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二段調研測試卷
考號 班級________姓名__________成績_________
一、,將答案答到答題卡中。(每小題4分,共64分)
1、下列數據中,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
A、人體感到舒適的溫度約為42℃ B、人的脈搏正常跳動一次的時間為2s
C、人步行的速度約為5/s D、物理課本的寬度約為18c
2、在飛行的飛機里的人,看到空中的白云迅速地向后退,他所選的參照物是( )
A、地面 B、高山 C、飛機 D、白云
3、如下圖的符號分別代表小雪、霜凍、霧和冰雹四種天氣現象,其中主要通過液化形成的是( )
A、小雪 B、霜凍 C、霧 D、冰雹
4、某物體第1秒運動1米,第2秒運動2米,第3秒運動3米,則( )
A、物體做勻速運動 B、物體作加速運動
C、物體第2秒的速度是1.5米/秒 D、物體3秒的速度是3米/秒
5、能說明“液體可以傳播聲音”的事例是( )
A、我們聽到雨滴打在雨傘上的“嗒嗒”聲 B、我們聽到樹枝上小鳥的“唧唧”聲
C、將要上鉤的魚被岸邊的說話聲嚇跑 D、人在小溪邊聽到“嘩嘩”的流水聲
6、下圖是分別表示甲 、乙、丙、丁四種物質熔化或凝固規律的圖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種物質是晶體,圖線表示的是熔化過程
B、乙種物質是非晶體,圖線表示的是凝固過程
C、丙種物質是非晶體,圖線表示的是熔化過程
D、丁種物質是晶體,圖線表示的 是凝固過程
7、下列敘述中的“影”,屬于光的反射現象的是( )。
A、立竿見“影” B、畢業合“影” C、湖光倒“影” D、形“影”不離
8、下列現象形成的過程中,吸收熱量的一組是( )
、俅禾,冰雪 融化匯成溪流;②夏天,自來水管“出汗”;③秋天,草叢上凝結出露珠;④冬天,冰凍的衣服晾干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下列關于聲音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震耳欲聾”主要說明聲音的音調高 B、“隔墻有耳”說明固體也能傳聲
C、“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根據音色來判斷D、地震、火山噴發、臺風等都伴有次聲波
10、下列四個實例中,能夠使蒸發減慢的是( )
A、將濕衣服晾在通風向陽處 B、將濕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
C、將新收獲的玉米攤開晾曬 D、將新鮮的黃瓜裝入塑料袋
11、如圖4所示是小明同學用激光燈從空氣中射向水中的照射的光路圖,由于小明一時疏忽,忘記將光路圖中的箭頭標上,同時也沒有標出界面的兩部分介質,由圖可知,你認為應該是( )
A、上面是空氣,②是入射光線 ,③是折射光線
B、上面是空氣,③是入射光線,②是折射光線
C、下面是空氣,③是入射光線,②是折射光線
D、 下面是空氣,②是入射光線,③是折射光線
12、如圖所示的四種現象中,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是
13、以下現象,反映了光的色散現象的是( )。
A、岸邊樹木,水中倒立 B、雨后天空,弧狀光帶
C、水中鉛筆,水面折斷 D、井底之蛙,所見甚小
14、物體放在凸透鏡前,到凸透鏡的距離是16c,此時光屏上得到的是放大的像。則所用的焦距很可能是( )
A、4c B、8c C、10c D、18c
15、甲乙兩同學沿平直路面步行,他們運動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如圖2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甲同學比乙同學晚出發4s.
