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學生在寒假中所寫的作文大都離不開春節這個話題。開學后,我饒有興趣地咀嚼著學生的作文,感到這類作文的優劣,主要還是體現在學生的寫作角度如何切入和有無思考。
人人都過春節,可是卻有不少同學只是寫春節的熱鬧,從看中央臺春節晚會,寫到燃放鞭炮;從初一拜年給壓歲錢,寫到到團圓吃飯,從走親戚、包餃子,寫到迎財神放鞭炮……不要說很多作文如記流水帳,缺乏重點,即便是寫一種場景,或敘述、或描寫,也只是渲染氣氛的熱烈、親情的融洽、孩子們的愉悅。很多這樣的作文,一般是以春節擬題,或干脆沒有題目,這就證明這些同學對生活缺乏觀察和思考。
其實,寫春節的作文不能面面俱到,選材是要基于思考來的,有了思考,就有了作文的切入角度。
如有同學寫《變》,文章通過春節親戚往來,寫了哥哥和舅舅的變化,分別從年輕人和外鄉人的角度反映了上海人嶄新的精神面貌,結尾很有哲理,有思辨,很精彩。牛年發此感慨,自然信心滿懷。同樣寫春節放鞭炮,有同學擬題為《年三十PK年初四》,將年三十除夕夜的鞭炮與正月初四夜的鞭炮進行PK,表達對春節文化含義的淡去,而追求財富的欲望增強的節日氣氛而生憂慮!兑挻骸穭t通過春節覓春,感受到人間真情春意融融。有隨父母出國游的同學在《別樣的春天》中寫自己在澳大利亞過年,圍繞春意寫異域風情,如果說中國春節洋溢著熱鬧的濃濃人文春意,那么在澳大利亞則感受著大自然的春的氣息,人文加上自然的春意才是做醉人的春。至于寫春節走親戚,就可以選擇典型材料反映社會的發展變化。有位同學作文為《永不過期的祝!,就不能只是寫春節大家祝福敬酒,周記。永不過期是什么呢,從作文中看,該同學指的是年年都講的“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恭喜發財”,然而不過期的原因是什么呢?卻沒能認真思考。應該是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應該要對今年春節祝福語賦予時代的內涵。還有同學寫了自己在春節中的生活體驗,在和親戚的交往中,為親友泡茶,為他人引路,進廚房幫父母忙,感受“小大人的滋味”,擬題為《這一天,我長大了》,其實這就是思考,感受到了自己成長的腳步。
有同學由牛年流行語“牛氣沖天”,思考自己在新的一年應該具備怎樣的牛氣,文章以“氣”貫穿全文,從電視上獲悉某電臺廣播員,成為“最佳辯手”、“英語演講一等獎”時只比自己大六歲,于是暗中和此人斗氣,新年給自己定下了奮斗計劃;看了小沈陽、劉謙的成功,決定付諸行動,笨鳥先飛,做個文藝青年,春節里就去書店買書閱讀,父母為自己鼓氣,由此擬題為《關于牛年這些氣》。
春節短信是最火的,雖然短信多多,可有同學還是注意到最為自己感動的幾條短信,或許是多年產生齟齬不和的故友所發,相逢一笑泯恩仇。而今,新的一年,友情邁步從頭越。從而擬題為《短信的春天》就頗有深意。有同學寫自己春節逛街發現乞丐不和諧的現象,從而表達自己對這種社會問題的思考,分析原因,認為必須讓這些外來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對市政府制定的外來子女入學的新政策叫好……
不少同學總是羨慕別人作文為什么別出心裁,能捕捉獨到的角度。其實只要留心觀察生活,思考蘊含其中的問題,所反映的社會意義、時代意義,就會以小見大,發現生活中有很多角度可供選擇。別忘了,思考是作文的根。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39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