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聲現象 檢測題
(時間:45分鐘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36分)
1. 唐詩《楓橋夜泊》中的名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中包含著聲學知識。對其中聲現象的解釋中,錯誤的是( 。
A.鐘聲是由鐘的振動產生的
B.船上的人根據音色知道是鐘發出的聲音
C.鐘聲通過空氣傳播到客船
D.船上的人根據音調知道是鐘發出的聲音
2. (2018•廣州中考)琴弦H比琴弦L每秒內振動次數多,推斷此時H比L發出的聲音( )
A.音調高 B.音調低 C.響度大 D.響度小
3. (2018年•湖北宜昌中考)如圖1所示,同學們自制了一件小樂器,在8個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裝有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樣大小的力敲擊8個玻璃瓶,會發出不同的聲音。這“不同的聲音”主要是指聲音的( )
A.音調 B.振幅 C.音色 D.響度
4. (2018年•廣州中考)甲聲音波形如圖2所示,把音調比甲高的乙聲音輸入同一設置的示波器,乙聲音波形是圖3中 的哪一幅( )
5. (2018•湖北隨州中考)如圖4所示,在探究“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實驗中,將正在發聲的音叉緊靠懸線下的輕質小球,發現小球被多次彈開。這樣做是為了( )
A.使音叉的振動盡快停下來
B.把聲音的振動時間延遲
C.把音叉的微小振動放大,便于觀察
D.使聲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聲
6. (2018年•廣州中考) 如圖5所示,相同的水下錄音裝置 、 錄下在海里同一位置的鯨發出的同一段聲音。 錄到的有高、低音, 錄到的只有低音。由此可以推測:在海洋中能傳播較遠距離的聲音是( )
圖5
A.頻率較低的
B.音調較高的
C.能量較小的
D.響度較小的
7. 以下利用了超聲波的反射來獲取信息的是( 。
A.大象的“聲音”交流
B.蝙蝠的“回聲”定位
C.外科醫生對結石病人的“超聲”排石
D.站在天壇中的圜丘壇最上層中央的圓石上面說話,會感到聲音特別洪亮
8. 新年聯歡會,一位同學手持一面小鼓,置于點燃的蠟燭附近,鼓面面對燭焰,敲響小鼓,周圍同學看到燭焰隨著鼓聲舞動。對這一現象解釋不正確的是( 。
A.鼓聲是由鼓面振動產生的 B.燭焰舞動說明聲音可以傳遞能量
C.鼓面振動產生的是超聲波 D.周圍同學聽到的鼓聲是由空氣傳來的
9. 人們把頻率低于20 Hz的聲波叫次聲波,高于20 000 Hz的聲波叫超聲波。下列事實中,應用了次聲波的有( 。
A.用聲吶探測海洋深度 B.蝙蝠確定目標的方向和距離
C.海豚判斷物體的位置和大小 D.用儀器監聽海嘯
10. (2018年•山東威海中考) 近年,全國各地掀起跳廣場舞的熱潮。廣場舞有益身心健康,但也影響周圍居民的生活。為避免給周邊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擾,下列措施合理有效的是( )
A.調節音響的音量,使聲音的音調不要太高
B.居民關閉門窗,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
C.在廣場上安裝噪聲監測裝置,以阻斷噪聲的傳播
D.晚八點半以后停止跳廣場舞,以防止噪聲的產生
11. (2018年•武漢中考) 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聲速的大小只跟介質的種類有關
B.超聲波和次聲波統稱聲音
C.人聽到聲音是否響亮只跟發聲體發聲時的響度有關
D.聲不僅可以傳遞信息,還可以傳遞能量
12. (2018•長沙中考)2018年5月21日,長沙“橘洲音樂節”在洋湖濕地公園開唱,“情歌王子”張信哲的傾情演唱,引發現場數千觀眾大合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歌聲通過空氣傳入現場觀眾的耳朵
