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8-2019學年度第一學期八年級歷史期中試卷(附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八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蘇州市高新區2018-2019學年度第一學期
期中測試卷
          八 年 級 歷 史  2018年11月
(滿分:50分    考試時間:50分鐘)
一、選擇題: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右圖是某城市的一座雕塑:一雙大手把一根煙槍折為兩段。此雕塑是為了紀
  念在這里發生的一次轟轟烈烈的反對外國毒品走私的運動。這一雕塑應該建在
 A.廈門            B.虎門            C.澳門           D.江門
2、在談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
   都要矮小時,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龔書鐸說:是因為“在他手上打了敗仗丟
   了土地,沒有面目見先帝”。這里所說的“土地”是指
 A.廣州           B.香港島         C.臺灣          D.遼東半島
3、費正清在《中國:傳統與革命》中稱:“在中國近代史上,沒有哪一段插曲比鴉片戰爭為譴責‘帝國主義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它成為中國人對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幾乎整整一個世紀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滿情緒的內容。除了從這一角度看鴉片戰爭外,還有必要將其放到近代歷史的主要趨勢之中去觀察”。在該“趨勢”背景下,費正清認為
 A.鴉片戰爭是西方工業文明的擴張     B.侵略者是歷史發展過程中的進步者
 C.鴉片戰爭阻礙了中國現代化歷程     D.鴉片戰爭是近代中華民族災難開端
ZXXK]
4、陳旭麓在《近代中國的新陳代謝》中寫道:“對于中國人來說,這場戰爭是一塊界碑。它銘刻著中世紀古老的社會在炮口逼迫下趕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边@主要是因為
  A.中國開放了通商口岸        B.中國社會性質發生了變化x 
  C.簽訂了不平 等條約        D.中國戰敗了
5、馬克思說:俄國在戰爭中,不花費一文錢,不出動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個參戰國在中國獲得的好處都要多。十九世紀中期,俄國在中國獲得的主要“好處”是
 A.取得協定關稅特權                 B.獲取了中國大量賠款
 C.割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             D.強迫中國開放通商口岸
6、《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入中國后,國人在某一茶館中談論,其中不正確的是
 A.日本要這么多賠款,中國砸鍋賣鐵也不夠給
 B.日本人比英國人的胃口還大,這條約比《南京條約》厲害多了
 C.日本人要在中國開廠,我們這些辦廠的人日子更難過了
 D.聽說有的青年去了日本,研 究日本強大的原因,還成立了興中會
7、《辛丑條約》簽訂后, 美國公使田貝說:“事實上,外國公使成為中國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而可以“任意斥責對待外國人不稱職的中國官吏”。這表明
 A.美國取得了在華勢力的優勢        B.帝國主義完成了對中國的瓜分
 C.外國公使幫助清政府管理官吏        D.清政府完全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
8、洋務派認為“自強以練兵為要,練兵又以制器為先”。在洋務運動中能體現“制器為先”的是
 
