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為了未來的誠信,請跟假話作文拜拜_為了未來的誠信,請跟假話作

關鍵詞: 議論文 來源: 作文大全網

據《齊魯晚報》報道,濟南市的語文們開始想辦法對付一直以來很令人頭痛的假話作文問題。

孩子作文缺乏真實感受,這也許是每一個語文老師感受頗深的話題。本是天真無邪的孩子,為何熱衷“假、大、空”?教育界人士擔憂,“假話作文”扼殺了孩子們原本的天性?“假話作文”滋生的土壤又是什么呢?讓孩子寫一篇真實的作文,究竟有多難?

A 作文成了“新八股”

  “現在小學生作文,沒有幾篇說的全是真話。”采訪中,幾乎每一個語文老師都毫不猶豫地這樣下結論。如今,小學生作文,與其說是寫,不如說是抄或編,要么索然無味。給學生一個題目,孩子會用哪些例子,哪些語句,老師都能猜個差不多。在采訪中,很多老師隨口就能舉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例子。

  在一篇題目為《我愛你,老師》的作文中,一個孩子這樣寫道:“老師,當離開你的時候,我是那樣的想念你,每天晚上我都難以入眠,醒來時,是一臉的淚花……”別人問“你真這么想老師嗎”,孩子一臉不屑:“這不是作文嗎?你還當真了。”

  山師大一位老教授帶著孫子去公園游玩,回來后小孫子在游記中寫到:“藍藍的天上,飄著白云,我是那么。”可老教授問孫子,那天天氣污染得很厲害,你能看見藍藍的天嗎?孩子卻說:“作文選上就是這樣講的,我也沒辦法啊。”在孩子眼里,作文選上怎么寫,自己就該怎么寫。

  其實,這種沒有真實感受的作文不勝枚舉。一些老師列舉了這些模式化作文:如果寫媽媽,那肯定是晚上背著自己去看;如果寫,那肯定要舉愛迪生發明燈泡的例子;說品德好,那肯定是拾到了錢交給了警察叔叔。濟南市某中學楊京同學告訴記者,他寫議論文論據無非兩種,一是大家都知道,比如愛迪生、等;二是沒人知道的,也就是自己瞎編的。濟南市歷下區教育局羅茜老師告訴記者,如今孩子作文幾乎成了“新八股”,有些孩子作文中用到的例子甚至是十幾年前老師們都用過的。山東省實驗中學王翔宇老師告訴記者,其實這種“假話作文”的歪風不僅在小學生中普遍存在,甚至連高考時也發現不少抄襲、模仿的“佳作”,所以說,假話作文的影響是十分久遠的。

B 誰培植了“假話作文”?

  為了作文而作文,成了孩子們的“通病”。記者在省城濟南大大小小的書店里看到,在小學生的教輔材料當中,作文集占了半壁江山,但記者粗略翻了翻,發現這些范文都大同小異,寫人的、詠物的,差不多是一個模式。濟南市六里山小學的夏老師告訴記者,書店里成堆的作文范文,成了孩子們寫作文的一條捷徑,有的模仿,有的干脆是生搬硬套。孩子不愿意動腦子,遇到什么作文題目,都按圖索驥,一長就養成了懶惰的習慣。

  很多教育專家認為,“假話作文”的存在,老師應該承擔更多的。在采訪中,一位小學生向記者透露,每到考試前,其語文老師都要求全班學生每人背誦幾篇范文,寫人的,寫景的,記事的各一篇,以應付考試。

  濟南市教育局教研室遲丕振主任告訴記者,這種“假話作文”其實是老教學模式的一個產物,如老教材,甚至存在著祖孫三代學同一篇課文的現象,老教學模式,就課文講課文,孩子的社會經驗、情感培養、感受正是傳統教學最薄弱的環節,老師們根本就無法培養孩子去通過獨立完成一篇作文。傳統的教學模式也派生了僵化的考試模式,《的一天》、《最快樂的一件事》成了幾代人都經歷過的作文題目。遲主任講,目前的課程改革、教學模式改革,也正是從改變這方面入手的。

