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名人傳》讀后感[1000]
因為下學期的名著欣賞中有名人傳這篇文章,所以暑假里我從圖書館里借了一本當作預習。看完這本書我覺得感觸頗多。
《名人傳》寫的是貝多芬,米開朗基羅和托爾斯泰這些名人的故事,他們之所以能成為名人,是因為他們經歷了各種的磨難卻沒有向命運屈服。這也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任何成功都要經歷一定的艱難和挫折,只有這樣,你的命運和人生才能得到最好錘煉!
書中的三位主人公都經受過大大小小的磨難,但他們堅持過來了,所以他們是偉人,是值得我們崇拜的人。想想看,我們能否經受得起這些磨難呢。恐怕不能。
在他們中,我最佩服的是貝多芬,他出身貧寒,卻堅強的活著,他沒有一個朋友,卻與音樂為伴,創造出不朽的傳世之作。但命運又一次捉弄了他,讓他早早的聽不見任何聲音,這對于他是應該多么大的打擊呀。但他并未屈服,最終戰勝了疾病和痛苦,登上了人生的巔峰。他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并且震驚了整個世界,他是我們人類的驕傲。
聽,心靈在歌唱,看,世界在為你旋轉。
你,出身貧寒,一生坎坷不平,卻勇敢的為音樂而奮斗,與命運抗爭。作為音樂家的你,卻失去了傾聽世界的機會,只能在一片無聲的世界里掙扎,掙扎著要逃出命運的束縛;钪m然痛苦,你卻創作出不朽的傳世之作,戰勝了命運,戰勝了疾病,戰勝了困難,攀登上人生的高峰。
你說過:“上帝的意志,我自己的命運,無論是如何悲苦和可怕,我都能有勇氣承受。”你那雙“閃爍著神奇的力量”的眼睛,在這一片無聲的世界中探尋真理,你那雙雖失聰的雙耳,在這對于你來說是一片黑暗的世界里傾聽著自己心靈的聲音,你那雙靈巧而又結實的大手,在命運的陡崖上攀登,你相信著總有這么一天,你總會爬上頂峰!
你讓我們懂得為何要與命運抗爭,因為我們還有理想,還有那個未實現的夢!
你讓我們懂得如何在挫折中堅持,“用苦痛換來歡樂”,你的話語將深深印在我們心上。
你讓我們懂得什么才是最美好的事業,那就是創造歡樂,把歡樂帶給人間。
你讓我們懂得什么是最美的音樂,學會傾聽心靈的聲音,學會尋找自己真實的夢想,再把夢想譜成音樂,那就是心靈的歌唱,我們要把這最美的音樂,在世人面前演奏,因為有夢想,世界為我而旋轉!
……
米開朗琪羅,托爾斯泰,不一樣的人,一樣的夢;不一樣的遭遇,一樣的理想;不一樣的挫折,一樣的堅持;不一樣的命運,卻同為命運而抗爭。雖出身富貴,卻不甘過庸俗的一生,要通過造福人類來體現自己生命的價值。
堅守自己的夢想,勇敢與命運抗爭,傾聽心靈的聲音,幸福就產生在奮斗之中。
翻開這本《名人傳》,我聽到了自己心靈的聲音。這本書可以使我們以后遇到困難時更加堅定自己,并且非常好地印證了一句中國人的古訓:古今之成大事業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屈。
篇二:《名人傳》讀后感[1000]
偉人的經歷都是很挫折的,要經歷之后才能成功。剛買來《名人傳》這本書時,我就對這本書的名字產生了興趣,我竟以為這本書是寫所有名人的。我帶著對全書的疑惑開始讀這本書。
《名人傳》描述了處于不同領域的三位偉大藝術家的精神力量和心靈之美。寫出了他們與命運抗戰的崇高勇氣和偉大情懷。他們是德國偉大音樂家貝多芬、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開朗琪羅、俄國文壇偉人托爾斯泰。
《名人傳》中的三人,雖然一個是德國的音樂家,一個是意大利的雕塑家、畫家、詩人,另一個是俄國的作家,各自處于不同的領域,但他們都是偉大的天才,在人生憂患困頓的征途上,為尋求真理和正義,為創造能表現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獻出了畢生精力。他們堅信只要自己的靈魂能夠堅忍果敢,不因悲苦與劫難而一味地沉淪。
《名人傳》分為三部,《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列夫托爾斯泰傳》。
貝多芬遭遇病痛的折磨,仍不放棄音樂 。貝多芬集古典主義之大成,開浪漫主義之先河,其創作反映了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進步思想。他通過精湛的藝術手法,大大加強了作品的感染力,把歐洲古典樂派推向新的高峰,并開辟了浪漫主義樂派個性解放的新方向。