B.現場觀眾大合唱的聲音比張信哲的聲音傳播速度更快
C.歌手通過麥克風來提高聲音的音調
D.現場觀眾根據響度來識別不同伴奏樂器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0分)
13. (2018年•福州中考)把正在發聲的音叉插入水中,會看到如圖6甲所示的現象,說明聲音是由物體的_______產生的。如圖6乙所示,把正在發聲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聽到的鈴聲越來越小,由此推理可以得出:______不能傳聲。
圖6
14. 初春時節,柳樹發芽,你可以折根柳條,把皮和芯擰松,抽出木芯,用刀把嫩皮的兩端修齊,就制成了“柳笛”!傲选卑l出悅耳的聲音是由_______振動產生的。用力吹柳笛發出的聲音響度________;相比較細而短的“柳笛”發出的聲音音調________。
15. (2018•湖北黃岡中考)為了保證城市正常供水、減少水資源浪費,素有“城市血管醫生”的聽漏工常常在凌晨一點左右、大街上車輛稀少時,利用聽音棒檢查地下水管是否漏水(如圖7)。選擇在凌晨且車輛稀少時段檢查是為了________。利用聽音棒可以使聽到的聲音更________(選填“高”或“大”)些。
圖7 圖8
16. (2018年•河南中考)如圖8是用一個紙盒、兩支筆和四根寬窄不同的橡皮筋制作的“橡皮筋吉他”。撥動 四根橡皮筋,______的音調最高。用大小不同的力撥動同一根橡皮筋,橡皮筋發聲的________不同。
17. 中醫經常通過“望、聞、問、切”四步診法來診斷。其中______是最早利用聲音診斷病情的例子。醫生還經常用聽診器為病人診病,其中聽診器運用了聲音_____(選填“具有能量”或“傳遞信息”)的道理;來自患者的聲音通過橡膠管傳送到醫生的耳朵,這樣可以提高聲音的______(選填“音調”或“響度”)。
18. (2018•哈爾濱中考)如圖9所示,“曾侯乙編鐘”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套大型編鐘。用鐘錘敲擊編鐘,編鐘會因________而發出聲音,輕敲或重敲編鐘同一位置所發出聲音的________不同(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
圖9
19. (2018年•山東濟寧中考)小夏在研究口琴的發聲原理時,拆掉了口琴外殼,發現在氣孔
邊分布著長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銅片(如圖10所示)。吹口琴時,在氣流的沖擊下,銅片振動,發出聲音。對不同氣孔吹氣,改變了聲音的________;在同一氣孔處用不同的力度吹氣,改變了聲音的_______。
圖10
20. (2018•江西中考)“大媽廣場舞,吵得我好辛苦”,說明健身的同時,也產生了噪聲,為了共建和諧社會,社區委員會與大媽溝通,跳舞時:
(1)調小音量,屬于在________處減弱噪聲;
(2)社區居民關閉門窗,屬于在__________中減弱噪聲。
21. (2018年•山東聊城中考)端午節期間,鄭能隨父母到山區爬山,他向著遠處的山崖大喊一聲,約1.6 s聽到回聲,他們距山崖大約________m,聲速按340 m/s計算。聲音在空氣中以_________的形式傳播。
三、簡答題(每題6分,共18分)
22. 平時我們在電視上看到敲擊樂的表演,現在給你同樣的玻璃瓶若干個、水、線和一根小木棒。要求你用以上的器材自制一敲擊樂器并進行演奏,并說出你這樣做的原理。
23. 在一次校園歌詠比賽時,小鵬同學發現女生的聲音尖而細,男生的聲音低沉而有力,你能告訴他這是為什么嗎?
24. 蜜蜂帶著花蜜飛的時候,它的翅膀平均振動頻率是300 Hz,而不帶花蜜飛的時候,翅膀平均振動頻率是440 Hz,有經驗的養蜂人能辨別出蜜蜂是飛出去采蜜,還是采了蜜飛回蜂房。你能解釋這個現象嗎?
四、計算、探究題(25題12分,26題14分,共26分)
25. 回顧實驗和探究(請將下列實驗報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寫完整):
探究影響音調高低的因素:?
