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文明禮儀伴我行[650字] 傅子宸
媽媽常說:“兒子,你一定要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小朋友。”她還說,文明禮貌是一條無形的線,會悄悄地連起你和他人的心。現在,我漸漸明白了。
風和日麗,趁著地鐵一號線的開通,我們一家興高采烈地走向地鐵站,準備坐地鐵。剛進站,一輛長長的列車就已經停在那兒了。我忍不住歡呼起來,只是里面人擠人。我們不想等下一列了,只好硬著頭皮進去。奇怪,當我們走進去的那一剎那,里面的人看見我是一個小朋友,都主動地讓出一條道來,好讓我進去。我感到很幸運,我生活在一個友愛文明的城市里,它像出生的旭日,照亮了我的心房。我們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空位,剛要坐下去,我看見一個阿姨,一手抱著一個小孩,一手拎著包,擠在擁擠的人群中,站也站不穩。我趕緊走到她身邊,指著那個座位說:“阿姨,請坐吧!”阿姨說:“謝謝!”我說:“不用謝,這是我應該做的。”看著阿姨燦爛的笑容,頓時我覺得我的一個小小的禮儀行為,就像是含苞欲放的花苞,不經意間為他人綻出絢麗多彩的花朵。
文明之花不僅盛開在市區里,還綻放在鄉村里。
外婆家早先很美麗,道路上干凈整潔,路邊一塵不染?刹恢獜暮螘r起,電線桿上、路牌上,到處貼滿了小廣告,破壞了環境。于是,我和弟弟商量著怎么去除這些小廣告,還電線桿“清白。”第二天早晨,天蒙蒙亮,我們就起床了,拎著水桶,拿著小刮刀,走到一根電線桿旁邊,那里貼著一張最大的廣告。我們就用抹布先把廣告紙弄濕,再用刀刮。就這樣,我和弟弟一直賣力地干著,干得滿頭大汗。路人看見了,都會問:“你們在干什么呀?”我和弟弟異口同聲地說:“為打造文明農村出一份力。”人們都夸贊我們,紛紛加入了我們的隊伍。
真的像媽媽說的那樣,文明之風就像是和平的鴿子,它會自由地翱翔藍天,吹遍神州大地。簡單的問候,暖心的微笑,真誠的祝福……都能融化堅冰,暖人心房。
篇二:文明禮儀在我身邊[650字] 張揚
眾所周知中國是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文明禮儀作為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傳承至今。文明不分大小,在我認識里,隨手撿一撿身邊的垃圾是文明,向老師主動問好也是文明,懂得回敬和給予更是一種文明。
腦海里記憶猶深有一件事。清晰地記得那天我走在馬路邊,不遠處望見了一對父子,他們一大一小拎著垃圾袋,在路邊撿垃圾時不時會左顧右盼一下,我想他們父子倆是在尋找哪些地方還有垃圾吧。我頓時心生敬意,他們倆望去猶如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和諧畫?此麄兊拇┲,并不像是靠撿垃圾謀生的。莫非,他們是志愿者?我心里帶著千百個疑問嘀咕著同時我快步走到他們的身邊,有禮貌地拋出了我的問題:“叔叔,請問你們是志愿者嗎?”那位父親先是瞪大眼睛愣了一下,貌似對我的問題很吃驚,而后帶著微笑問我:“是不是志愿者有關系嗎?”當時這個問題可把我問住了,叔叔看我不經意間露出的尷尬神色立馬解釋說:“我們只是附近的居民,周末有空,帶著孩子出來撿撿垃圾,讓馬路變得更加干凈。這樣做不僅方便了他人,也豐富了自己的人生。”他向前指了指給我看,的確,在馬路的另一邊,還有幾位居民帶著孩子提著垃圾袋在撿垃圾。我看了看他們,又看了看自己,說道:“帶上我一個吧。”那位父親會心地笑著遞給我一個垃圾袋:“好啊。”于是,我便加入了他們的隊伍成為了其中一員。簡而概之這就是文明。