米開朗琪羅的遭遇悲慘,仍然堅持雕塑。他的大量作品表現了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斗爭的精神面貌。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托爾斯泰面對內心的矛盾,最終創作出不朽名篇《戰爭與和平》。托爾斯泰被列寧稱為“俄國革命的鏡子” ,環顧托爾斯泰的一生,他不僅僅是一位文學巨匠,有關人生目的、宗教和社會的闡述又使他成為一位有世界影響的思想家。托爾斯泰從沒放棄對人生真諦的執著追求。他一直在思考,社會上層與下層、地主與農奴之間的隔閡與矛盾在哪里,農民貧困的根源何在,這突出反映了他的人道主義思想。
在這本《名人傳》中最令我感動的是米開朗琪羅的故事。米開朗琪羅有著英雄般的天才,他同樣有著英雄般的的藝術幻想。可是,米開朗琪羅的一生是非常艱苦的,他的童年也不是很幸福,但沒有貝多芬的童年悲慘。米開朗琪羅飽經磨難,為了自己熱愛的事業,米開朗琪羅經歷了太多的、常人難以忍受的苦難。肉體的痛楚、悲慘的遭遇、內心的惶恐,貫穿著他的生活。即便是這樣,他也沒有向命運屈服。而且還有許多朋友影響著他,從一定程度上說,正因為有了這些深沉的感情和友情,才能使米開朗琪羅在苦悶的生活中得到很多 慰藉,尤其是心靈上的安慰,這些都是彌足珍貴的。
米開朗琪羅稱自己為“一個滿懷著信仰 而過著奴隸般生活的人”。在晚年他還寫了一首悲慘的打油詩來描繪自己千瘡百孔的軀體,但他還是堅持工作。
羅曼·羅蘭說:一個不幸的人,貧窮,殘廢,孤獨,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給他快樂,他卻創造了歡樂來給予世界!他用苦難來鑄成歡樂。米開朗琪羅以自己的人生歷程證明了堅強的意志在人生中的重要性:人只有具備堅強的意志,才能經受住厄運的打擊,才能把握住自己的命運!
讓這本書帶你領會偉人的世界,他們的成就。
篇三:《名人傳》讀后感[1000]
寒假,我讀了一本書叫《名人傳》內容講述三位名人,名人傳講述了三個天才的故事——一個是德國的音樂家貝多芬,一個是意大利的雕塑家、畫家、詩人米開朗琪羅,另一個是俄國的作家托爾斯泰。不過我只發表對貝多芬的感想吧。
貝多芬的故事在小學就有課文,他是個癡迷于音樂的人,卻在28歲時,聽力減退。但他并沒有像一般聽力減退的人那樣絕望,一蹶不振,放棄音樂,反而更加熱衷。從他所創的音樂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一種力量——那是一種堅定地,永不后退的力量。
貝多芬曾說過一句話,“我要扼住命運的喉嚨!”事實上,貝多芬一直在用他的行動證明這一切——他大部分的佳作都是耳聾后寫出的。在貝多芬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的命運是由自己決定的。任何人放棄你,你都不應該放棄你自己。我們能走過一個完整的人生并不容易,會有很多意外發生,類似于貝多芬的聽力減弱。但是,就算世界上沒有人贊成你,你也應該繼續努力下去。人生并不是為別人而活,而是為自己,不是嗎?
從貝多芬的身上,我們也可以理解到更多。不要再任性的說我不學了,不要再面對上學就產生郁悶的感覺,不要再在悲傷苦難挫折面前想要倒下。因為如果不經歷挫折,又怎么能得到美好的未來呢?最近背的古文“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惡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就很好的說明了這一點。
我最欣賞敬佩的的是藝術家米開朗琪羅,他一生孤獨,只有一些瘋子朋友,家畜,助手,這些伙伴。雖然他很孤獨,但他堅持雕刻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米開朗琪羅很討厭勝利,我覺得他像但丁伏在第八層地獄的火炕旁邊一樣,或站在?落的深淵的旁邊,充滿·厭惡。
米開朗琪羅把痛苦深深埋在心中。他有強悍的命力,生來是個斗爭者。我覺得他澎拜不息的熱是我們現在所缺乏的。米開朗琪羅,有著驚人的毅,在教皇與反對者的“攻擊”加上千瘡百孔的身體可以說已經要死了,可是有著熱情的灌溉,他活下去了。在某種意義上講米開朗琪羅非常想死,日記,但在某種意義上講她害怕死,因為他的親人都死光了,但又因為有許多作品都未完成,這讓人驚嘆的回答震驚了許多人。
米開朗琪羅,一個藝術家,在痛苦的環境中創造了奇跡!
如果把學習說成挫折,倒不如說成是磨練。在作為一個成年人,面對未來的復雜社會的磨練。對貝多芬而言,他在耳朵上所受的障礙,就好比是磨練。每天努力的想著,只要我在努力一點點,就能成功,日積月累,成功也就會膨脹。而最終,貝多芬也成功了,他終于戰勝了命運,從面對高聳入云的山峰而只能掙扎在山腳的無力成長為登上高山天下被一覽無余盡收眼底的成功。貝多芬是一位偉大的英雄。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77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