狀態,實現了自秦漢以來中國的又一次統一,使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經濟發展;他首次實行了一直沿襲到清朝的三省六部制;他開創了科舉;他制定了當時最為先進并影響后世基本立法的律法《開皇律》。
楊堅晚年頗受諸子的困擾。先是軟禁三子秦王楊俊;接著在公元600年(開皇二十年),將長子太子楊勇貶為庶人,改立次子楊廣為太子;又于公元602年(仁壽二年),將四子蜀王楊秀貶為庶人。
公元604年(仁壽四年),楊堅病逝于大寶殿,在位23年,終年64歲,葬于泰陵(今天陜西省楊陵區城西5公里處)。
楊堅生平評價
隋文帝主要的功績,在于統一全國后,實行各種鞏固統一的措施,使連續三百年的戰事得以停止,全國安寧,南北民眾獲得休息,社會呈現空前的繁榮。秦始皇創秦制,為漢以后各朝所沿襲,隋文帝創隋制,為唐以后各朝所遵循,秦、隋兩朝都有巨大的貢獻,不能因為歷年短促,忽視它們在歷史上的作用。隋文帝在力求鞏固國家統一的方針下,行政、定制度,對待敵國等方面,都取得了成就,西晉以來將近三百年的動亂,到隋文帝時,確實穩定下來了。他是較好的政治家,因為他多少能夠留意到勞動民眾的愿望。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127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