B、4s-8s內,甲乙同學都做勻速直線運動
C、0-8s內.甲乙兩同學運動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兩同學速度相等
16、小明用凸透鏡先后兩次觀察書本上的字,看到如圖所示兩種情景.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甲圖中成的是實像;乙圖中成的是虛像
B、甲圖中書本在凸透鏡2倍焦距以外;乙圖中書本在凸透鏡l倍焦距以內
C、甲圖中凸透鏡靠近書本,所成的像變;乙圖中凸透鏡遠離書本,所成的像也變小
D、甲圖中成像規律可應用于投影儀;乙圖中成像規律可應 用于照相機
二、題。(每空1分,共14分)
17、如圖是某物質在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由圖可知:其中BC段物質處于 狀態(填“固體”、“液體”或“固液共存”),該物質的熔點是 ℃。
18、右圖是小 磊同學看遠處物體時的光路圖,由圖可知他是__________(填“近視”或“遠視”)眼,如需矯正視力,他應選用的鏡片是__________透鏡。
19、春節晚會上,一群聾啞青年用精美絕倫的舞蹈“千手觀音”給人以美的享受。
(1)如圖所示,觀眾看不見領舞者邰麗華身后站著的其他舞蹈者,這是因為光是__________傳播的。
(2) 觀音演出的過程中,我們雖然沒有看到樂隊卻能分辨出是何種樂器發聲,這主要 是因為不同樂器所發聲音的________是不同的。
(3)電視觀眾看到花座上的干手觀音身披絢麗霞光,這些光是由_________________三原色依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的。
20、五一"節期間,小麗隨父母乘車到大連探望爺爺和奶奶。她們剛剛進站上了車,小麗側臉望去,對面的客車上坐著趙老師,正準備下車跟老師打招呼時,她感覺自己乘坐的客車開動了,無奈她只好放棄了自己的想法。可不大一會,趙老師乘坐的客車離開了車站,而自己乘坐的客車卻沒有動。
(1)小麗認為自己乘坐的客車開動了是以_____________為參照物。
(2)小麗認為自己乘坐的客車沒有開動是以____________為參照物。
(3)這個現象說明 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如圖所示,小明將一枚硬幣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處恰好看不到它.
(1)小明看不到硬幣,這是因為光在均勻介質中沿 傳播;
(2)將平面鏡放到碗邊適當的位置,小明在A處通過平面鏡看到了硬幣的虛像,這是利用了光的 現象;
(3)沿碗壁緩緩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處也能看到硬幣的虛像,這是利用了光的 現象.
三、作圖與實驗題。(共19分)
22、如圖7所示,物體A的長度為_______c。圖8中秒表讀數為___________s。
23、(1)如圖甲所示,電視遙控器對著天棚N也能調控電視機。圖中從A點發出的光經天棚N反射后入電視機的接收窗口B,試畫出其光路圖。(2)、完成圖乙的光路圖。(4分)
24、在做“探究水 的沸騰”實驗中,小華使用的實驗裝置如圖14,根據實驗數據作出的“溫度—時間”圖像如圖15。
(1)從圖15中可知實驗測得水的沸點是 ℃。
(2)水在沸騰過程中,溫度將 。ㄟx填“升高”、“降低”或“不變”),并看到有“白氣”不斷從燒杯中冒出,這些“白氣”是由于水蒸氣 。ㄌ顚懳飸B變化名稱)而產生的。
25、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的實驗裝置,關于這個實驗:
(1)應選擇_ ____來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填“平面鏡”或“平板玻璃”);
(2)如果在像A'的位置放一個光屏,在光屏上_____承接到像A'(填“能”或“不能”),說明平面鏡成的 像是_____像;
(3)當蠟燭向靠近鏡面的方向移動時像的大小將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4)如圖是小軍本人,他在進行實驗時,從鏡中也觀察到了自己的像.那么他在鏡中看到自己的像應是圖中的_____(填序號).
26、在利用光具座進行凸透鏡成像的實驗探究中 :
(1)如圖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經過凸透鏡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圖可知,該凸透鏡的焦距是 c。
(2)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光具 座上,點燃蠟燭后,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請你指出其中一條可能的原因: 。若在實驗中發現光屏上所成的燭焰的像偏上,為了能使燭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應向______調節燭焰的位置。
(3)如果將蠟燭在乙圖的基礎上遠離透鏡,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應向 (選填“靠近”或“遠離”)透鏡的方向移動。在此過程中燭焰像的大小變化情況是__________。
四、(4分)
27、一名同學騎自行車從家路過書店到學校上學,家到書店的路程為1 800 ,書店到學校的路程為3 600 當他從家出發到書店用時5 in,在書店等同學用了1 in,然后二人一起又經過了12 in到達學校。求:
(1)騎車從家到達書店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這位同學從家出發到學校的全過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107246.html
相關閱讀:2013八年級上學期物理期末試卷
2018-2019學年第一學期初二物理上期中試卷(張家港市梁豐初中有
2013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三章聲的世界測試題(附答案)
北京西城區2018年八年級物理下冊期末試卷(含答案新人教版)
2015年八年級物理上冊單元清四試題(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