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欲采蜜,勿蹴蜂房
人類自然的天性,是做錯事只會責備別人,而絕不會責備自己,我們每個人都是如此的。
我們需要了解,我們要矯正或譴責的人,他也會為自己辯護,而反過來譴責我們的。
尖銳的批評、斥責,永遠不會有效果的。
你所認識的人,你愿意他改變、調整,或是進步嗎?是的,那是最好不過的?墒菫槭裁床粡哪阕约合乳_始呢?從自私的立場來說,從自己開始要比改進別人,獲益得多。
當我們要應付一個人的時候,應該記住,我們不是應付理論的動物,而是在應付感情的動物。
任何一個愚蠢的人,都會批評人,斥責人,和抱怨人。但若要寬恕和了解,那就需在于人格、克己上下功夫了。
不要批評,責怪或抱怨。
(2)與人相處的大秘竅
天底下只有一個方法,可使任何一個人去做任何一件事,你有沒有靜心下來,想過這件事呢?是的,只有這樣一個方法,那是使人愿意去做那一件事。
我能叫你去做任何事情的唯一方法,那就是把你所需要的給你。
人類天性中最深切的沖動,那是成為重要人物的欲望??即尋求自重感的欲望。
如果你告訴我,你是如何得到你的自重感,我就可以告訴你,你是怎樣的人;確定你的性格,對你來講,是樁最重要的事。
人們會為了取得同情、注意,和一種自重感而故意裝病。有些專家宣稱……人可能真的會發瘋,為的是要在瘋狂的幻境中,尋找冷酷的現實世界上所得不到的自重感。
如果有人對自重感,這樣的迫切饑渴,甚至于真的成了精神失常只為獲得它,試想若是在人們尚未瘋癲前,就給他真誠的贊揚,那時你我的成就,又會產生什么樣的奇跡?
司華伯他這樣說:我認為,我在人群中有激發他們熱誠的能力,那是我所具有最大的資源……我充份發展每一個人才能的方法,是用贊賞和鼓勵!
他又說:世界上最容易摧毀一個人志向的,那就是上司所給他的批評。我從來不批評任何人,我只給人們工作的激勵。我是急于稱贊,而遲于尋錯,如果說我喜歡什么的話,那就是誠于嘉許,寬于稱道。
我們照顧了孩子、朋友,和員工們體內所需要的營養,可是我們給他們自尊上所需要的營養,卻又何等稀少。我們給了他們牛排、馬鈴薯等的食物,培植他們的體力,可是忽略了給他們贊賞,和那些溫和的言語。
有些讀者看到這幾句話時,可能會這樣說:這是老套,恭維,阿諛,拍馬屁,我都已嘗試過那些了,一點也沒用………這些對受過教育的知識分子是沒有用的。
當然拍馬屁那一套,是騙不了明白人的,那是膚淺,自私,虛偽的,那應該失敗,而且經常要失敗?墒,有些人對贊賞,出于內心的贊賞,簡直太需要了。
贊賞和諂媚的區別在……那很容易識別出來,贊賞是出于真誠,而諂媚是虛偽的。一個出于由衷,一個出于嘴裹——一個是不自私的,[www.i1766.cn]一個是自私的。一個是為人們所欽佩的,一個是令人不恥而揚棄的。
當我們不在思考某種確定的問題時,常用我們百分之九十五的時間去思考自己。而現在如果停止一刻不去想我們自己,開始想想別人的優點;我們就不必措辭卑賤、虛偽,在話未說出口時,已可以發覺是錯誤的諂媚了。
停止思考我們自己的成就和需要,讓我們去研究別人的優點,把對人的恭維、諂媚忘掉,給予人由哀、誠懇的贊賞。人們對你所講的,將會重視和珍惜,終生藏之背誦……即使你已把這件事忘了很久;可是他還牢牢記著你所說的話。
獻出你真實、誠懇的贊賞。
(3)左右逢源的方法
為什么我們只談自己所要的呢?那是孩子氣的,不近情理的?當然,你注意你的需要,你永遠在注意。但別人對你卻漠不關心。要知道,其它的人都像你一樣,他們關心的只是他們自己。
世界上唯一能影響對方的方法,就是談論他所要的,而且還告訴他,如何才能得到它。
明天你要別人替你做些什么時,你要把那句話記。【妥鬟@樣一個比喻:如果你不愿意你的孩子吸煙,你不需要教訓他,只需告訴他,吸煙可能使他不能參加棒球隊,或是不能在百碼競賽中獲得勝利。
從你來到世界上這一天開始,你所有的每一種舉動,出發點都是為了你自己,都是因為你需要些什么。
行動是由我們基本欲望所產生的……對于未來想要說服人家的人,最好的建議,是無論在商業中、家庭中、學校中、政治中,都要先激起對方某種迫切的需要,若能做到這點就可左右逢源,否則到處碰壁。
明天你要勸說某人去做某件事,在你尚未開口前,不妨自己先問:我如何能使他要做這件事?
如果有一個成功秘訣的話,那就是如何得到對方立場的能力,由他的觀點設想,正同由你的觀點一樣。
今天成千的推銷員,疲倦,沮喪,酬勞不足,徘徊在路上!那是什么原因?由于他們永遠只替他們所需要的打算、著想,而沒有注意到,他們所推銷的是不是我們所需要的東西。如果我們要買我們需要的東西,會自己出去買,原因是我們所注意的是如何解決自己的問題。假如有個推銷員,他的服務和貨物,確實能夠幫助我們解決一個問題,他不必喋喋不休的向我們推銷,我們就會買他的東西。顧客喜歡覺得是自己主動買的,而不是由于推銷才買的。但有很多人,費去一生的光陰在銷售工作,卻不站在買主的立場論事。
如果你會永遠站在別人立場去打算、設想,并由對方的觀點,去觀察事物的趨向,那就是你一生事業轉捩的關鍵。
先激起對方某種迫切的需要,若能做到這點就可左右逢源,否則到處碰壁。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uowen/kuaixie/1191361.html
相關閱讀:高考作文寫作技巧:讓語言灑滿七彩陽光
中考必看:分班考試作文高分技巧攻略
高考作文擬題重原則之抓技巧先人一籌
2018中考語文考試滿分作文小技巧指導
快速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