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施粉黛,詞句靚麗
詞句是構成篇章的基本語言單位,篇章的文采靠具體的詞句來體現。因此,在高考作文中,對文采的追求,首先表現為對詞句的修飾,考生要善于選用生動形象的詞語,為語句添光增彩。
1、繪色
語言要有穿透力,要有視覺效果。即語言形象生動,敘事寫人,要避免使用抽象的字眼,盡量選用圖畫般鮮明的詞句。例如,“她眼睛很美”,就很抽象。而如果添加上繪色的形容詞,寫成“她的眼睛碧藍,閃動著明亮的眸子,甜甜地望著我”就形象多了。又如,“這完全是多此一舉,就像很好的事情再作改動”,就比較抽象。而莎士比亞寫成“替精煉的黃金鍍金,替百合花上油彩,把香水灑在紫蘿蘭上”就是色彩鮮明的圖畫。高考作文也可以用繪色的方法,使語言形象化。
例如,山那邊有幢湖藍湖藍的木樓,還有一方幽藍幽藍的楓牙嶺。楓葉紅了,紅嘴玉在幽深深的楓樹林里歌唱。
秋天的邊上,黃昏的羽毛飄落在草叢中,一條悠長悠長的小路,鍍滿月光,爺爺和奶奶在乳白色的山霧中扛著鋤頭,姍姍而行。
密密的楓竹林里,紅嘴玉輕輕地歌唱,緊靠竹林邊的小山塘,蒸騰著一般藍幽幽的霧……竹林那邊,桂花正濃……(《爺爺奶奶的秋山情節》)
這段景物描寫十分注意繪畫美,考生巧妙地調配顏色,細膩地描繪秋景,文章意境優美,使人如臨其境,如見其物。寫木樓作者用“湖藍湖藍”來形容,寫“楓牙嶺”用“幽藍幽藍”來描繪,雖然同是藍色,但有深淺之別。楓葉是紅的,紅嘴玉的嘴是紅的,“山霧”是乳白色的,“霧氣”是藍藍的……這是明寫事物的顏色。“楓竹林”“羽毛”“山塘”“小路”“草叢”“桂花”等,讓讀者調動生活經驗去聯想,這是暗寫顏色。明暗交錯,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好一幅五彩繽紛、生機盎然的秋景圖,多么令人神往啊!
②繪態
靜與動同是事物存在的兩種基本方式,我們寫文章要善于選用生動形象的詞語準確地描寫出事物的存在狀態。
靜態
例如,還有蘋果,那馳名中外的紅香蘋果,也是那么鮮艷,那么逗人愛。大金帥蘋果則金光閃閃,呈現出一片黃橙橙的顏色。山楂樹上綴滿了一顆顆紅瑪瑙般的果子,葡萄呢,就更加絢麗多彩,那種叫“水晶”的,長得長長的、綠綠的,晶瑩瑩透明,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來似的,而那種叫紅玫瑰的,則紫中帶亮,圓潤可愛,活像一串串紫色的珍珠。(峻青《秋色賦》)
動態
例如,雨滴墜落下來,它們匯入山腳的溪流,雀躍著。它們順著山勢順著山的引導,奔流著。就像父母牽著跌跌撞撞的孩子教他們走路。
溪流順著山勢的引導進入了河流,河流翻卷起小小的水花,一朵兩朵……像是調皮的孩子在跟父母做著鬼臉、眨著眼睛。而山是沉穩的,山有山的威嚴,看著那河流上的水花,他們只是靜靜地微笑。他們要擔負著樹林、草兒和小鳥甚至人類的生命。所以他們沉重,他們不能陪著河流去玩耍。(峻青《秋色賦》)
動靜相生
例如,河流越來越寬大,望著沉重的大山,它想它應該為大山分擔些沉重,
所以它載起了航船。山望著河流笑了,笑得很舒坦,就像父母看見孩子把家里收拾得整齊后那種微笑。
漸漸的河流來到了平原,它與大山漸行漸遠,大山的影子早已模糊了,但河流的記憶里大山依舊清晰。此時的河流已經能負起很重的大輪船了。
大山在眺望,蜿蜒的河流不知伸向何方,“孩子,路上小心。 贝笊皆谛闹心钪ā端某砷L》)
以動襯靜
例如,園子里靜悄悄的,遠處傳來唧唧的蟲聲,在歌唱愉快的夜晚。從黃浦江邊吹過來的微風,掠過樹梢,吹拂過水面,平靜的水池漾開漣漪,圓圓的月亮和圓圓的燈光仿佛在水中喝醉了酒,搖晃著。映在水池兩邊的樹的倒影,也輕輕擺動。公園里各色各樣的花朵,徐徐吐露著芬香,給微風一吹,四散開來。(周而復《上海的早晨》)
化靜為動
例如,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里。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他們換了四回手,漸望見依稀的趙莊,而且似乎聽到歌吹了,還有幾點火,料想便是戲臺,但或者也許是漁火。(魯迅《社戲》)
③繪聲
描繪人或事物的聲音,可以傳神地寫出事物的特點,人物的個性。
擬聲詞可從聲音方面抓住讀者。俄羅斯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輔導學員寫作時,讓學員用一個句子寫吝嗇紳士給乞丐一個小錢的情景。
學員寫的句子是:
他把一個錢投到乞丐的手里。
下面是經陀斯妥耶夫斯基修改的語句:
他把一個小錢向乞丐投下,叮叮當當地滾到乞丐腳邊。
這個句子動態聲響兼備,讓人想像得到紳士鄙視乞丐的神態和乞丐的可憐。
繪聲、繪色、繪態雖事物外在特征的描寫,真要寫得逼真,還要追求“形神兼備”、“以形傳神”。
參差錯落,靈動自然
語言的“有文采”有時表現為一種變化之美,這種變化集中體現在句式的選用上,即通過長句與短句、整句和散句、肯定句與否定句等多種形式的靈活搭配,追求參差錯落、靈動自然的美感。
①長短交錯
即長句與短句交錯使用。長句與短句是相對而言的。用詞較多,結構較復雜的句子為長句;反之,為短句,長句的修辭效果是表意嚴謹、精確、細致,短句的修辭效果是表意簡潔、明快、有力。長短句交替使用不但表意豐富,增強抒情效果,而且往往產生一種錯落有致的美感。
例如,“我求賢若渴,用人不疑,夜追韓信;你一不知人,二不善任,氣走范增。如此,你眾叛親離,我漸豐羽翼,不納人言,你不見幽王烽火戲諸侯,代價是戎狄胡馬摧雕樓,始皇奢掠黔首,代價是誅秦族萬年遺臭,你一意孤行,我則充分聽取臣子意見。函谷關前,范增勸你強攻,你按兵不動;鴻門宴上,張良讓我謝罪,我以身脫險。項王啊項王,由此看來,只該我大漢并吞八荒,橫掃六合,包舉宇內,席卷天下!保ā队⑿邸罚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uowen/kuaixie/1171107.html
相關閱讀:高考作文寫作技巧:讓語言灑滿七彩陽光
2018中考語文考試滿分作文小技巧指導
快速想象
高考作文擬題重原則之抓技巧先人一籌
中考必看:分班考試作文高分技巧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