9、歷史學家陳旭麓認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極大的困難中產生的。一百多年來,中華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鴉片戰爭后,漸知諸事不如人,只有學習西方。第二次則是反思何以學了西方仍然失敗!逼渲小暗诙畏此肌卑l起者是
 A.地主階級洋務派                     B.資產階級維新派   
 C.資產階級革命派                     D.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者
10、有資料記載:新政措施頒行后,山西省成立了府務局,負責承辦全省的礦務、鐵路,還集股白銀45萬兩開設紡紗、織布廠,引入機器生產。材料說明維新變法
 A.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地方近代產業的發展     B.促進了人們的思想啟蒙
 C.法令在山西落實得最好           D.促使中國開始引入機器生產
11、右圖中的人物是在19世紀末我國的一次變法運動中被殺害的,這次變法的主要內容有
  ①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                     ②開辦新式學堂 
  ③創辦報刊,開放言論                       ④訓練新式軍隊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 ②④               D.①③④
12、2018年是中華民國成立100周年。中華民國的創立者孫中山于1925年在北京逝世。按照民國紀年的方法計算,1925年應該是民國哪一年
 A.民國12年          B.民國13年          C.民國14年          D.民國15年
13、中山陵平面呈“警鐘形”意在“喚起民眾”整個建筑樸實堅固,合于中國傳統觀念,又符合孫中山的氣概和精神。孫中山的下列哪些活動和功績“喚起了民眾”:
 ①成立興中會;②創建中國同盟會;③提出“三民主義”;④建立了中華民國;⑤推翻了封建帝制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14、辛亥革命是在一片勝利的“歡呼”聲中失敗的,這里的“勝利”主要指的是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成立了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一一同盟會
 C.成立了中華民國                           D.推翻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治
15、參加過辛亥革命的吳玉章曾說過:“從前皇帝自稱為天子,如果有人說皇帝是強盜,可以打倒,別人一定把他看作瘋子。孫中山就曾經是一個被人家看作是瘋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擁護別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瘋子!背霈F這種變化的根本原因是
 A.辛亥革命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B.辛亥革命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
 C.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         D.辛亥革命改變了中國的社會性質
16、甲午戰后,改良派和革命派在中國政治舞臺上相繼登場,他們以各自的斗爭形式表現出各自的政治面貌。改良派和革命派的主張相同點有 
 A.推翻清政府,實行民主共和                 B.向西方學習,走資本主義道路
 C.革故鼎新,實行君主立憲                   D.徹底批判封建專制思想
17、李大釗在北京大學的一次演講中說:“我老老實實講一句話,這回戰勝的,不是聯合國的武力,是世界人類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國的軍閥或資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新紀元的世界改造,就是這樣開始。資本主義就是這樣失敗,勞工主義就是這樣戰勝!崩畲筢摰难葜v與下列文章宣傳的思想是一致的
 A.《警告青年》        B.《狂人日記》       C.《庶民的勝利》      D.《萬國公報》
18、“女學生已經開始覺悟,抵制學校開設的‘列女傳’。在操場的樹蔭下,在宿舍里,他們常常聚在一起,爭得面紅耳赤,后來由爭論變成抗婚、逃婚,以實際行動反抗舊禮教,爭取婚姻自由!边@則材料反映的現象與新文化運動內容聯系最緊密的是
 A.提倡民主,反對專制                        B.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C.提倡科學,反對迷信                        D.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
19、張豈之《中國歷史•晚清民國卷》中如此評論“……新文化運動狂飆,猛烈地沖擊了千百年來束縛中國人心智的道德、倫理觀念及建構其上的政治意識,……其對傳統文化糟粕的批判和對西方思潮的大量引入,造就了一大批具有自由觀念和開放意識的青年,對于民國政治、思想和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弊髡叩挠^點是
 A.新文化運動禁錮人們的思想             B.新文化運動反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批判
 C.新文化運動促使了民眾的覺醒                D.新文化運動反對大 量引入西方文化
20、下列哪些事件促進了西方資產階級思想和文化在中國的傳播
  ①洋務運動       ②戊戌變法       ③義和團運動        ④辛亥革命        ⑤新文化運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
二、判斷題:正確的填涂A,錯誤的 填涂B(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1分,共6分)。
21、甲午中日戰爭之后,為了賠償日本商人在戰爭中工廠的損失,清政府接受日本提出的割地、賠款、開放通商口岸等屈辱條件,清政府長期實行的閉關鎖國政策宣告結束。
22、左宗棠不僅在洋務運動中創辦了一些民用企業,更在清末武力收復了被侵占的xq全境,
23、1905年,北京城一茶館里有三位當地居民在聊天,張三說:“我看見譚嗣同赴法場。”李四說:“我參加過義和團!蓖跷逭f:“我家住在東交民巷!彼麄冋f的都符合歷史事實。
24、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根本目的是建立勞動人民掌權的國家。
25、有一幅對聯 :“白話通神,紅樓夢、水滸,真不可思議;古文討厭,歐陽修、韓愈,是什么東西”,該對聯的作者有可能參加了新文化運動。
26、1917年,俄國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人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先驅者是陳獨秀。
三、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
27、1862年,洋務派興辦的   ▲    培養了大批翻譯人才;甲午戰爭的黃海大戰中致遠艦管帶  ▲   
  沉著應戰,與二百余名戰士壯烈犧牲。
28、  ▲  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揭開維新變法運動序幕的是  ▲  。
29、《中外紀聞》是資產階級維新派成立的革命團體       ▲    的機關報;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創辦的機關刊物是    ▲      。
四、材料解析題、問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
30、170年前,英國侵略者的堅船利炮轟開了中國的大門,五千年文明古國從此慘遭帝國主義列強鐵蹄的蹂躪,中國人民前赴后繼,不屈不撓,譜寫了一曲曲悲壯激越的近代史詩。如果你作為一名記者,回到一百多年前,將你見到的這幅交織著腥風血雨的歷史畫卷告訴世人。
 
 (1)圖一中列強從海上“轟開了中國的大門”指哪場戰爭?制造圖二慘景的強盜是誰?圖三的厄運是哪場戰爭造成的?(3分)


 (2)在侵 略者的炮口震撼下,清王朝被迫與列強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請你指出導致近代中國屈辱歷史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分)


 (3)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并聯系自己的體會寫一句“我的感悟”。(1分)


