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八下歷史第19課社會生活的變遷同步測試題(帶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八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第19課  社會生活的變遷 同步測試
1.中國人民曾經有過吃不飽、穿不暖的日子,也有過緊衣縮食的日子,但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是在   (     )
A.新中國成立以后                  B.三大改造完成以后     
C.“文化大革命”以后              D.改革開放以后
2.恩格爾系數(即食品消費占消費性支出比重)是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標,國際上通常用它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人民生活水平達到的程度。恩格爾系數從高到低將居民生活分為貧困、溫飽、小康和富裕四個階段,恩格爾系數越低,表明生活水平越高。目前,我國居民的生活水平已經達到了按國際標準計算的       水平。    (  )
  A.溫飽      B.小康      C.發達      D.富裕
3.颯爽英姿五尺槍,曙光初照演兵場。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你可知道,下列符合文革時期人們服飾特點的是(   )
 A.名牌服裝爭奇斗艷        B.時裝表演成為風景線
 C.穿軍裝,千篇一律        D.西服革履,風度翩翩
4.“民以食為天”,改革開放后,中國十幾億人民的吃飯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以下屬于改革開放后我國人民的吃飯情況的是  (    )
① 食物匱乏單調   ②講究營養均衡,粗細搭配   ③野菜充饑   ④講究綠色食品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5.王偉的爺爺說:“爺爺象你這么大的時候(15歲)一頓能吃5碗飯,你卻連2碗都吃不了。”王偉辯解道:“你們那時吃飯只求‘吃飽’,我們現在吃飯不但要求‘吃飽’,而且還要‘吃好’,講究營養均衡,粗細搭配。”這段對話說明改革開放以來(    )
A.國家糧食產量有所下降
B.青少年深受西方飲食文化影響
C.人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D.青少年的體質有所下降
6.新中國成立后,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逐步的提高。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人們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出現這一巨大變化的原因是(    )
①改革開 放使我國社會生產力進一步發展  ②國家重視人民生活的改善  ③城鄉人民收入的大幅度增長  ④人們思想觀念的進步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紀六七十年代,人們必須憑借各種票證才能購買到物品。糧票、煤票、肉票、糖票、布票……各種票證讓人眼花繚亂。如今,票證已經退出我們的生活。走進商店、超市,琳瑯滿目的商品可以隨心所欲地選擇。
             ——摘編自《百年中國》
    材料二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公報中關于電視機產量的數據制作下表:(單位:萬臺)
 [
請回答:
(1)20世紀六七十年代,人們憑借票證購買物品的原因是什么?


(2)分析材料二中的數據,你能夠發現哪些問題?(兩個以上)試分析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


(3)以上兩則材料從不同角度反映了我國經濟的發展變化,請結合所學歷史知識分析變化的原因。


8.材料分析題:
材料一  60年代,城鎮居民定量每人21斤,有人餓出了浮腫病。今天的人感到奇怪:“我們今天每月吃了21斤呀,為什么你們會餓出浮腫病呢?”因為今天中國人的物質水平發生了變化,“吃飯”這個詞匯,包含著越來越多的“吃菜”的意思,而60年代,每月僅有3兩左右的油和肉。在當時,一些機關工作者,常成群接隊到山區和郊外挖野生植物的塊莖,把它們磨成粉末,來彌補糧食定量的不足。
材料二  近幾年,吃野菜成了一種時髦。過去許多不登大雅之堂的野菜,漸為人們青睞,上了菜桌。很多天然草地上的野菜,都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特別是高維生素含量的野生植物,這些植物不僅風味獨特,而且常有藥用功效,食療兼宜,這幾年不斷被開發利用,而且具有很廣闊的前景。
(1)材料一與材料二的“吃野菜”的含義有什么不同?


(2)“60年代,城鎮居民定量每人21斤,有人餓出了浮腫病。”這是真的嗎?為什么“我們今天每月還吃不了21斤,而當時還會餓出浮腫病來呢?”


答案
1.D  2.B  3.C  4.C   5.C  6.A  
7.(1)主要原因就是當時物資匱乏,國家對生產和供應不得不按計劃加以控制和分配。
(2)提示:問題①,電視機產量不斷增加。原因,電視機生產能力提高、人們購買能力增強等。問題②,彩電需求不斷增加。原因,人們對電視機質量與檔次的要求越來越高,表明生活質量在提高。問題③,黑白電視機退出消費舞臺。原因,電視機生產技術和功能更新快。(凡符合題意的均可)
(3)主要原因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實行改革開放,我國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發生巨大的變化。
8.(1)材料一是為了生存不得不吃野菜,作為糧食不足的補充;材料二是為了豐富生活。
(2)是真的。因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發生了變化,主食的比例下降,副食和果品的比例逐漸增加。而在60年代,只吃主食,根本就沒有副食和果品,21斤糧食根本滿足不了人們的需要,所以人們餓出了浮腫病。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1154933.html

相關閱讀:2013年八年級下學期歷史期中試題(泰州海陵有答案)
北師大版初二上冊歷史期末試卷
八年級歷史上冊期末考試試題(有答案)
第二單元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測試卷(附詳解岳麓版)
2015年龍巖小池中學八年級歷史上冊期期中質量檢測(新人教含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