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伽羅(獨孤皇后)個人資料
中文名:獨孤伽羅
別名:莊嚴
謚號:文獻皇后
信仰:佛教
性別:女
民族:鮮卑族
國籍:隋朝
所處時代:隋朝時期
出生地:河南洛陽
出生時間:公元544年 逝世時間:公元602年9月5日
職業:皇后
配偶:隋文帝楊堅
成就:輔佐隋文帝開創隋朝基業
陵墓:隋太陵
獨孤伽羅(獨孤皇后)簡介
隋文獻皇后獨孤伽羅(544年?602年9月5日),河南洛陽人,漢化鮮卑族,北周衛國公、關隴集團重要成員獨孤信嫡女,母清河崔氏。十四歲嫁給大將軍楊忠之嫡長子楊堅。同年父親政斗失敗被殺,家道中衰,丈夫亦遭權臣猜忌。獨孤伽羅保持低調謙恭作風,以期為夫消禍;周隋交替之際,親自勸勉楊堅定下立隋大計;之后拜為隋王妃、隋王后;隋朝開國皇后。獨孤皇后深度參與朝政,終身對隋文帝保持了強烈影響力,于開皇之治功不可沒,宮中并尊帝后為“二圣”。晚年主導罷黜宰相、廢易太子引發史學界爭議評價。隋文帝和皇后夫妻恩愛,“誓無異生之子”,共誕育有十個兒女。仁壽二年八月皇后崩逝,在位二十二年。隋文帝不能忘情,迷信皇后升化為妙善菩薩,并親自為其送葬;又營造天下最盛佛寺為皇后祈福,臨終前企盼和愛妻“魂其有知,當地下相會”。仁壽四年七月隋文帝病逝,十月帝后合葬太陵,皇后謚曰“文獻'。次子即隋煬帝楊廣。
獨孤伽羅(獨孤皇后)生平簡介
文獻皇后獨孤氏,名伽羅,隋朝云中(今大同)人,周大司馬獨孤信之七女。獨孤信見楊堅相貌奇偉,器宇軒昂,故將伽羅女許配為婚,時年十四。隋文帝即位之后,封為文獻皇后。
文獻皇后柔順恭孝,謙卑自守,很受隋文帝寵愛。文帝上朝時,她與帝同輦而進,至閣乃止。候其退朝之后又一起回宮,同吃同樂同寢,相顧歡欣。平日生活儉樸,不好華麗,專喜讀書,識達古今。文帝治政稍有不妥之處,她就忠心苦勸,于是做了很多有益之事。當時突厥與隋貿易,有明珠一盒,價值八百萬,幽州總管殷壽讓她買下,她婉言謝絕地說:“如今戎狄屢次侵犯,將士征戰疲勞,不如將八百萬獎賞有功之士為佳!贝伺e立刻朝野傳聞,受到百官稱贊;大都督崔長仁是文獻皇后表兄,觸犯國家王法,按律當處以斬刑,隋文帝看在皇后情面,有意赦免其罪。皇后進諫說:“國家之事豈可顧私。”遂將崔長仁處死;皇后異母兄弟獨孤陀因滋酒逞兇殘害百姓,曾受過皇后指責,故而懷恨在心,常以貓鬼詛咒皇后,按律當斬;屎箅m然氣得三天沒有進食,但最后還是請求文帝赦免其罪,皇后說:“如果獨孤陀蠹政害民,妾不敢為其說情。但如今獨孤陀是因為詛咒我而犯罪,所以我敢請求赦免他。”于是陀被免死。
文獻皇后很有政治才能,每當與隋文帝議論國家大事,看法往往不謀而合,十分一致,故而宮中稱為二圣。但她卻在確立隋王朝的繼承人上犯了錯誤,對廢掉忠厚的長子楊勇,改立比較善于偽裝的次子楊廣為太子負有一定責任。仁壽二年八月,文獻皇后病逝永安宮中,終年59歲,葬于太陵。
獨孤伽羅(獨孤皇后)生平評價
獨孤皇后鐵腕嚴治后宮之事,被后世廣為傳頌,獨孤皇后成了歷史上有名的“妻管嚴”。雖然有人評說她的制度和手段太過于嚴厲,有傷他人感情,簡直是一個冷血女人。然而,處于她那種位子,她苦不使出些手段,哪能治理出一個秩序謹嚴的后宮,從而讓文帝專心致力于朝政呢!當然,獨孤皇后也有她的失誤,像她所選中的太子楊廣,文帝死后即位成了隋煬帝,乃是歷史上有名的昏庸好色之君。但獨孤皇后推舉他時用心并不壞,純粹出于朝廷利益的考慮,只是楊廣使出的迷惑手段把她騙住了而已。
