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敢說傷痛可以走多遠,我只能說傷痛可以影響多遠。比方說貝多芬忍受著失聰之痛,卻偏要撞碎落日般沉重的門,比方說海倫凱勒攜帶著失去視覺的痛楚,卻偏要在獨行的路上成全一片朝霞般的燦爛。每一種傷痛都可以經過粉飾與回甘,在卑微與的喘息中進行自我救贖與掙抗,這便是成全的傷痛之遠。
傷痛之遠——成全前途的美麗
法拉第曾經說:“人生有苦難,有重擔,人性有邪惡,有欺凌,但是到后來這些都對我有益處,苦難竟是化了妝的。”于是他穿過傷痛,打破黑夜的枷鎖,迎接人生的日出;勾踐容忍著喪國之痛,為夫差駕車養馬,在暗中渡出一片堅忍,因而臥薪嘗膽以洗國恥,成就了美麗的;孫子有言:“投之亡地而后存,置之死地然后生。”由此可見,傷痛永遠都是黎明前的黑暗,在不通往它之前你永遠都不知道崛起的力量有多么令人驚羨!
傷痛之遠——成全的美麗
他總是習慣性的對世界沉默,用傷口向全世界發言,他畫出了所有人性的缺口,他用扭曲的線條,夸張的色塊替世界領罪,他是文森特梵高,一個疼痛的收割者,沒有鮮花,沒有女人,沒有錢財。他仿佛把所有不被理解的傷痛砸進畫里,揉進畫里,面對不公而咄咄逼人——這些傷痛讓他割掉自己的耳朵拷問命運,叩問人性,卻也一掃當時繪畫的淺薄與庸俗。這種傷痛成就了藝術的鮮活,藝術的美麗,藝術的底蘊。他用他的傷痛粉飾出了一個大寫的藝術,用他的寂寞淹沒過了一片虛假的濃稠。而想那尼采如同探問深邃的苦行僧一般在疼痛中創造信仰,于是再也沒有“小舟”如“魚”一般駛向“遠方”。
傷痛之遠——成全社會變革的美麗
與此類似,神農氏為了治愈人們的病而遍嘗百草,肉體傷痛卻編寫了草經,普羅米修斯為了救愈人間,每天忍受切膚之痛,帶來了溫暖的火種,傷痛最美麗的地方在于它消了此之矛盾,長了彼之進步。圓明園是結痂的傷口,它宣告著當時中國的屈從,卻也推動了向西方的熱潮,逼著中國在一座座疼痛的墓穴里站起來,這站起來的姿態,即便是渾身是傷卻也美麗,哪里有大地硝煙的傷口,哪里就有從骨子里驚起的憤怒,而世界也經過類似于這樣的洗禮也最終讓社會主義,和平主義的進步思想走了過來。傷痛如同一場暴風雨,讓那些海上還未醒悟的海鴨與企鵝如同海燕一般狠狠地將傷痛熄滅在自己的深淵里,傲然于風雨之上。
傷痛如中藥,敘事作文,性涼,味苦,而湯藥越濃,味道越苦,性質越寒,騰氣就越溫柔,藥性就越貼脾胃。八卦中一卦飛龍在天,之前一卦卻是亢龍有悔,摔進深淵中請諸君勿忘品嘗一種傷痛之遠,或許你便可以在絕處時瞥見絕美的月光。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63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