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元末明初的劉基所寫的一篇寓言故事,圍繞一句“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展開,借以來諷刺與揭露那些虛有其表的人。
本文從作者買了一個說起,外表“玉質而金色”與內里則“甘若敗絮”做對比,當作者發現“干若敗絮”,則說出“甚矣哉為欺也!”這個“欺”字貫穿全文,讀后感,引出了賣柑者的一席話。“賣者笑曰”中的“笑”可以看出,當時賣柑者認為作者說的這些非?尚Σ⑶铱梢栽鰪娤挛馁u柑者所說話的真實性。后面賣柑者說的話中運用了排比,寫了眾多官位高卻無真才實學的人,這些虛有其表的人與柑子對應。“盜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而不知理”運用了反復,更加體現了賣柑者的抑郁憤慨,替國家的擔憂以及對這些名不副實的人的諷刺。
文章結尾處作者沒有直接的寫對現在這些享厚祿的人的批判,卻是回過頭來細想賣柑人的話,更加的具有承認接納賣柑者說的話的意味。
回過頭來想整篇文章,作者并沒有直接展開議論,而是借用了賣柑者所說的話,這樣更加具有說服力更加耐讀。并且作者運用了對比與排比的手法,形象很多。作者注意了文章巧妙的構思與雄辯的語言最終讓讀者深切的感受到這個黑暗的社會。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74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