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是那樣高那樣的藍,蔚藍的天空中一絲云也沒有。秋風拂過,有些許的涼意,涼颼颼的,舒服極了。這是個出游休閑的好。
恰逢十一,放七天假,不少人都計劃好去那里玩?稍脒^那只是絕大部分人的活動,可曾想過有一群人會更忙呢。
他們,是一個城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們,是一個社會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他們,很光榮,但他們,也默默付出。
十一,一個七天長假,一個“旅游黃金周”,大家都想借此機會去各地旅游。去一個地方旅游,衣食住行樣樣不可少。食,需要餐館,住,需要酒店,行,需要名勝,這里所提的每一樣,都需要人的參與,而這些人就是他們。
以黃山為例吧,十一肯定有很多人去玩。
挑山工——承受著無比的重量
想起了馮驥才的《挑山工》,“他們肩上搭一根光溜溜的扁擔,兩頭垂下幾根繩子,掛著沉甸甸的物品。登山的時候,他們一只胳膊搭在扁擔上,另一只胳膊垂著,伴隨著步子有節奏地一甩一甩,保持身體平衡。他們的路線是折尺形的——先從臺階的左側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級臺階,就到了臺的右側;便轉過身子,反方向斜行,到了左側再轉回來,每次轉身,扁擔換一次肩。”肩,一次一次地換,路,曲折曲折的,總比游人的路程多幾倍,可奇怪的是他們并不比游人慢。十一假,他們更忙碌了,為山上的旅館搬運床單物品,要走幾程,為使山上的保持優美,為了搬運垃圾,又要走幾程,來回與山間,他們無怨無悔。好奇他們為何要這樣辛苦,也許只是為了養家糊口罷了,也許其中還有對祖國的熱愛……天氣轉涼了,但在他們身上似乎不怎么起效果,讀后感,汗水依舊在流著流著。
清潔工——走在鐵索上
他們不是普通的清潔工,他們是無時無刻都被死神盯著的清潔工,他們是最危險的一群人。想起徐遲的“處處懸崖絕壁,無可托足”,而他們就在那工作。那里沒有石級,沒有鐵欄桿,有的只是峭壁,他們僅靠一條細繩,就在這峭壁間攀爬,是很帥,但也很危險,不是嗎。那條細細的繩,能支撐什么,能有什么作用,只要稍微有些許差錯,就會命喪黃泉了,難道不是嗎。他們為了什么,要這樣置生死于一繩間,也許也是為了那幾頓飯,如果只是為了這,方可做挑山工,至少沒那么危險,可是他們沒有;也許他們心中有一份情,在他們心底,只是他們認為那不是什么可炫耀的東西,是啊,那不是我們本身都應該有的嗎?
一顆心,一顆炎黃子孫都應該有的中國心。不,不是應該,是必須。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51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