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鑄像的
《國語·越語下》載,春秋時,越國大夫范蠡,在輔佐越王勾踐滅吳雪恥后,即離開越國,&ldquo,周記;乘輕舟以浮于五湖”,莫知所終地隱通了。于是“王命工以良金寫范蠡之狀而朝禮之,浹日(十日)而令大夫朝之”。后遂以“黃金鑄像”表示對人的禮敬或紀念。元·陳基《垂虹橋》詩:“伯國黃金聞鑄像,王門白玉想為標。”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47079.html
黃金鑄像的
《國語·越語下》載,春秋時,越國大夫范蠡,在輔佐越王勾踐滅吳雪恥后,即離開越國,&ldquo,周記;乘輕舟以浮于五湖”,莫知所終地隱通了。于是“王命工以良金寫范蠡之狀而朝禮之,浹日(十日)而令大夫朝之”。后遂以“黃金鑄像”表示對人的禮敬或紀念。元·陳基《垂虹橋》詩:“伯國黃金聞鑄像,王門白玉想為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