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則常常是無處不在的,小至“紅燈停,綠燈行”,大至國家頒布的法律,乃至國與國外之間必須遵循的方式,規則制約著人的一言一行,直至無意識地表現出作為一名社會個體應當體現的社會價值。規則并非總是無益,也并非是永遠的桎梏,它主導著人的價值觀念,言行舉止。它使一個群體具有文化特點,具有普通認同感,使人與人之間可以相互理解,進而擁有一定的凝聚力。社會的秩序正是靠著一條條深深烙印在人們心中不成文的規則得以維持。
正因為如此,我們應當對規則抱有一種客觀公正的。越出規則之外并不是就等同于自由與解說,相反,它可能意味著更多的束縛或放蕩。規則之外恰恰是一個未經探索的領域,需要重建與構筑,需要真正富有智慧的人用知識與在茫茫黑暗中點亮的燈塔。自由應當是的馳騁,精神的懷想,它需要的更多的是對己有觀念的打破與重塑。而規則是對人客觀行為的一種要求,小學作文。莎翁說:“人生本是一場戲劇。”人在進入社會后便應當遵守既有的規則,承擔與義務。有人崇尚阮藉的豪放灑脫,認為這是對當時封建社會規則的一種挑戰,其實,他實現的更多的是一種思想的解放,而在日常中,他依舊遵循著綱常倫理,并不存在所謂的打破規則。
我們不應把規則視為對自己的制約,更應當是一種與外界相處的準則。不要將規則的打破與自由混淆不清。前不久在網絡瘋傳的“中國式過馬路”,一群人無需信號燈即可浩蕩穿過鬧市的畫面正體現了國人對規則的蔑視。倘或這種對規則的打破即是對所謂自由的追求,那是否說明西方已毫無自由可談。而恰恰相反,西方人規則,也崇尚心靈的自由,而社會正是由此得到和諧與井然。
規則應常駐于人們心中,它應當是行為標準的底線,也是人們獲得真正自由的基礎。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51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