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文明在我身邊
美麗的城市離不開美麗的風景,文明的城市離不開文明的你我!
講究文明,不是喊空口號,不是一閃即逝的形式,而是需要大家在生活中從點滴中做起、從實際中做起。
每當節假日,大家都會到戶外游玩,有些人玩累了坐在草坪上吃東西、拍照等等,可是,你們注意了被壓在屁股下的小草了嗎?它們被你們壓得扁平甚至“骨折”,它們是很痛苦的,它們也和人一樣,也會疼,是需要愛護的,你們是舒服了,可是,花花草草們遭殃了。
有一次,我和媽媽出去散步,從我們身旁走過一輛車,停在了一個垃圾箱傍邊,然后降下窗玻璃,直接從車窗里扔出來一袋垃圾,結果,垃圾沒有被扔進垃圾箱,卻掉到了馬路上,汽車卻一陣風的跑遠了,我趕緊跑過去撿起那袋垃圾放進了垃圾箱。他這樣做既破壞了城市的環境,又破壞了城市的風氣,你就那么隨手扔一袋垃圾,任它靜靜的躺在垃圾箱之外,你就能做到問心無愧的揚塵而去嗎?你輕松的走遠了,可后面的環衛工人就得多出一份力,都像你這樣,環衛工人不得天天在垃圾箱外撿垃圾嗎?所以,一定不要亂扔垃圾!更要記得垃圾一定要入垃圾箱的。
有的時候我在外面玩,就會發現路邊的或者公園里的小樹上有人刻的字和畫的畫,真的非常不理解他們為什么要這么做,在樹上亂刻亂畫,你覺得是開心了嗎?可是被刻的樹木卻變成了“花臉貓”,你們在刻的同時,也應該想想它們得多疼啊!并且還給它們留下了無法抹去的傷痕。
在郊外,為了點綴美麗的風景,總會少不了一些造型各異、千姿百態的雕塑,非常美麗壯觀!可總是有很多人會站在上面拍照留念,還有的大人讓孩子爬到上面盡情的玩耍,孩子們開心極了,遠遠的就能聽到他們歡快的笑聲!這樣以來你和孩子是美了,可是你們的腳印就變成了他們的痛苦。甚至還會給它們留下“傷疤”。如果大家都這樣,你一腳我一腳的踩爬,這些漂亮的雕塑會變成什么樣子就可想而知了。
文明不只表現在這幾個方面,還體現在生活中很多地方,比如:在公共場合不大聲喧嘩,遇事不急不躁不說臟話,不隨便打斷別人講話等等。記得有一次,我和爸爸媽媽都去奶奶家過春節,爺爺接到遠方朋友的祝福電話,我在一邊卻依然和表哥大聲的說笑,媽媽給我一個手勢,示意讓我小聲說話,后來媽媽告訴我,別人打電話你要是在一邊大聲說話也是不文明不禮貌的表現,從此以后我記住了這句話,再也沒犯過這樣的錯誤,有時候在家里,爸爸或者媽媽接電話時,我就會趕緊的把電視機聲音調到很小很小,他們看到后總會給我豎一個大拇指呢!還有一次,爸爸在外有應酬,回來的比較晚,喝酒稍多了一些,他回來開關門的聲音都很大,我和媽媽一起說他,他這樣也是不對的,會影響鄰居休息的,爸爸會笑著說:“我錯了,下不為例!”從我很小的時候媽媽就和我說過,無論什么時候,上下樓要輕輕的,回家開關門時一定要輕輕的,這樣就不會不影響別人,開門關門弄出很大聲響都是極不文明的行為,這一點我一直做的都比較好。
總之,文明行為需要大家時時刻刻的去注意,不是今天做了明天忘。讓我們共同努力吧!從小事做起,從你我做起!讓文明的舉動成為永久的習慣,那么我們的城市和生活就是文明、和諧又美好的!
