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課 革命先行者孫中山
1.下圖中誓詞最早出現于( )
A.1894年
B.1895年
C.1905年
D.1911年
2.1895年1月下旬,孫中山與楊衢云、陳少白、陸皓東、鄭士良等積極籌建革命組織。2月21日,興中會總會在□□宣告成立,通過了修訂的《興中會章程》。下列適合填入空白處的內容是( )
A.上海 B.東京
C.武昌 D.香港
3.紀念郵票是為紀念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而專門發行的郵票。下列各
項中,對下圖紀念郵票中的人物表述有誤的是( )
A.他自命為“洪秀全第二”
B.他創建了興中會
C.他曾上書李鴻章
D.他創建了光復會
4.孫中山在中國同盟會的機關刊物的發刊詞中把同盟會的綱領闡發為三民主義。此“機關刊物”指的是( )
A.《知新報》 B.《新青年》
C.《時務報》 D.《民報》
5.孫中山將同盟會的政治綱領闡述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合稱“三民主義”。以下各項中,最能體現“民生主義”的是( )
A.“驅除韃虜” B.“恢復中華”
C.“創立民國” D.“平均地權”
6.許多史學家認為:從實力上看,孫中山與洪秀全相比,相差不知幾千萬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國不亡于洪秀全,卻亡于孫中山,這主要原因是孫中山提出了順應時代要求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綱領。這個綱領是( )
A.師夷長技以制夷 B.自強、求富
C.三民主義 D.民主與科學
7.三民主義是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綱領,這是因為( )
①它表達了資產階級在政治上、經濟上的利益和要求、谒从沉酥袊嗣褚竺褡濯毩⒑兔裰鳈嗬墓餐竿、鬯菑氐椎姆吹鄯捶饨ǖ木V領、軐O中山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者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8.請結合下列資料進行相關問題的探究。
【表格“顯”事跡】
孫中山大事記(部分)
時間 史實
1894年 上書直隸總督、北洋大臣__________-,提出“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的改革主張,但未被接受。11月,在檀香山聯合華僑,成立__________,號召“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
(1)根據所學知識,請你將孫中山大事記中空白處的內容補充完整。
【圖書“現”思想】
圖一 圖二
(2)圖一、圖二著作出現的共同背景是什么?它們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答案
1.A 解析:1894年11月,孫中山在檀香山聯合華僑,成立興中會,提出“振興中華”的宗旨,號召“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故選擇A項。
2.D 解析:1895年,孫中山回到香港,聯絡陸皓東等人成立香港興中會總會,同時開展籌款、聯絡會黨和軍隊等秘密工作,準備在廣州發動武裝起義,建立革命據點,故選擇D項。
3.D 解析:光復會,由蔡元培、徐錫麟、陶成章等在上海組織成立,蔡元培任會長,是江蘇、浙江、安徽一帶勢力最大的革命團體,故選擇D項。
4.D 解析:1905年中國同盟會在日本東京成立,孫中山在中國同盟會的機關報《民報》的發刊詞中,把中國同盟會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十六字政治綱領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合稱“三民主義”,故選擇D項。
5.D 解析:民生主義就是“平均地權”,即核定全國地價,國家根據核定地價征收地租稅,同時逐步向地主收買土地,實現土地國有,解決貧富不均等問題,故選擇D項。
6.C 解析:三民主義是孫中山領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指導思想,故選擇C項。
7.A 解析:中國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綱領是由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孫中山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者與題干設問無直接關系,③④不符合題意,B、C、D三項排除,故選擇A項。
8.(1)李鴻章 興中會 (2)共同背景:《辛丑條約》簽訂后,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國內革命情緒日趨高漲。影響:使資產階級革命思想得到迅速傳播。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1116711.html
相關閱讀:2015年龍巖小池中學八年級歷史上冊期期中質量檢測(新人教含答案
八年級歷史上冊期末考試試題(有答案)
北師大版初二上冊歷史期末試卷
2013年八年級下學期歷史期中試題(泰州海陵有答案)
第二單元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測試卷(附詳解岳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