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蕩蕩的中國文壇,我看見了郭敬明的獨樹一幟。
我并不是一個追趕潮流的人,就像我不喜歡看瓊瑤阿姨的千篇一律的歇斯底里和哭哭啼啼。我并不是郭敬明的鐵桿粉絲,所以喜歡上郭敬明已是在《夢里花落知多少》出版三年之后的事了。
喜歡小四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喜歡那些轟轟烈烈的和,喜歡他筆下的青蔥歲月。那種似是而非,那種若聚若離,也許就叫吧!真實而虛偽的藝術,高于而源于生活的藝術。也許我是個過于熱愛浪漫的人,因此常常將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主人公,的余輝搖曳了雨季飄落的花季,走過十八歲,在那個被香樟籠罩的地方做一個美夢。我站在路的前方默默回首等待,可是我的青春卻不知在什么地方沒完沒了的游蕩,怎么也追不上來了。在愛與痛的邊緣,在如斯的年華,難道你真的未曾黯然神傷。
我一直深信一篇能夠打動人的文章并不只是靠華麗詞藻的堆砌,之所以喜歡四仔的文字,并不是因為他的華麗或者說我從未曾承認那是華麗的而是因為他的意猶未盡,就像品嘗一杯原汁原味的咖啡,狀物作文,苦澀而又香醇,讓人玩味不盡。這世界上有誰不是從吖吖學語到長大成人?小四的作品也是在從稚嫩走向成熟,他在和我們一起,一起讀蘇童,讀安妮寶貝,和他在精神上找到太多共鳴。他用他的思想和文字說出了那些每一個同齡人想說卻不知如何表達的語言,無論是那篇2個小時寫完的投稿還是新概作文的榜上題名,從《幻城》到《夢里花落知多少》,從《夏至未至》到《非傷逆流成河》,雖然他總是幽默的說“今年十九,明年十八”,但這些都在鑒證著小四從男孩走向男人。
我始終是不想談郭敬明的商業的,不管是有大大的落地窗和豪華裝修的豪宅還是塞滿衣柜的dior,這畢竟只是小四的私生活,或者說是一個成熟作家的真實生活。不是所有的作家都永遠只能找個暗淡的角落,擺個寂寞的姿勢優雅的抽煙。我曾看過一張郭父坐在小四送給爸爸的跑車里的照片,的笑容是那么,可是就是這幸福的一瞬,卻被記者題名為《暴發戶的可笑嘴臉》,可曾有人想過其實那只是一個兒子在自己有能力之后為父親盡的一點孝道。如果沒有,那么為什么還在有人不厭其煩的說:“假如將來我有錢了?”韓寒對小四說:“我沒你懂商業。”韓寒于小四如果真的要做比較,也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又何必故作矯情,用“你們”和“我們”把彼此分得那么清楚?錢柜,跑車,上流社會,我不敢說我清高到不想過那樣的生活。
經歷了那些抄襲的流言蜚語,經歷了媒體的壓力,何以說小四沒有經過任何洗禮?何以說小四涉世未深?何以說小四的憂傷只是無病呻吟?難道一個人的才華可以膚淺到用年齡來衡量嗎?
我聽過張悅然說的這樣一句話:“看,這個壯大的!”起初我還懷疑她語法上的錯誤,可是現在終于明白,其實壯大的不是夏天而是這個夏天里走來的人群。不四不再僅代表一個人,而是代表整個80后時代。80后不是只會穿著prada招搖過世的都市新貴,80后是一群有思想,有文化,有素質的上流社會的佼佼者。
誰的寂寞/衣我華裳/誰的華裳/蓋住我傷痕累累的肩膀。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這樣的孩子,一個憂傷而明媚的孩子,一個性格矛盾的孩子同時又是一個具有強烈現實感的孩子。厭倦學校的沉悶生活,但又明白當前唯有高考是證明自己的階梯。我們探尋向往浪漫的精神世界,但又對現實的金錢世界具有毫不掩飾的欲望。我想起王安憶的那句話“屋頂上放著少年的鴿子,閨閣里收著女兒的心。”其實這一次,我們真的沒有假裝。
憂傷的并不是小四,而是青春本身,這本身就是一個暖昧不明的季節。
小四,天黑了,不要怕!因為今夜有我們陪你一同度過。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42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