篇二:文明
一位母親正騎自行車帶著年幼的女兒迎面而來。孩子一不小心,手中的餅干掉在地上。母親馬上停下車,輕聲對女兒說:“來,咱們把它扔到垃圾桶里去。”說著便把孩子抱下來,倆人彎腰一起去撿地上的碎餅干。就是這一普通的一幕,不由讓人想起一句話:素質,是一種習慣。仔細想想,不是嗎?無論這位母親,還是將來的孩子文明素質如何,在這一細節中已有了答案。
而現實中,還有不少與“素質不高”對號入座的行為,都是因為不注意、不在乎而形成習慣后在舉手投足間不經意就暴露出來的。說到文明素質,其實,每個人內心都有向善、向美的天性,只是日復一日,因自我約束的態度、力度不同,才有了令人一目了然的區別。這一漸變,既與思想認識有關,更是一個行為習慣的養成過程。真希望我們在構建文明和諧社會的進程中,人人能拋掉壞毛病、養成好習慣,不容“小惡”,不拒“小善”,讓不文明的畫面、不和諧的音符,少些,再少些。 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線,那我們縱然擁有了高深的科學文化知識,對人對已對社會又有何用?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說的就是學習應先學做人, 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 清潔環境,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處處盛開。 柳州要構建文明和諧社會我們作為學生應如何去做?這是八中在最近組織全校學生討論該話題的一個閱讀材料,學校要求每班每位同學針對自身、他人、班級找出與校園文明禮儀相違背的做法,用你手中的筆描述出來,用你的心聲去倡議大家自覺講文明禮儀并,用你的好點子去完善我們的文明條例。 這是八中充滿人文氣息的德育育人活動的一個縮影,這里沒有一點說教的意味,沒有對學生橫加批評和指責,沒有命令和強制要求,有的是反思,關注,傾聽不同的意見和建議;顒雍髲膶W生交上來令人叫好的整改措施,學校校容校貌的一點點改變,說明德育只有深入人心才會具有實效性。
隨著經濟迅速的發展,道路上的車輛越來越多,特別是我們泉州車輛與道路的比例已成負荷。在縱橫交錯的道路上,行人和車輛來來往往,但很多人都缺少一種意識——交通安全。
交通安全是很重要的。幾乎每一天,都會發生一起交通事故,小的是輕傷,大的是多人傷亡,使經濟受到損失,家庭受到破裂。
其實,交通事故也未必都是行人造成的。有的是因為司機野蠻駕駛造成的,有的是因為司機酒后駕車,因神志不清導致交通事故,在此提醒廣大的司機叔叔阿姨們,希望您少喝酒,酒后一定不要逞能,要坐公交車或出租車回家,避免交通事故給您和他人帶來麻煩。
還有的交通事故確實是行人造成的,主要是行人不注意交通安全所造成的。有的是闖紅燈或橫穿馬路造成的,前人發明紅綠燈是有原因的,不要怕麻煩,有句話說的好“紅燈無數次,讀后感,生命只一次”,紅燈會閃爍無數次的,而生命只有一次,用完了就沒有下一次了,在紅燈沒有滅的時候,我們絕對不可以冒險過馬路,哪怕兩邊沒有車,也絕對不能穿過馬路。有的是在馬路上打鬧、玩耍造成的,放學后幾個同學在一起走,說說笑笑,時而甩掉別人的帽子,扔到馬路對面,那個同學便到馬路對面去揀,由于著急,也顧不上環視四周的車輛就跑,如果這個同學有福氣,那還好;可如果正好有一輛車經過,那后果可不堪設想。因此,同學們千萬不要在馬路上打鬧,這樣太危險。
也有的是行人翻越護欄造成的,請大家不怕麻煩繞過護欄吧!
同學們,讀了剛才我講述的這些,你們一定心中有數吧!讓交通安全伴你行。
篇三:我與文明共成長
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最近在網上被熱炒的“內地小孩地鐵內吃零食,引發港人與大陸游客口水戰”,就是一個不遵守社會文明的鮮活教訓。
曾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年輕人要去張村,可他不認識路,半途之中偶遇一位老者,年輕人喊道:“喂,老頭,這離張村有多遠?”老者脫口而出:“五里(無禮)!”年輕人聽了,真的足足走了五里的路,一直沒有見到張村。年輕人停下來仔細想了想,立刻恍然大悟!沒錯,文明禮儀對我們每個人來說,它就像陽光一樣受到歡迎,因為它所到之處都帶來了光明與快樂,與之相反,則會與年輕人一樣得到應有的懲罰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我認為文明禮儀就是從我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記得那年我上幼兒園大班,學校組織我們到福利院愛心聯歡,那次獻愛心活動很成功。當我們在臺上表演時,大家表現得十分賣力,在臺下觀看福利院孩子表演時,使勁地鼓掌叫好,氣氛十分熱烈。就連院長阿姨都對我們連連稱贊。就在離開福利院排隊上車時,我看見院內花壇里盛開的鮮花,十分惹人喜愛,就伸手摘了一朵。手還沒來得及收回來,“啪”的一聲,爸爸一巴掌把我的小手拍到一邊,望著被打紅的小手,我眼里含著淚珠,不解地看著爸爸。爸爸低頭問我:“手疼嗎?”我點點頭。“就輕輕地拍一下,你就感覺疼了,花草也是有生命的,那你把他們的手腳都折斷了,誰更疼呢?”捧著被摘下的花朵,我連連說對不起。從此我不僅自己做到了不隨意踐踏草坪、不攀折樹木花草,而且還會勸阻其他的小孩。
中國是禮儀之邦、文明古國,自古就強調“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的美德!我們作為新世紀的接班人,要繼承先輩們的優良傳統!在文明禮儀源遠流長的中華大地,作為新世紀接班人的小學生,更應把這屬于炎黃子孫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文明禮儀要從身邊的待人接物做起,從身邊的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我們作為小學生,要養成文明禮貌、尊敬師長、愛護同學、講清潔衛生、愛護花草等良好行為習慣,成為一個品行兼優的有用之才!成為一個真正的“文明人”!我始終牢記一位名人說過的話: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同學們,讓文明禮儀永遠留在我們的身邊,讓文明禮儀陪伴著我們一起成長吧!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96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