獨孤皇后雖然深度地參與了國家管理,不僅在后宮輔政,還把觸角直接伸到了政治前臺,親自參與處理朝政。但她并無個人野心私欲,而且以身作則、嚴于律己,堪稱母儀天下的賢內助。
隋文帝對獨孤皇后的寵愛滿朝皆知,他甚至允許皇后和他并尊二圣,共享皇權榮光。當時,有關部門曾趁機上奏討好皇后:“根據《周禮》,百官之妻的命婦頭銜都應該由皇后授予,請求恢復古制!边@其實是給皇后找一個大出風頭的機會。但獨孤皇后一口拒絕,她認為:如果讓皇后冊封命婦,恐怕會開了婦人參與國務活動的口子,甚至發展到干權亂政的程度,所以此舉不妥。
開皇初年,突厥和隋朝互市,出售一筐價值八百萬錢的明珠。有人勸獨孤皇后買下來,獨孤皇后說:“非我所須也。當今戎狄屢寇,將士疲勞,未若以八百萬分賞有功者。”一下子贏得滿朝歸心,這為新生的隋楊政權樹立了良好的政治形象。
隋文帝楊堅脾氣暴躁易怒,陪在身邊的獨孤皇后也常常充當起他與大臣之間的緩和劑。有人曾誣告大理少卿趙綽,事發后,隋文帝勃然大怒,要處其斬刑。趙綽認為其按律不當死,隋文帝很不高興,拂袖退往內宮。趙綽追入宮中又諫。恰好獨孤皇后在座,滿分作文,她很賞識趙綽的正直,命人賜給他兩金杯酒,飲完后又把金杯一并賜給了他。隋文帝這時也轉怒為喜,接受趙綽意見,同意赦免罪犯死刑,改判革職流放。
獨孤皇后少年時代父母雙亡,這是她人生難以釋懷的遺憾。隋文帝奪取政權之后,為了補償妻子的心事,給予了岳父獨孤家族和岳母崔氏家族很高的哀榮。不僅如此,篤信佛教的獨孤皇后還先后在京城為父母和外祖父崔彥珍立寺祈禱冥福。雖然獨孤皇后對娘家感情很深,又獨寵后宮,但自律甚嚴。隋代外戚較少有憑藉私寵飛揚跋扈者,所以也得以保全身名,這與獨孤后鑒于史跡、矯正其弊端有很大關系。獨孤皇后對她的親戚“貴而不用”,雖然給以很多關照,但并不讓他們盤踞權勢之位。正是由于獨孤后的嚴格約束,隋朝外戚極少干擾朝政。有一次,大都督崔長仁犯法當斬。一向執法甚嚴的隋文帝考慮到崔長仁是皇后娘舅家的表兄弟,想赦免他;屎舐勚m然痛心,但對丈夫說:“我怎能因親私之情而置國法于不顧呢?”大義滅親阻止了丈夫的徇私之舉。
獨孤皇后對德才兼備的女性極其推崇。南朝才子許善心的母親范氏品德高尚、才學淵博,好學不輟的獨孤皇后特意詔她進宮為自己講讀經典,文帝因此封范氏為永樂郡君。番州刺史陸讓因為貪污下獄,數罪并發當死。他是陸家庶出之子,嫡母馮氏赴朝堂請罪痛斥陸讓,又泣涕哀切為庶子送別,替其向皇帝上表求情。獨孤皇后被馮氏的氣度感動,為她向隋文帝求情。隋文帝樹馮氏為婦女典范,并且發詔書號召天下婦女學習其道德風范,陸讓也因其母得免一死。
就這樣,獨孤皇后一方面積極為隋文帝貢獻她的政治才華,另一方面則是牢牢把握尺度,并不違規干政。俗語云:共患難易,守富貴難。即使親密如夫婦關系,難免也會被權力所侵蝕異化。然而,隋文帝夫婦一起掌控至高權力二十多年,彼此間卻做到了終生毫無保留相互信任。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129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