  對學生作文好壞評價的誤區,使得學生作文模式化。在山師大附中舉行的一個座談會上,山師大教授宋遂良舉了這樣一個例子,1994年高考作文題目為《嘗試》,一名考生寫下了自己的初戀,文章對進行了贊美。然而,評卷老師卻認為,高中生怎么能寫初戀呢?于是,這篇寫得非常優美的作文得了很低的分數。在有些老師眼里,學生的作文不能有半點的消極,考試作文積極的例子要比消極的例子“沾光”。“時間是風帆,拉你去的未來”就可能比“時間是長河,終點永遠是死亡”更受歡迎。

C 老師為“貧血作文”造血

  孩子真的缺少真實的生活感受嗎?濟南市甸柳一中副校長謝萬清告訴記者,其實孩子的內心世界非常豐富,敘事作文,只是缺少表達的機會與途徑,真正給孩子們一個說真話的機會,老師會發現孩子們的思想是豐富多彩的。為此,日前甸柳一中舉辦了“學生評價老師”的活動,結果讓老師們出乎意料。

  這個活動的前提就是暢所欲言實話實說,結果平時作文盡是套話的孩子們卻說出了一些令老師都吃驚的實話:老師,能否多一些?這樣可能會對您的身體好一些;老師,我發現您有點暈,您布置的作業太多……一位語文老師從中受到啟示:平時學生對老師畢恭畢敬,說得都是些客套話;而給他們一個機會,實話也不少!作文是不是同樣的道理呢?

  針對“假話作文”,濟南市一些語文老師開始嘗試著為“貧血作文”造血。山東省實驗小學劉漢明老師采用的是用寫日記的方式培養孩子們寫作的。劉老師認為,寫日記不單是為了提高學生們的寫作水平,它還是學生們生活體驗的寫照,是生活軌跡的記錄;是朦朧之中對人生的認識,對現實社會的觀察與思考,他們可以在日記中體驗生活的樂趣,享受的快樂。為此,劉漢明老師把每一個學生的日記分成各種各樣的類別,有植物篇、動物篇、日用品篇、事情篇、心情篇、社會篇、新聞篇等幾個類別,這樣,孩子們可以把每天零散的生活,按不同的類別寫下來,這樣寫起來就有的放矢。大明湖路小學的王懿靜老師也做出了很好的嘗試。王老師采用的是溝通式作文方式,即用作文的方式與學生溝通交談,就一些事物、現象與學生進行書面交流,如學生寫“最快樂的一件事”,老師可以在作文本上問“為什么這件事令你快樂,這件事情如果怎樣去做可能會更好。然后,根據老師的提問,孩子們會做出各種各樣的回答;蛘呃蠋熍c學生共同評價一個事物,盡量讓老師與學生產生分歧,然后老師和學生可以分別為自己的觀點找出相應的證據。這樣,孩子們會通過自己的思考去作文了。

  再就是不拘泥傳統的命題作文形式,讓孩子們盡量展開想像的翅膀,海闊天空隨意寫下去以培養孩子的寫作興趣。如今,王懿靜老師教過的學生已經出了幾個“專輯”———《走過快樂的童年》、《讓我們一同走過》,這些作文是班里每一個學生隨意寫成的作文,作文形式和內容都不拘一格,有寓言,有科幻小說,有詩歌,還有話劇。孩子們自己寫作,自己印刷裝訂。結果,以前寫作文就犯愁的孩子也變得愛寫作文了。學生范雪晨的“小說輯”《心有靈犀》就是講了一個能聽懂動物語言的孩子的奇遇,里面天馬行空,無所不及。王老師告訴記者,用這種放開型的寫作培養起孩子想像與寫作的興趣,即使再遇到一些普通的作文題目,他們也不會打怵了。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41256.html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