31、19世紀中期以來,仁人志士為了民族的復興進行了不懈探索。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傳來,舉國嘩然。……“救亡圖存”成為當時最高亢的呼聲?涤袨、梁啟超等掀起了維新變法運動。
《劍橋中國晚清史》:“盡管維新運動沒能達到它的政治目標,但它所引起的思想變化卻對中國的社會和文化有著長期的和全國規模的影響。”
    材料二:“九十年以前,在中國這塊古老的土地上,爆發了一場對中國歷史進程產生重大影響的革命!壬钦驹跁r代前列的歷史偉人,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者,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他為追求民族獨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貢獻了畢業精力!
——前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2001年10月9日的講話
    材料三:要帝制不再發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穩……非先將國民腦子里所有反對共和的舊思想,一一洗刷干凈不可。                             ——陳獨秀《舊思想與國體問題》
 請回答:
 (1)依據材料一,指出維新變法運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這場運動有何積極作用?(2分)


 (2)材料二中的“先生”指誰?“先生”領導這場革命的指導思想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中陳獨秀等先進分子為了將“國民腦子里所有反對共和的舊思想”洗刷干凈,發起了哪一場運動?(1分)


 ⑷結合以上三則材料和所學知識,說明這些運動反映的共同主題。(1分)


32、“知西來大勢,識外國文明,想效法自強”,透過李鴻章洋務歷程,體驗洋務自強的艱辛。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題。(6分)
    材料一:李鴻章正是在上海戰場親眼 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從一個傳統的中國士人,轉變為西方技術的終身信徒。他在寄給老師曾國藩的信函中自信地寫道:“炮力所穿,無孔不入……西洋炸炮,戰守攻具,天下無敵”。                         ——摘自《外國人評點李鴻章》
    材料二:創辦輪船招商局使“內江外海之利,不致為洋人盡占”,三年多時間,外輪損失一千三百多萬兩(白銀),美國旗昌行不堪賠累,被招商局歸并!袊Y本能挫敗洋商,這在當時曾被視為“創建之事” 。                        ——摘自《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教師教學用書》
    材料三:李鴻章辦了多年洋務之后,在給曾國藩的信中寫道:“惟中國政體,官與民、內與外均難合一……抑實不如日本。”后來,曾為洋務運動旗幟的江南制造總局,被日軍侵占,更名為“三菱重工株式會社江南造船所”。                                 ——摘自《外國人評點李鴻章》
(1)根據材料一指出李鴻章 學習西方技術的直接原因是什么?(1分)

(2)根據材料二概括輪船招商局在經濟方面起到的作用。(1分)

(3)根據材料三分析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向富強的原因有哪些?(2分)

(4)根據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洋務運動的目的(1分),并從近代化角度簡要評價李鴻章。(1 分)
蘇州市高新區2018-2019學年度第一學期
期中測試答卷
          八 年 級 歷 史  2018年11月
三、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
27、                                                
28、                                                
29、                                                
四、材料解析問答題:結合材料以及所學知識,根據設問,回答問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


蘇州市高新區2018-2019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測試卷
               八  年  級  歷   史  參  考  答  案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
  題1分,共 2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A B C D D A B A A C D C C B C D C D

二、判斷題:判斷正誤,并在答題卡相應的方框內填涂,正確的填涂A,錯誤的填涂B(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1分,共6分)。
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B B B B A B

三、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
27、京師同文館;鄧世昌
28、洋務運動;公車上書
29、強學會;《民報》

四、材料解析問答題:結合材料以及所學知識,根據設問,回答問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
30、⑴鴉片戰爭;英法聯軍;八國聯軍侵華戰爭(3分)
⑵根本原因:清朝腐朽沒落的封建制度和綜合國力衰弱。(答對一點得2分)
⑶落后會挨打;發展才是硬道理;今天的中國要與時俱進,提高綜合國力。(符合題意,言之有理,任答一點得1分)。

31、⑴救亡圖存(1分),引起的思想變化對中國社會和文化有著長期和全國規模的影響。(1分)
⑵孫中山(1分),三民主義(1分)(或答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或答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都可給分)(1分)
⑶新文化運動(1分)
⑷救國救民,挽救民族危亡,拯救民族危機(1分,任答1點即可給分)
31、⑴親眼目睹了西洋火器在戰爭中的作用。(或“見識了西洋火器的威力”等意思相近的表述也可給分)  (1分)
⑵抵制了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答“吞并美國旗昌行”“同外國經濟勢力展開競爭” 等意思相近的表述也可給分)(1分)
⑶原因:中國封建制度落后(“惟中國政體落后”、“沒有觸動封建制度”等意思相近的表述也可給分);日本等列強的侵略(答 “日軍侵占”“外國侵略”也可給分)。(2分)
⑷維護清朝的統治或鞏固地主階級統治(1分);中國近代化的先驅(“開啟了中國近代化步伐”“近代學習西方技術的先驅”“創辦了中國第一批近代企業” 等意思相近的表述也可給分)(1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1171531.html

相關閱讀:北師大版初二上冊歷史期末試卷
2013年八年級下學期歷史期中試題(泰州海陵有答案)
2015年龍巖小池中學八年級歷史上冊期期中質量檢測(新人教含答案
八年級歷史上冊期末考試試題(有答案)
第二單元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測試卷(附詳解岳麓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