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玩耍中的發現
生活離不開細心的觀察。平時,我們要處處留心,才能有許多發現。
一天晚上,我把一張白紙剪成許多小塊,準備玩造名游戲。正要拿起水筆寫字時,頭上有點兒癢,就用水筆(不寫字的那端)在頭上弄了幾下。我把水筆垂直立在紙片上,奇怪!紙片怎么和水筆“粘”起來了?我很好奇,便問爸爸:“爸爸,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爸爸笑著說:“這就是摩擦力的作用。”“原來如此呀!”我恍然大悟。從此,我處處留心,又發現把筷子放入水中,筷子不是直的,而是彎的。正是這些有趣的實驗,讓我喜歡研究問題,也能懂得知識,真是一舉兩得。
問題無處不在,只要留心生活,愛問問題,就能找到生活中的許多奧秘。
自從這以后,我有很大的啟發,立志長大要成為一位著名的科學家。
篇二:玩耍中的發現
有一天,姥爺種了一盆綠油油漂亮的小吊蘭,開花的時候就會發出一股淡淡的清香,不仔細聞是聞不到的。葉子翠綠翠綠的,葉片周圍有許多小齒,像一把把鋸尺。我發現向著陽光的地方長得茂盛,背著陽光的地方長得很慢,這是為什么呢?我去問姥爺,姥爺說:“你把花盆轉一下,讓葉子稀少的一面向太陽,看看幾天后怎么樣?”我照著辦了。
幾天后,真的有變化!葉子稀少的那一面長得很快,葉子長大了,顏色也變深了。我跟姥爺說了變化,問他為什么,姥爺說:“大道理我不會講,有句話是‘萬物生長靠太陽’。”噢!原來都是太陽公公的功勞。
篇三:玩耍中的發現
我家有一盒磁力棒。每一個都大約有一寸長,比鉛筆細一些,有紅色、黃色、綠色和藍色。五六個吸在一起,讀后感,就組成了一個小小的“金箍棒”,五彩繽紛,漂亮極了。
有一次,我把一根又長又細的風箏線系在三個橫排著吸在一起的磁力棒的兩端,水平吊掛在半空中。過了好一會兒,磁棒才停下來。我又反復轉了轉線,停下來后還是指向剛才的方向。我這才發現:磁棒的一頭大概是12點方向,另一頭則是朝著6點鐘方向。我帶著好奇心跑去問爸爸:“爸爸,為什么磁力棒的一面朝北,一面朝南?”爸爸想了想,說:“大騫,地球是一個大磁鐵,磁鐵有兩極,有一極朝北,有一極朝南,所以磁鐵指向的位置是不變的。指南針也是這個原理。”
原來我的磁力棒跟地球有關系,地球的地磁在哪,磁力棒就往哪指。磁力棒竟然有地球這個大大的朋友,真神奇啊!
篇四:玩耍中的發現
善于認真觀察生活的孩子,總能在玩的過程中發現一些有趣的現象。
有一次,我在畫畫的時候,把小女孩的手畫錯了,我不想再重新畫一次,也不想浪費紙,但又想不出辦法,只能去問媽媽。媽媽說:“用透明膠使勁地貼在畫錯或寫錯的地方,然后用手輕輕一撕,就可以了。”我聽了媽媽的話,試了試,可是畫錯的地方并沒有粘下來。我又試了一遍又一遍,不是粘不下來,就是粘多了,媽媽笑了,說:“你把透明膠貼在需要撕下的位置,用手使勁地扣,再扣,讓透明膠的粘貼面與紙充分粘合,然后再用手勁順著紙張的方向用力撕就可以了。”我認真按媽媽教的方法做。啊,果然成功了!
今天我很高興,我又在生活中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這個樂趣就是把錯了的字粘掉。以后我要在生活中多觀察,多動腦思考,體會更多的快樂。
篇五:玩耍中的發現
玩耍常常被認為是浪費時間的行為。但在今天下午,我在玩陀螺時,發現了一個原理。
我喜歡玩陀螺。
我的陀螺的攻擊環是人造仿金的。撞到玻璃發出“叮!”撞到塑料發出“篤!”撞到紙發出“撲撲!”撞到皮質物品發出“??!”撞到鋼鐵發出“砰!”……發出的聲音各種各樣,數不勝數。
陀螺轉動時我計算了時間。第一次:79秒。第二次:82秒。第三次:83秒。說明我的陀螺旋轉的時間大約在80秒左右。我又有了一個新的發現:用的力越大,機動聲就會越大。持久力就會強!因為我們將力施加在繩子上,薄弱的繩子無法承載這力量,只好“無可奈何”地通過拉扯的慣性將力施加在陀螺上。而陀螺通過旋轉將力量一點一點消耗,然后力量消殆殘盡后,一切歸于平淡。
一位名人曾說過:“天才不是沒有,而是缺少發現天才的人。”我們發現生活也是同樣的道理。只要有一顆發現生活的心,就能知道更多!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95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