過程 把鋼尺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撥動鋼尺,聽聲音并觀察鋼尺振動的快慢;改變_________,再做幾次實驗
方法 幾次實驗中,使鋼尺振動的_________相同,這里運用了_________法
26. 汽車沿一平直公路以20 m/s的速度行駛,其正前方有一座山崖,當汽車經過某處時,駕駛員按響喇叭,2 s后聽到回聲,求按喇叭時距山崖有多遠?(𝜐聲=340 m/s)
第二章 聲現象 檢測題參考答案
1. D 解析:鐘聲是由鐘的振動產生的,選項A正確。船上的人是根據音色知道是鐘發出的聲音,而不是根據音調,選項B正確,選項D錯誤。鐘聲是通過空氣傳播到客船的,選項C正確。本題選錯誤的選項,所以選D。
2. A 解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物理學中,物體振動的快慢用每秒內振動的次數來描述,即頻率。已知音調與發聲物體振動的快慢有關,物體振動越快,音調就越高,故物體每秒內振動次數越多,聲音的音調越高,由于琴弦H比琴弦L每秒內振動次數多,所以H比L發出的聲音音調高,故A選項符合題意。
3. A 解析:聲音有三個基本特征:音調、響度和音色。音調表示聲音的高低,由發聲體振動的頻率決定;響度表示聲音的大小,由振幅和距離發聲體的遠近決定;音色表示聲音的品質,由發聲體的材料和結構決定。本題中用同樣大小的力敲擊裝有不同高度水的玻璃瓶時,玻璃瓶和水振動發聲,水的高度不同,玻璃瓶振動的頻率不同,音調不同,故A選項正確。
4. B 解析:音調的高低是由振動的頻率決定的,頻率越高,音調也越高。把音調比甲高的乙聲音輸入同一設置的示波器,乙聲音的波形頻率比甲波形的頻率高,故B選項正確。
5. C 解析:在該探究實驗中,音叉的振動比較微小,不容易觀察到,用小球的跳動來顯示音叉的振動,會更明顯,這是實驗中常用的轉換法。
6. A 解析:在海里同一位置的鯨發出的同一段聲音,距離較近的 錄到的有高、低音,而距離較遠的 錄到的只有低音,這說明低音(音調較低的聲音)在海洋中傳播的距離較遠,音調的高低是由頻率決定的,頻率越高,音調也越高,所以在海洋中能傳播較遠距離的聲音是頻率較低的,故A選項正確,B選項錯誤。距離聲源越遠,能量和響度都會減小,所以能量和響度越小的聲音傳播的距離越近,故C、D選項均錯誤。
7. B 解析:選項A,大象的“聲音”是一種次聲波,人類聽不到大象之間交流的聲音,選項A不符合題意。選項B,蝙蝠能發射超聲波,并利用反射回來的超聲波確定障礙物的大小、距離等信息,選項B符合題意。選項C,外科醫生對結石病人的“超聲”排石是利用了超聲波能傳遞能量,選項C不符合題意。選項D,站在天壇中的圜丘壇最上層中央的圓石上面說話,因為壇面光滑,聲波得以快速地向四面八方傳播,碰到周圍的石欄,反射回來,與原聲匯合,因此我們聽到的聲音特別洪亮。人的說話聲不屬于超聲波,選項D不符合題意。
8. C 解析:敲響小鼓時,鼓面振動,產生聲音,聲音能傳遞能量,使燭焰跳動。聽到的鼓聲是通過空氣傳播到同學耳朵里,這說明聲音的頻率在人的聽覺頻率范圍內,不是超聲波或次聲波。選項C符合題意。
9. D 解析:聲吶,又稱超聲雷達,利用超聲波來探測海洋深度,選項A不符合題意。蝙蝠發出超聲波來定位,選項B不符合題意。海豚也可以發出超聲波,利用超聲波來判斷物體的位置和大小,選項C不符合題意。海嘯可以發出次聲波,用儀器監測次聲波,可以為海嘯預警,降低海嘯帶來的災害,選項D符合題意。
10. D 解析:調節音響的音量,是改變了聲音的響度,不是改變音調,A選項錯誤;居民關閉門窗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B選項錯誤;在廣場上安裝噪聲監測裝置,只是監測噪聲的大小,沒有阻斷噪聲的傳播,C選項錯誤;停止跳廣場舞是在聲源處控制噪聲的產生,D選項正確。
11. D 解析:聲速的大小與介質的種類和介質的溫度有關,故A選項錯誤;通常,將人類能聽到的聲稱為聲音,將聲音、超聲波、次聲波統稱為聲,故B選項錯誤;人聽到聲音是否響亮跟發聲體發聲時的響度和距離發聲體的遠近有關,故C選項錯誤;聲既可以傳遞信息,也可以傳遞能量,故D選項正確。
12. A 解析:歌聲是通過空氣傳入現場觀眾的耳朵的,A選項正確;聲音在同種均勻介質(空氣)中傳播速度是相同的,B選項錯誤;歌手通過麥克風來提高聲音的響度而不是音調,C選項錯誤;現場觀眾根據音色來識別不同伴奏樂器而不是根據響度,D選項錯誤。
13. 振動 真空 解析:正在發聲的音叉插入水中能濺起水花,說明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逐漸抽出玻璃罩內的空氣時,玻璃罩內的空氣越來越少,聽到的鈴聲越來越小,由此推理假如玻璃罩內沒有空氣,將聽不到鈴聲,說明真空不能傳聲。
