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受到威脅時總會變得恐懼。的確,在今天這個社會,我們面臨著太多的威脅:吃的、用的,連感情都可能是假的,抑或是陷阱。在這種現實面前,人們難免變得恐懼和冷血,但這又是暫時的存在,畢竟前途是光明的。那么,面對現實,我們該如何做到“不怕”呢?
做好自己,我不怕
俗話說,“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現實中,有一種叫“報應”。人們往往在做了虧心事之后,害怕遭到報應,害怕相同的事發生在自己身上,說明文。就像曹操,害怕被人暗殺,于是假裝夢中殺人;成天疑神疑鬼,就是這種想法,使他又冤殺了華佗。這就是因為他沒有做最好的自己。想要做到不怕,自己就必須達到心靜的境界,而想要心靜,就必須誠以待人,寬以度事,嚴以律己。如果社會上每個人都能擁有這種、健康的心態,人與人不欺騙,不傷害,那么,怕從何來呢?所以,做最好的自己,保持一顆善良的心,是“不怕”的前提。
社會,我不怕
如果說,做最好的自己是鋪路的前提,那么奉獻社會就是鋪路石。由于恐懼,很多人現在都愿意把自己封閉在一個“套子里”,害怕被欺騙,感受不到社會的溫暖,而內心變得冷漠而自私。“小悅悅”事件也由此而生,這便是“怕”帶來的悲劇。事實上,在做好自己的基礎上,我們更應該把自己奉獻給社會,在自己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同時,也讓人們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永愛化開中的堅冰,才能對社會充滿熱望,人們才會相信世界上還有真情,社會還有大愛。這樣人人內心都充滿著溫暖,我們怕什么呢?所以,奉獻社會是“不怕”的催化劑。
注重細節,我不怕
只有鋪路石的路是不好走的路,我們要再鋪上一層柏油,這就是細節。雖說完美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但是我們可以通過追求完善,才能讓事物臻于完美。所以,在生活中要做到“不怕”,一定要為小善,遠小惡,為細節,遠粗心。不錯過任何一個施以善心的機會,像陳光標獻那樣,也不要隨便地去承諾,因為做不到的承諾,有時會涉嫌欺騙。我們也應時刻反省自己,提醒自己不要犯錯。從點滴小事做起,我們不僅能做到“不怕”,更能直面社會問題,研究解決的辦法。也許我不能改變社會,但我可以改變自己,促成身邊的和諧。所以,注重細節,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集腋成裘,人人都會讓“不怕”升華。
做好自己,我們變得善良;奉獻社會,心靈變得溫暖;注重細節,我們促成和諧;面對現實,積極去嘗試著改變,那么整個社會都會變得和諧,我們又有何所懼?所以,我們沒理由等待,從現在開始,行動吧,因為我們“不怕”!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39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