還有一次,我在學校里看見了這樣的一幕:一位一二年級的小同學在走廊上穿梭著,看見一位老師就自覺道一聲“老師好”,當每個老師都微笑著向他說“你好”時,他的臉上蕩漾著甜蜜的微笑。這就是平凡卻不平淡的禮儀。
一張紙屑,你撿起來了嗎?一張笑臉,你回敬了嗎?如果你撿起來了,你回敬了,那么就等于是發揚了文明和禮儀精神。所以,我們要做一個講文明,樹新風,懂禮儀的好孩子。
篇三:麻煩的禮儀[650字] 趙奕翔
星期五下午,胡老師講了一堂品德課。在課堂中,老師給我們講了全世界的事。不但聽到了世界各地有名的塑像,如美國的自由女神象,智利巨型人面石雕像,非洲精美人物雕像……而且還有各國用餐的禮儀,如日本的料理講究細膩的刀法、非洲在吃飯前要認真洗手,之后就能盡情地用手抓取食物,法國吃飯一般先上開胃湯……在這么多禮節中,屬法國的禮儀最多,光是吃一頓飯就有六大個禮節,每個禮節又分為三、四個小禮儀,你單是將這些一個字一個字地看過去,就會感到頭疼,更別說實踐了。
可我上完這節課,就躍躍欲試,想試一試這法國的禮儀。真是應了這句“初生牛犢不怕虎”我一直覺得自己能做好,試了之后才發現我想得太簡單了……
那天晚上,我想起下午胡老師講的品德課,躍躍欲試,想在牛排館一展身手。于是我便向媽媽“求情”,晚上在牛排館吃飯,媽媽愉快地答應了。
我們到了牛排館,媽媽習慣性地要坐在位置止,我曾立刻阻止媽媽的動作。媽媽疑惑不解地問:“為什么不讓我坐下。”我解釋到:“坐下吃飯時要從左邊進去,穿裙子的女士要撫一下褲子再坐下。”
我們很快地點好牛排,便去拿自助餐了。我拿了點面包回來,正在我準備吃的時候,我突然想到吃飯前必須洗手,我立馬跑進衛生間,用最快的速度洗完手,撲向令人眼讒的面包。
牛排終于上來了,我左手拿叉右手拿刀,正想將肉一塊塊切下來后將其解決,忽然想起法國的一條禮儀來:“吃牛排時要切一塊吃一塊,不能一下子全切光。這樣會導致肉汁地流失和溫度的下降,口感變差。而且牛排中要小塊小塊地吃,吃的時候嘴巴合上,不發出聲音。”我對這條規矩十分煩惱,覺得這樣吃不痛快。
吃完了牛排,我突然覺得法國的禮儀很煩,也很折騰人?墒牵▏艘驗橛辛诉@麻煩的禮儀,才比我們中國人文明數倍?磥,麻煩也是有好處的。
篇四:文明禮儀伴我行[650字] 關冰
“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你為什么背著小書包……”早晨,吃過早飯,系上紅領巾,再在鏡子前整理一下衣服,背上書包,就上學去了。
來到學校門口,禮儀崗的同學已經早早地站在校門口等待我們的到來。每當我和同學們踏進校門,站在禮儀線上,向值周老師、站崗的同學還有保安叔行一個標準的少先隊禮時,站崗的同學也同時向我們行一個禮,老師和保安叔叔也微笑著點頭示意。不一會兒,同學們朗朗的讀書聲就從各個班級的教室里傳了出來,同學們讀的是那么整齊,那么悠揚,讓人陶醉其中。校園的清晨是怡靜的,小鳥的歌聲和柳樹的舞蹈,和著朗朗的讀書聲,像極了一首美妙的詩歌。難道,這不是文明禮儀嗎?
