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應深信尼山語,磨不磷兮涅不緇。 ——題記
《禮記》中,孔子這樣說儒者——其飲食不溽?磥聿粌H“色惡不食”,“臭惡不食”,曾厄于陳蔡之間,飽嘗過饑餓之苦的孔子,如今竟如此苛求飲食了。
是他要求過高,還是身體太嬌貴?
都不是。問題就出在一個“禮”上。
“克己復禮&rdquo,初三作文;,孔子一生都在為禮教奔波。他所在意的不僅是“食”,衣食住行無不在“禮”的約束下。
品格上 “儒者”以忠信為寶,“涅而不緇”,到春秋時一切禮法已成了繁文縟節,倒的確有些“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了。
到如今,快節奏的已讓人無暇顧及禮數,見人匆匆問聲好,日日 “趨庭”,已然失去了君子風范。
孔子有閑心去較生活的真,他“學而為己”,修身養性。我們現代人卻是為考試而,為賺錢而工作,衣食住行已無了“禮”的約束。“禮”已漸漸淡去了。但是,一個不禮的人又如何能心清如水,成為謙謙君子。一個為世俗名利所包圍的人又如何能成為大寫的人?
穿越千古的塵埃,在古人的心中,尋找那一方凈土。雖身處塵世,但那“繁復”的禮節卻給浮生以寧靜,予以平和,賦人生以感悟。
不知禮者,也枉來人世了。無束縛不成器,無規矩不成方圓。這不僅適用于古代,亦適用于現代。
今生有禮今世好,莫笑尼山說舊辭。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62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