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領導、、:
你們好!
清代思想家龔自珍說:“士皆知有恥,則國家永無恥矣;士不知恥,為國之大恥。”可見,個體的榮辱觀,不僅關系到個人的尊嚴,還關乎民族和國家的興旺。小至個人,大至整個民族、國家和社會,樹立正確的榮辱觀,都是十分重要的。作為新世紀的青年,更應該從自身做起,這就是我今天的演講題目——“知榮辱學做人”。
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八榮八恥”,是在新形勢下對社會主義價值觀的最新解讀,是社會主義道德規范的本質要求,是中華民族美德和時代精神的結合,是當代青年的“座右銘”。
周恩來,一生服務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錢學森,中國導彈之父,在新中國誕生后毅然回國。李四光,日記,當外國專家定論中國沒有石油時,他地說:中國有儲量豐富的油氣。焦裕祿,將貧苦的蘭考人民緊緊起來,與風沙鹽堿戰斗到的最后一刻。,一雙襪子補了又補,卻寄錢救濟戰友的家人。這些動人的事例告訴我們,不管是過去、今天還是將來,八榮八恥的根本是學會做人,做一個對社會、對祖國和人民有貢獻的人。
榮辱觀古已有之,榮辱心人皆有之。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民族,不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人們,其榮辱觀也是不同的。恩格斯說:“每個社會集團都有自己的榮辱觀。”社會主義榮辱觀,回答的是在社會主義社會中,什么是光榮,什么是恥辱。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既要發揚優良傳統,又要體現時代精神;既要立足本國,又要面向世界;既要把握今天,又要面向未來。
每個時代、每個民族的榮辱觀,歸根結底是由其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決定的,又極大地作用于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它對榮恥的界定,對是非的判定,對美丑的區分,立足中國的現實國情,著眼現代化的發展要求,體現了傳承與的統一。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精神風尚,“八榮八恥”在全社會蔚然成風,我們的民族就能夠在思想道德建設上站在時代前沿,引領時代風尚,推動時代進步。
人人榮辱分明,社會和諧,國事興;人人自強,校園和諧,空氣凈!同學們,我們要知榮辱,學做人。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爭做新世紀的主人,讓在報效祖國、振興中華的宏偉大業中熠熠閃光!讓面向世界的中國更加強大、更加昌盛!讓世界因為中國的發展和強大更加和平!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51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