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多美
我始終認為人類的生命與音樂相融。相信源自內心的音樂中美的存在,不管那音樂是古典或流行,是西方或東方的,是具體或抽象的。當歷史的車輪逐漸離我們遠去,那些曾經鮮活的人,他們點點滴滴的歡樂,他們血流成河的哀傷,他們澎湃不止的激情,全都化為了音樂,回蕩在歷史的天空,你聽,多美。
一、遙遠的絕響
他是竹林七賢領袖,卻“土水形骸,不自藻飾”。貧窮困頓之時,他甘于與向秀打鐵于宅中大柳樹下,雖然有權貴鐘會來拜訪,仍打鐵不輟——那棵柳樹不知聆聽了多少次打鐵聲,陪伴他度過了多少平淡而自在的時光,好友山濤有意薦他為官,他卻以一紙《與山巨源絕交書》斷絕了與山濤的關系。
嵇康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卓爾不群,他率性正直,他淡泊名利,人們可以從他身上看到魏晉的風骨。被誣臨刑時,他顧日影索琴彈起《廣陵散》,慷慨赴死。那一曲已成絕響的《廣陵散》,你聽,多美,美得悲壯凄涼。
二、淚打琵琶
獨倚青梅,手扶琵琶的她將以怎樣的悵然虛度晨昏。宛如帶雨梨花的她又將以怎樣的愁思幽綴幾案?
她猜出塞外的凄苦,背井離鄉的哀痛,卻毅然踏上了走往邊塞的征途,消失于茫茫大漠。曾經的她,她曾猜出畫師的心意,卻寧愿做畫師筆下的平凡女子。于是才有了她“滿面胡沙滿鬢風,眉銷殘黛臉銷紅“的悲情。長河落日,竟傳來你撥動琵琶的聲音,如泣,如訴,如歌。你聽,多美,美得催人腸斷。
三、鄉音旋律
有人說,倘若此刻我們聽到,或者親自彈奏他臨終前的最后一組馬祖卡曲,就必能聽到昔日國內歌曲淡淡的旋律,聞到一絲波蘭泥土的芬芳。
肖邦的音樂之詩為祖國而作。即使沒有領略過波蘭的民族音樂,仍可以從他的鋼琴曲中聽出那一串串音符中凝聚著的他對祖國深切的愛,他的音樂證明了一個民族的精神生活是無法窒息的。當波蘭故園的凹形小屋立再次響起一支馬祖卡曲,你聽,多美,美得動人心魄。
紅燭燃起一段逝去的回憶,沉香撩起一縷沉醉的思緒。音樂承載著歷史的悲歡,品味古典風情,猶如古韻三曲。你聽,多美。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37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