14. 空氣柱 大 高 解析:柳笛發出悅耳的聲音是柳笛內的空氣柱振動發聲的。用力吹柳笛,空氣柱振幅大,響度大。細而短的柳笛內,空氣柱質量小、體積小,容易振動,振動頻率大,音調高。
15. 減少噪聲干擾(或確保自身安全) 大
解析:水管的漏水聲響度太小,白天街道上汽車的鳴笛聲、行人的嘈雜聲等會影響聽漏工的工作,同時白天車輛多,行駛速度大,對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所以選擇在凌晨且車輛稀少時段檢查,一方面可以減少噪聲干擾,另一方面也可以確保自身安全;利用聽音棒可以減少聲音的分散,增大響度,可以使聽到的聲音更大。
16. 響度 解析:四根橡皮筋的長度相同, 橡皮筋最細,越細的橡皮筋振動頻率越大,音調越高,所以 橡皮筋的音調最高;撥動同一根橡皮筋時,用力越大,橡皮筋振動的振幅就會越大,發出的聲音響度就越大。
17. 聞 傳遞信息 響度 解析:中醫中的“望、聞、問、切”四步診法中,“聞”是聲音傳遞信息的典型應用。醫生用聽診器為病人診斷,是因為聲音能傳遞信息。來自患者的聲音通過橡膠管傳送到醫生的耳朵,橡膠管減少了聲音的分散,提高了響度。
18. 振動 響度 解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用鐘錘敲擊編鐘,編鐘就會振動,從而發出聲音;輕敲或重敲編鐘的同一位置,由于編鐘受到的力大小不同,所以編鐘的振動幅度不同,而聲音的響度與物體振動的幅度有關,故發出聲音的響度不同。
19. 音調 響度 解析:吹口琴時,聲音是由銅片的振動產生的,對不同氣孔吹氣,振動銅片的長短、厚薄都不同,銅片的長度越短、厚度越薄,振動頻率就越大,而發聲體的振動頻率只影響音調,所以對不同氣孔吹氣,改變了聲音的音調;在同一氣孔處用不同的力度吹氣,所用力度越大,銅片的振幅越大,而振幅只影響聲音的響度,故是改變了聲音的響度。
20. (1)聲源 (2)傳播過程 解析:(1)減弱噪聲的途徑有三種:一是在聲源處減弱;二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三是在人耳處減弱。調小音量,聲音的響度變小,這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2)關閉門窗,可使聽到的聲音變小,這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21. 272 聲波 解析:聲音從人傳到山崖的時間: ,由公式 得出此人與山崖之間的距離 ;聲音在空氣中以聲波的形式傳播。
22. 器材:玻璃瓶四個、水、木棒。
演奏過程:玻璃瓶中倒入不同量的水,用木棒敲擊,就能發出:dou(1)、ruai(2)、mi(3)、fa(4)。
這樣做的道理是:振動的頻率越高,音調越高。
23. 一般女生的聲帶薄而窄,氣流沖擊聲帶發聲時,聲帶振動較快,但是振幅不大,所以音調高,響度小,聽起來尖而細;而男生的聲帶厚而寬,發聲時振動較慢,但振幅較大,所以,音調低,響度大,聽起來這種聲音低沉而有力。
24. 因為蜜蜂翅膀平均振動頻率不同,所以它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也不同,蜜蜂帶著花蜜飛的時候,它的翅膀平均振動頻率是 ,頻率低,音調低;不帶花蜜飛的時候,翅膀平均振動頻率是 ,頻率高,音調高;有經驗的養蜂人根據音調的高低,辨別出蜜蜂是飛出去采蜜,還是采了蜜飛回蜂房。
25. 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 幅度(或振幅) 控制變量 解析:音調的高低取決于物體振動的頻率,振動的頻率越高,音調越高,所以在探究影響音調高低與振動頻率的關系時,要控制振動的振幅等其他因素相同,只是振動的頻率不同,這里運用了控制變量法。
26. 解:在 的時間內,汽車行駛的距離: ,
聲音傳播的距離: ,
設按喇叭時汽車到山崖的距離為s,則: ,
所以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1155619.html
相關閱讀:2018-2019學年第一學期初二物理上期中試卷(張家港市梁豐初中有
2013八年級上學期物理期末試卷
北京西城區2018年八年級物理下冊期末試卷(含答案新人教版)
2015年八年級物理上冊單元清四試題(附答案)
2013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三章聲的世界測試題(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