可是這些,有些人做不到,把吃剩的果皮隨手丟在地上,把用過的餐巾紙不知有沒有扔進垃圾桶就徑自離去,有的看到沒扔進也懶得撿起重扔。在我們身邊,好吃懶做的人有很多,而勤勞善良、樂于助人的熱心人也不少,我們班的楊逸臻、陳元增和張西杰三位同學,雖然有時也頑皮淘氣,但他們卻十分勤勞,每天課間時發現哪里有垃圾,就會主動撿起來扔進垃圾箱。有時中午還會提醒我們做值日,使我們的教室時刻保持干干凈凈、清清爽爽。甚至有些時候還會留下來幫忙做值日。老師說:“你們可以回家了,趕緊回去做作業吧。”可他們說:“不,我要做值日,我要使我們的教室變得干凈、整潔又漂亮。”他們為了班級做事,不惜花掉自己的活動時間,還美其名曰“課間活動”,一個個累得滿頭大汗,臉上卻洋溢著像吃了蜜一樣的笑容。我們的班級因為他們,而變得更加美麗,更加輝煌,難道,這不是文明禮儀嗎?
課間,同學們有的在走廊里玩,有的在操場上奔跑著,有的在會教室的路上。無論在干什么,只要遇到老師,同學們都會停下步伐,向老師鞠躬或者是敬禮問好。校園里處處都是那么整潔有序,和諧溫馨,時而是操場上的活潑,時而是課堂上的安靜,難道,這不是文明禮儀嗎?
是的,都是的。每個人都不能缺少的就是文明禮儀。通過這一點,就可以體現出一個人的自身素養和素質。
“叮鈴鈴、叮鈴鈴……”放學鈴聲響了,背起我的書包,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又哼起了那首歌,“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你為什么背著小書包……”
篇五:家教——最基本的禮儀[650字] 梁心怡
只有好的家風,才能創造出和諧的世界。
——題記
我生活的國家,這個擁有五千年歷史古老的國家——中國,是世界聞名的禮儀之邦。人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在中國,不管是平民百姓,還是王公貴族,最看重的莫過于禮儀。
但禮儀不只是對外,在家里,更需要有好的家教、家規和家訓。這不僅承載著祖輩對后代的鞭策,更在提醒著我們時刻不忘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俗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國有國規、校有校規,家里也應有家規。爸爸媽媽從小就教育我不管在什么時候,言行舉止一定要大方得體、有禮貌,要給別人留下好印象。爸媽從來沒有把這些家教強施于我,而是讓我從生活中一點一滴,耳濡目染。
有一次,爸爸開車載著我們在高速公路上。當時我沒有找到垃圾袋,于是,我拉開窗戶,正準備將果皮和礦泉水瓶扔到窗外,忽然聽到爸爸大喊:“不要扔!”我停下動作看著他,小學作文,心想:不就是扔個垃圾,至于這么大驚小怪的嘛!爸爸看出了我的疑惑,便耐心地給我解釋道:“這里是高速公路,大家車速都很快,如果你為了自己方便,把垃圾扔出去,萬一砸到別人的汽車玻璃,擋住司機的視線,很容易出交通事故的。但即便不在高速路上,也不要亂扔垃圾,有時候,你一個不經意的舉動,就會讓環衛工人在危險的道路上付出幾個小時的時間。明白了嗎?”我恍然大悟,不得不說,我當時很震驚,我從不知道這么一個微不足道的細節會有如此多的后顧之憂。從這件事上,也從爸爸身上,讓我吸收到了好的“養料”。
爸媽跟我說,家訓與家規不是嘴上說的,而是要靠實際行動去完成。“尊老愛幼、謙遜有禮”他們把這句話當成最基本的禮儀,是要讓我無時無刻都銘記在心,只有這樣,才能有好的家風。我們作為中華民族的兒女,應該把中國璀璨的禮儀之星發揚光大,如果人人都這樣做,那么我們的國家將會更加的和諧;“禮儀之邦”將會更加的名副其實!
在歷史這條波濤洶涌的長河中,一切都在不斷地變化、消失。我們必須全力以赴,秉承家規家訓不斷進步,并將它世世代代傳承下去,使中國步入一個更繁榮、昌盛、和諧、融洽的新時代!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81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